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7]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18]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19]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20]

瀚海阑干百丈冰,[21]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22]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

与《走马川行》和《轮台歌》赞颂主将的诗旨不同,《白雪歌》是记录诗人自己在轮台军中一段极富特色的生活经历,所以“纯写实”是其唯一的笔法。诗中场景,随着韵脚的转换逐次展开:开首二句用仄韵,写第一天傍晚天气乍变,风雪骤来。次二句转用平韵,写第二天清晨所见雪中奇景。因为八月树木并未凋零,所以雪压枝头才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这两个句子成了西域风光的“名片”。接下来四句复用仄韵,诗人转身回到帐幕之中,感到无法抵御的寒冷。“瀚海”二句进入叙事,改用平韵,诗人要去参加为武判官送行的宴会,他再次走出帐幕,远望天山,似见百丈阴崖一片冰雪;抬头看天,只见阴云密布,知道这场雪还要继续下。“中军”二句又改用仄韵,渲染出宴会上热闹嘈杂的气氛,音乐充满了西域风情。一整天下来,诗人可能感到疲倦了,他独自踱出帐外,也许要舒展一下筋骨,换口新鲜空气,诗改用平韵,他看到雪还在飘洒,但是起风了,强劲的风把杆头的红旗“掣”得不能翻动,好像“冻”住了一样。末四句再改用仄韵,写第三天放晴了,送武判官上路,送者与行者一起驱马出轮台东门,向山边进发,一直把行人送上蜿蜒的山路。行者的身影渐渐消失,雪地上只见一行马踏的蹄痕。诗的叙事悄然结束,诗人心头似萦绕着一缕拂之不去的怅惘,留下了不尽的余味。


[1] 走马川:地名,即今新疆境内的车尔臣河。封大夫:封常清,时为北庭都护、伊西节度、瀚海军使。

[2] 轮台:古轮台当在今新疆乌鲁木齐郊外。

[3] 匈奴:汉朝对北方部族的统称。金山:即新疆西南部的阿尔泰山。汉家:实指唐朝。

[4] 金甲:铁甲。拨:碰撞。

[5] 五花:将马颈上的毛剪成五瓣花的式样。连钱:指马身上的花纹。草檄:起草军用文书。

[6] 虏骑:敌方的骑兵。慑:恐惧。短兵:指刀剑等短兵器。车师:唐安西都护府治所。

[7] 轮台:古轮台当在今新疆乌鲁木齐郊外。

[8] 角:古代军中用以报时的一种吹器。旄头落:胡星落,意谓胡人将要覆灭。

[9] 羽书:紧急军用文书。渠黎:当时西域军事重镇,在轮台东南。单于:匈奴的首领。

[10] 戍楼:边境用以瞭望敌情的哨楼。

[11] 旄:旗杆饰物。皇帝赐给大将出师的凭证。吹笛:此指出兵时吹奏军笛。

[12] 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此泛指西北边地的山。

[13] 虏塞:敌方要塞。

[14] 剑河:水名,在今新疆境内。

[15] 亚相:唐代对御史大夫的称呼。此指封常清。勤王:为皇帝出力,指平定叛乱。

[16] 青史:古代用竹简记事,故称史书为“青史”。

[17] 判官:官名,是节度使的僚属。

[18] 白草:西北草原上的野草,入秋干枯变白。胡天:此指西北地区。

[19] 狐裘:狐皮裘衣。锦衾:锦缎被子。

[20]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控:拉开。都护:边地武将。

[21] 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22] 中军:指主帅的营帐。归客:指武判官。

[23] 辕门:军营的外门。立车辕为门,故名。掣(chè彻):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