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三百首详析(人文传统经典)
- (清)蘅塘退士编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析
- 2字
- 2022-06-06 13:45:36
王维
洛阳女儿行[1]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2]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3]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泪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4]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5]
自怜碧玉亲教舞,[6]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7]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8]
谁怜越女颜如玉,[9]贫贱江头自浣纱。
【解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七言歌行,四句成一小节,每节换韵,平声韵与仄声韵交替使用,读来十分上口。诗歌用华美的语言,极力铺排“洛阳女儿”的荣华富贵。她有“良人”相伴,有侍女伺候;她住在“画阁朱楼”,楼下是“红桃绿柳”的美景;她出门有七香车,入门有九华帐。她的丈夫富贵骄奢,又十分爱怜她,亲自教她歌舞,并且随手把珍贵的珊瑚赐给舞女们。这个富贵人家每晚都要寻欢作乐,直到曙光照上窗户才熄灭灯火。生活在如此优越的家庭,“洛阳女儿”整日闲暇无事,梳妆打扮了只是拥着薰香炉而坐,打发时光。有时出门走动,她的交际圈子也全是繁华富贵之家。诗的最后两句兜转:“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越女与洛阳女儿形成鲜明对比,也揭破了诗的用意:越女代表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处于低层,得不到施展的机会。这首诗应该作于诗人尚未出仕的时候。王维集此诗题下注:“时年十八。”诗作可能反映了青年诗人对人生富贵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