雷峯塔(方成培)

方成培(一七三一—一七八九),字仰松,號岫雲,別署岫雲詞逸,橫山(今屬安徽歙縣)人。幼多病,閉門習醫,不能以舉業自奮,乃博覽羣書,尤精於聲樂。嘗彙諸家詞曲,考訂格律,著《詞榘》。晚年客遊漢口,卒於其地。著有《味經堂詞稿》六卷(乾隆五十六年周皚刻《布衣詞合稿》本)、《香硏居詞麈》,另有《聽弈軒小稿》、《香硏居隨筆》、《飛鴻堂隨筆》、《疊嶂樓詩鈔》、《漢皋小草》、《岫雲詩草》、《黃山新咏》等。撰傳奇《雷峯塔》、《雙泉記》二種。傳見道光《徽州府志》卷一一、民國《歙縣志》卷七、《皖志稿·集部考》等。

《雷峯塔》,《今樂考證》著錄無名氏一本,注:“此本有岫雲詞逸改本。”現存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水竹居刻本、乾隆五十五年庚戌(一七九〇)多文堂刻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五一冊據以影印)。

(雷峯塔)自敍

方成培

《雷峯塔》傳奇從來已久,不知何人所撰。其事散見吳從先《小窗自紀》、《西湖志》等書,好事者從而摭拾之,下里巴人,無足道者。歲辛卯[1],朝廷逢璇闈之慶,普天同忭,淮商得以恭襄盛典。大學士大中丞髙公語銀臺李公[2],令商人於祝嘏新劇外,開演斯劇,祗候承應。余於觀察徐環谷先生家[3],屢經寓目,惜其按節氍毹之上,非不洋洋盈耳,而在知音翻閱,不免攢睂,辭鄙調譌,未暇更僕數也。因重爲更定,遣詞命意,頗極經營,務使有裨世道,以歸於雅正。較原本,曲改其十之九,賓白改十之七。《求草》、《煉塔》、《祭塔》等折,皆點竄終篇,僅存其目。中間芟去八齣。《夜話》及首尾兩折,與集唐下場詩,悉余所增入者。時就商酌,則徐子有山將伯之力居多[4]

旣成,同人繆相許可,欲付開雕。余笑曰:“不能獨出機杼,徒爾拾人牙慧,世有周郎,必不顧之矣。”吳子鳳山曰[5]:“吾家粲花撰《畫中人》,本於范駕部之《夢花酣》,《療妒羹》取諸《風流院》,實擅出藍之譽。夫臭腐可化神奇,黃金點於瓦礫,而何蹈襲之嫌?且原本所在多有,識者自能辨也。”遂爲點校行之。是塔,實吳越王妃所建,又名黃妃塔,旁有白蓮寺,嘉靖時燬於火。宋禪師鎮壓白蛇事,其有無,蓋不足論云。

乾隆辛卯冬月,新安方成培仰松甫識。

(雷峯塔)題辭

汪宗澠等

回峯陳迹付斜陽,情緒遊絲百尺長。但使曲終能奏雅,巵言何害近荒唐。

紛紛樂部沸淫哇,舊譜聊將筆削加。壁壘一新精采異,知君握內有靈蛇。隱葊汪宗澠題[6]

不與金元鬭色絲,偶然拈出亦成奇。未知誰是知音者?竿木逢場老古椎。

曾向西泠幾度過,蓮披岳聳剩嵯峨。今宵自把紅牙按,莫向樽前喚奈何。有山徐德達題

紅豆傳來,近記取烏絲幾疊?權放下孤山鶴夢,斷橋殘雪。幻迹有如湯問棘,姸詞應比雲穿月。認斜陽無語晚峯前,疎鐘歇。 情與怨,旃檀塔;迷和悟,優曇缽。便夸堅志怪,不妨重說。舞袖乍低新節族,筆鋒斬盡陳藤葛。喜筵前一曲起梁塵,幽悰豁。右調【滿江紅】。 鳳山吳士岐題

(雷峯塔)跋

洪筆泰[8]

龍梭織字,曾喧《白雪》之傳;鸞簡徵歌,新授紝牙以度。裴秀才溫經臘月,原非注意雕蟲;陳思王作賦洛用,共識雄才繡虎。風吹側帽,酒惡拈花。宿推儒雅之宗,偶有緣情之作。五音其奏,雜彩相宣;合併宮商,自成機杼。小山製諧,聲齊摶起霄鵬;雲石揮毫,勢若脫羈天馬。家在鳳凰山下,湖光登覽古之思;學窮鹿苑編中,塔影弔斜陽之暮。漆園傲吏,固多微有於《齊諧》;紅豆詞人,奚礙翻新乎舊曲。鏤瓊裁雪,聊歌對酒之懷;香草幽蘭,無失寓言之意。湹醉後之風雲月露,從教看盡舞衣;唱悟中之牛鬼蛇神,都可付諸禪板。綠楊城郭,新聲不數竹西;黃葉邨莊,天籟爭誇硯北。我愛金波瀲灧,弓彎踏處同看;人忺玉燭調和,方響攜來共譜。

茹亭弟洪筆泰。

(以上均清乾隆三十七年水竹居刻本《雷峯塔傳奇》卷首)

雷峯塔跋[9]

吳梅

《雷峯塔》,不知何人所作。此是歙人方仰松改筆,觀其自序,煞費苦心。然劇中篇幅過狹,套數失次,亦非盡美之作。國朝自昉思後,曲學日衰。乾隆時,僅心餘《夢》、《樓》,可稱驂靳,惺齋、倚夝,殊難鼎足,餘子無譏矣。仰松有《香硏居詞麈》,論音呂頗精,所作小詞,間亦有致,而曲則不甚當行也。此書傳唱,今所存者,止《水鬬》、《斷橋》二支,而一仿《長生》,一仿《浣紗》,且並旁譜亦效之,殊可哂也。因刻本不多見,遂潢治云。

宣統庚戌嘉平月,長洲吳梅跋[10]

(清乾隆三十七年水竹居刻本《雷峯塔傳奇》卷末)


[1] 辛卯: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

[2] 大學士大中丞髙公:卽髙晉(一七〇七—一七七九),髙佳氏,字昭德,滿洲鑲黃旗人。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由監生授山東泗水知縣。二十六年,遷江南河道總督。三十年,遷兩江總督。三十六年,晉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仍署兩江總督。卒謚文端。傳見《清史稿》卷三一〇、《清史列傳》卷二三、《國史列傳》卷九、《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卷二五、《清代河臣傳》卷二等。銀臺李公:或卽李清時(一七〇六—一七六八),字授侯,號蕙圃,安溪(今屬福建)人。乾隆七年壬戌(一七四二)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四年、授浙江嘉興知府。轉山東兗州知府,擢運河道。官至山東巡撫。傳見《清史稿》卷三二五、《碑傳集》卷七一、《山東通志》卷七四等。

[3] 觀察徐環谷:待考。

[4] 徐子有山:卽徐德達,字有山,籍里、生平均未詳。

[5] 吳子鳳山:卽吳士岐,字樂畊,一作樂耕,號鳳山,別署海棠巢客,歙縣(今屬安徽)人。工詩。傳見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一四。

[6] 汪宗澠:號隱葊,籍里、生平均未詳。

與,底本作“其”,據文義改。

[8] 洪筆泰:號茹亭,籍里、生平均未詳。

[9] 底本無題名。

[10] 上海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〇)鉛印本《新曲苑》所收《霜厓曲跋》有此文,無題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