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地震了吗?这个梁冀故技重施,又以灾祸作为理由免了杜乔。
杜乔那是个无语啊: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不是因为你吗?
不久之后,梁冀又掀起了大浪。
唐衡、左悺两个宦官和皇帝举报说这个杜乔本来就对汉恒帝非常不满,早就不想跟着他们混了。
汉恒帝听说这件事非常不满。那么小人为了迎合梁冀的心理,说那个李固也参与了这件事。梁冀心领神会,很快就弹劾李固,把他收了。杜乔呢因为梁太后没有收拾,暂且被保了下来。
大将军长史吴祐听说了这件事,就来找梁冀。梁冀此时身边有一个小秘书马融,正准备起草罪状表呢。
吴祐先怼梁冀,问他李固有什么错。
梁冀自然说不出来。
但是吴祐不能拿梁冀怎么办,他盯着马融:“您觉得你给李固定了罪你还有脸面对天下之人?”
暂且不说马融这个人怎么样,就算这个人真的有点良心,面对权势滔天的梁冀,他哪里敢说个不字!
不久之后,李固死在狱中,梁冀又失去了一道限制。梁冀还是放心不下杜乔,又派人把他害死狱中。
接着,他干了一件更失人心的事情:他把李固和杜乔的尸体陈露在外,然后下命令谁去看就杀谁。
说实话,这种坑了人还要公之于众的历史上也找不到几个了。梁冀的目的,就是告诉所有人:我说什么你们就得照着做。
但是,您不是皇帝。
李固弟子,杜乔朋友都前来吊丧,梁冀虽然做事比较绝,但是也不想把事情闹的太大。而且这种行为已经让梁冀逐渐意识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梁太后呢也主张调和矛盾,没有继续追究这件事情,把那几个人给放掉了。
公元150年,梁太后终于死了,汉恒帝正式执政。汉恒帝嘛,其实还是比较怕梁冀的,一掌权,增封大将军冀万户,给梁冀的那些家属们封官。
梁冀也更加嚣张跋扈,花大价钱建造一些奢华的建筑,派人四处寻找奇异物品,顺便掠夺妇女。
硃穆是梁冀手上的人,他看不下去了,他知道梁冀这么搞下去迟早把自己也送掉。
硃穆:“老大,不能这么搞,您不想过,俺们还想过呢。”
梁冀:“没事没事,小事情。”
梁冀呢当然也要拉拢人才,他听说有一个叫做陈蕃的人比较贤能,就派使者去找他,说是别的人请他过去。
陈蕃知道是梁冀请的,直接就把使者抽死了。梁冀自然贬了他的官。
与此同时,梁冀和自己的弟弟梁不疑闹矛盾了,他发现自己的弟弟收纳了很多人才,觉得弟弟要和自己争夺权力。换做梁冀能忍啊,对吧?
梁冀就暗中降了弟弟的官职。梁不疑瞧不起梁冀的小气,干脆闭门不出,告诉梁冀:“就你拿的臭钱,我还不稀罕呢。”
更可笑的是,汉恒帝此时还在封赏梁冀,甚至觉得梁冀功比周公,是堂堂中兴之臣。
可笑吧?就是这么可笑。
然后梁冀获得了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的权力,封地再次大幅度增长,很多封赏物也到了他的手上。礼仪是萧何,邓禹,霍光三个人的结合体。
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别说你是我们刘家的好吗?
那么有一只大鸟,其他的小鸟更是嚣张。宦官赵忠父亲死了,使用的礼仪超出了规定,有人举报他,竟是差点当场阵亡。弹劾那些贪赃枉法官吏的反而惨遭毒手。
自然,反贼一个个都冒出来了。
泰山、琅邪贼公孙举、东郭窦等反。
冀州出现了吃人的现象。
地震山崩不断。
天灾+人祸=王朝灭亡加速。
少数民族也没有闲着,忙着进攻边境。好在边境上还有两个将领勉勉强强还会打仗,硬是撑住了对方的猛烈攻势。
而叛军那边,幸亏,出了个“颍川四长”,他们宽厚仁德,冷静指挥。
不过,这种苟延残喘的王朝还能怎么样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