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豕蹄内外》,这个书名也许会使人感觉有些佶屈聱牙,所以略作说明。“豕蹄”,是父亲郭沫若30年代中期一部历史小品的集名,直意是“史题”两个字的音变,说明其内容取材于史书。另一层寓意在于说明,典章古籍,尽管文字艰涩,经过作者的再度劳动,也可以使它们变得易于接受。用《豕蹄》原序中的话说,“这些只是皮包骨头的东西,只要火候十足,倒也不失为很平民的家常菜。”

《豕蹄内外》中真正选自历史小品集《豕蹄》的篇目只有《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和《马克斯进文庙》、《孟夫子出妻》,其余都是《豕蹄》之外的作品。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豕蹄》以外的篇目或更切史题,因此,内外之别只是相对而言。无论内外,编选时总力求保持“家常”的风格,又能给人以理性的享受。

郭沫若生于1892年,1978年去世,四川乐山人,祖籍福建宁化。福建西部与江西毗邻的宁化,是客家人自中原南迁至此,而后又继续由此南移的主要出发地之一。郭沫若的祖辈是在清初时候由宁化流向西南,在峨眉山下大渡河畔落户的客家,这一点在近一两年内引起了一些客家文化研究者的注意。郭沫若的前半生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等20世纪的重大社会政治风浪。与之同时,他也经历了两次斑疹伤寒的袭击。这两次重病引发了人生旅途上两次大转折。第一次中学时期的伤寒造成的听力受损,成为他在1923年决意弃医从文的因素之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再度伤寒,使他又一次面对死神。他虽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却错过了搭乘苏联轮船驶往欧洲的机会。他转往日本,在以后的旅日十年里,“走了他应该走的唯物主义的研究道路”,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拓荒者。正如周恩来所说:“他不但在革命高潮时挺身而出,站在革命前头,他还懂得在革命退潮时怎样保存活力,埋头研究,补充自己也就是为革命作了新的贡献,准备了新的力量。”

郭沫若是一位集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历史人物。他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关系与得失,在他去世以后20年间成为学术界不断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从林甘泉、黄烈主编的《郭沫若与中国史学》、谢保成的《国学大师丛书·郭沫若评传》等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中获得收益。

为编选这本《豕蹄内外》,我必须先做读者。然而,平时读书少,又不善求甚解,因此未必编选得当,请读者朋友多批评指正。

郭平英

199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