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 罗雄岩
- 1663字
- 2024-11-03 12:31:14
二、古代文献上的文化类型划分
民间舞蹈文化类型的划分,可以从生产劳动的角度分为:农耕、畜牧、狩猎、渔猎等文化型;可以从地理环境划分为:平原、草原、山地、河谷、海洋等文化型。但这种从单一角度的划分,很难反映出舞蹈综合性、多种因素的文化特征。因此,应从不同角度着眼,作综合性比较研究后,找出最基本的几种文化类型。而且不妨先从古代文献中找一些有关资料作为参考。
早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玄奘已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当时中国周边一些民族与国家的风土人情、居室服饰等都作了描述,现在看来,这些描述已具有类型分析的特点。如“时无轮王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1] 赡部洲是佛经上的名称,大约指中国和南亚一带。记述中,他把大唐东土称作“人主”之地,民情具有“风俗机慧,仁义昭明……安土重迁,务资有类”的农耕文化特征;他把北方的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称作“马主”,是性格豁达、强劲,“毳(cui)帐穹庐,鸟居逐牧”的草原文化特征;又把临海的古波斯一带称作“宝主”,人们善于经商积宝,“有城郭之居,务殖货之利”的商业文化特征;称印度一带为“象主”之国,该地湿热多象,“躁烈笃学,特闲异术……族类邑居,室宇重阁”,[2] 是热带农耕文化的特征。该书谈到古西域的胡人时,他说:“黑岭以来,莫非胡俗,虽戎人同贯,而族类群分,画界封疆,大率土著,建城郭,务田畜,性重财贿……”[3] 文中所说的“黑岭”,指阿富汗东部的兴都库什山脉,“黑岭以来”,是泛指经帕米尔高原进入古西域的“城郭之国”,即今日新疆一带。这一带多是沙漠中的绿洲,可耕面积少,必须靠商业经济的补充,正是农、牧、商三者相融合的绿洲文化的特征。从古文献《大唐西域记》在类型划分和文化特征的叙述上,它所采取的多角度的写法,给我们带来“综合型”划分法的重要启示。
在舞蹈文化类型的划分中,地理环境只是因素之一,其中还包括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含着物质基础与人文因素。一种文化的形成,地理环境的作用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像生产劳动方式、社会结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以及民族的融合与迁徙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可知,中国历史上有过五次大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它不仅促进了各民族间舞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每一次都迎来古代乐舞文化的高潮。第一次的大迁徙大融合是商代后期西周初期(约公元前14~前10世纪),迎来了周代的诸多乐舞和规范的礼乐制度。第二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前3世纪)之后,出现了汉代的乐舞百戏和宫廷收集民间歌舞的乐府机构。第三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6世纪),这个大动荡的时期过去之后,是隋唐乐舞文化极盛时期。第四次是宋元时期(10~14世纪),第五次是清代。[4] 明清两代是民间舞蹈兴盛发展的时期,为形成今日中国民间舞蹈绚丽多彩的风貌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多次民族大迁徙都是战乱引起的,或是原始氏族之间,或是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可以说主要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不言而喻,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与经济生活的破坏,并迫使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不过当迎来新的朝代后,社会经济又逐渐复苏,并且在民族融合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朝代的更迭中,不论是由农耕民族、还是由游牧民族掌握政权,他们都会按照统治集团的爱好,推崇不同类型的文化,不过最后又都融汇于中国农耕文化之中,使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和更加完美。这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大迁徙、大融合中,民族之间血缘关系更为密切的结果。因此,舞蹈文化因素中,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基本特点,一个民族或某个地区的民间舞蹈,往往会有两种或更多的类型,即使在一种民间舞蹈中,也会找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因素。
注 释
[1].参引玄奘《大唐西域记·序》,章巽校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参引玄奘《大唐西域记·序》,章巽校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