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学科历史短,基础弱,艺术设计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受苏联美术教育模式与欧美国家20世纪初形成的课程模式影响,呈现专业划分过细,实践教学比重过低的状态,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出现较多问题。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教育部将“艺术设计”由原来的二级学科调整为“设计学”一级学科,既体现了对设计教育的重视,也是进一步促进设计教育紧密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此,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支持教材建设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教育部全面启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工作的大背景下,由设计学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林家阳教授任总主编的这套教材,在强调应用型教育教学模式、开展实践和创新教学、整合专业教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一改传统的“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应用”的教材编写模式,以“学术兼顾”“理论为基础、应用为根本”为编写原则,从高等教育适应和服务经济新常态,助力创新创业、产业转型和国家一系列重大经济战略实施的角度和高度来拟定选题、创新体例、审定内容,可以说是近年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建设的力作。

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检验设计教育的标准是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否既具备深厚的艺术造诣、实践能力,同时又有优秀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正是本套教材出版的目的。我相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过程中,本套教材能对学生奠定学科基础知识、确立专业发展方向、树立专业价值观念、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产生有益的引导和切实的借鉴,帮助他们在以后的专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为中国未来的设计教育和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

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导谭平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