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湖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816字
- 2021-10-22 20:59:48
4 结语
(1)为了尽快扭转大九湖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抢救性地保护和恢复大九湖湿地,实施了大九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并重点规划建设了涉水工程。该涉水工程实施后,正常运行期除淹没一般物种为不可避免损失外,在施工临时占地植被得到恢复,水土保持措施逐步发挥作用,调蓄湖植被得以恢复重建,以及各种调蓄湖、回填的人工渠等区域逐渐演替成沼泽湿地和草甸后,大九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将逐渐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前水平,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和湿地生境的原始风貌也将逐渐得以恢复。
(2)工程实施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完整性。部分耕地实施退耕还泽还草,重建湖泊湿地等涉水工程实施后,林地、灌草地、沼泽和水域等自然景观的面积增大,其分布更加集中、更加均匀,区域自然体系的平均生产能力由现状的725.29g/(m2·a)提高至860.83g/(m2·a),景观多样性指数从1.375增大至1.531,均匀度指数从0.707增大至0.787,自然景观生态体系的异质性得到提高,阻抗稳定性得到增强。
(3)大九湖湿地生态环境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其一,受人为干扰产生的各种景观组分中,耕地是最活跃的组分。工程实施前,耕地的斑块数量较多且景观组分面积比例位居第二(33.4%),呈大面积广泛散布在大九湖盆地区域。当地居民因经营耕地而活动在大九湖盆地区里,构成了大面积强烈的干扰。工程实施后,耕地的景观组分面积比例下降至18.4%,破碎度从0.0242个/hm2下降至0.0136个/hm2,使得耕地经营活动相对集中,干扰影响范围明显缩小,但仍占较大比例。其二,在自然景观组分中,沼泽和水域为最活跃的组分。工程实施后,灌草地、沼泽和水域等自然景观组分的面积比例从28.7%增大至43.4%,沼泽和水域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大十分明显,使自然景观组分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得到明显提高,为实施退耕还泽、重建湖泊湿地的结果。
因此,应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以改善大九湖湿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建议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泽还草,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以使大九湖湿地得到良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