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湖保护与修复的理论与实践
-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953字
- 2021-10-22 21:00:09
4 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分析
4.1 不同灌溉模式有效分蘖数变化规律
2009—2013年不同灌溉模式有效分蘖数观测结果见图5(a)。根据观测结果可知,中蓄模式有效分蘖数大于浅灌模式;湿润模式与其他2个模式相比,有效分蘖数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趋势略有区别。将2009—201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算术平均,得到不同灌溉模式下多年平均有效分蘖数,根据计算成果可知,多年平均有效分蘖数湿润模式最大、中蓄模式次之、浅灌模式最小。湿润模式最大主要由于田间水层较浅,提供了分蘖所需的适宜温度,有利于改善土壤通气状况,避免有毒物质积累,促进了水稻根系的发育和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6]。
4.2 不同灌溉模式株高变化规律
2009—2013年不同灌溉模式株高观测结果见图5(b)。根据观测结果可知,3种灌溉模式株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差不大。这表明灌溉模式并不是株高的主导因素。将2009—201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算术平均,得到不同灌溉模式下多年平均作物株高,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株高湿润模式最大、中蓄模式次之、浅灌模式最小,但3种灌溉模式株高相差较小。
4.3 不同灌溉模式产量变化规律
2009—2013年不同灌溉模式作物产量观测结果见图5(c)。根据观测结果可知,浅灌模式作物产量大于中蓄模式,湿润模式作物产量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年份作物产量大于浅灌模式,而部分年份小于浅灌模式,并未表现出一致性规律。将2009—2013年的观测资料进行算术平均,得到不同灌溉模式多年平均作物产量,由计算结果可知:多年平均作物产量湿润模式最大、浅灌模式次之、中蓄模式最小。湿润模式明显大于其他2种模式,而浅灌模式和中蓄模式相差不大。
图5 不同灌溉模式水稻有效分蘖数、株高及产量
4.4 不同灌溉模式水分生产率变化规律
根据2009—2013年的作物产量、灌溉用水量和作物腾发量计算了不同灌溉模式多年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作物产量与灌水量的比值)和作物水分生产率(作物产量与作物蒸发蒸腾量的比值)。计算结果见表2。根据观测结果可知,灌溉水分生产率和作物水分生产率湿润模式最大、浅灌模式次之、中蓄模式最小。湿润模式水分生产率明显大于其他2种模式,而浅灌模式和中蓄模式相差较小。湿润模式水分生产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灌溉水量和作物腾发量低于其他2种模式,而作物产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因此,从节约用水和提高作物产量角度,湿润灌溉模式优于其他2种模式。
表2 不同灌溉模式水分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