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晋楚城濮之战(3)

成得臣下令,三军撤出宋国,向卫国进发。在卫国,那个伪君子重耳就在那里!

公元前632年4月3日,成得臣率领的楚国大军与晋文公亲率的晋军在卫国对峙。

成得臣登高而望,见晋军军旗齐整,安营有序,不由暗暗佩服主帅先轸,同时也有些后悔。

此人果为劲敌,想当年在楚国时就应该将此人干掉。

晚上,成得臣做了一个梦,他梦见黄河之神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子玉,如果你愿意将你的马冠马缨都贡献给本神的话,那本神将赐给你孟诸一带土地。”

孟诸之地,就在宋国,成得臣本就是想要征服宋国的。作为名将,他爱好跟战争相关的所有事。比如他的马甲。

对了,这个马甲不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一件小背心,而是他战马的甲衣。

成得臣用鹿皮和玉石精心打造了一套马饰,非常精美,连自己都舍不得用。

所以,哪怕是在梦中,成得臣也是想也不想便拒绝了。

梦是当时那个年代意识形态领域非常重要的事,由此还传世了一部《周公解梦》。

现在大战在即,成得臣居然做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梦,这个要引起高度重视。

于是成得臣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将梦境搬出来给大家讨论分析。

副帅斗宜生、儿子成大心等众将面面相觑。

军巫这时是最具有发言权的,他对成得臣道:“令尹大人,河神的意思就是要你用这套马甲祭祀。不要与晋军交战,杀回宋国,您将取得伐宋之战的胜利。”

成得臣一听就来气了:“这不可能!不要说那套马甲是本令尹的心爱之物,不想敬献给平时与咱大楚无关的什么河神。

更主要的是,此次我们如果不好好教训一下晋国,那晋国将来便更加为所欲为。至于宋国,只要打败了晋国,那不足为虑。”

关于成得臣梦的会议结束,会议决定不予理睬。而就在这时,探子来报:晋军撤退了。

什么?晋军撤退了?

成得臣抢出帅帐,果然发现昨天还对峙着的晋营已经悄悄拔营,对面已是空荡荡,哪有什么晋军?

就这样让晋军跑了不成?

这不行!成得臣下令追击。

原来,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决定稍作后退以迷惑楚军。其实,晋军早在数十里外之外,设了埋伏。

晋文公对成得臣的脾气非常了解,他相信,成得臣一定会来追击。

果然,成得臣倾兵而追,直到城濮之地,见晋军已严阵以待。

那就在城濮打吧,成得臣令人向晋军下了战书。

战书是这样写的:“晋侯,那就派勇士来和我们玩玩吧,您站在高处好好欣赏就是了。”

晋文公也立即作了回复:“明白了。想当年,楚王对寡人的恩惠,寡人一直不敢忘怀,至今铭记在心。

寡人曾经答应楚王,如果有一天两国不幸在战场相遇,晋军将退避三舍。所以我军一退再退,直退到了这里。

但现在既然是退无可退,那就请令尹及手下众将,整顿好军备,让我们明天早上在战场上见!”

这便是古代的战书了。每次想起这样的战书,便觉得好笑,这算什么战书啊。

成得臣的战书,居然把两国刀兵相向要死人的战争,当成是玩玩的事!

印象中的战书,往往是心理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历数对方的诸多罪恶,然后突出自己来战的正义性。这样,才能激发己方的士气,同时消消对方的威风。

晋文公的回书也是搞笑,打就打就是了,何必一堆说词?

几千年后,有一个叫成吉思汗的战神,在攻打一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时,命令要军中文书写战书。

文书搞了一个长篇大论的东西,把成吉思汗给气坏了,他打了文书十几皮鞭后,将战书改写成六个字:“你要战,便来战!”

之所以在城濮战场上,楚晋两军的战书是这样写法,那涉及到一个军礼的问题。

我们说过,春秋江湖是一个讲道义的江湖,至少表面上讲这个道义。

春秋各国,尤其是中原各国,当时只奉一种信仰:道家的信仰。

不象到了后来战国时,会有百家争鸣,出现什么法家、儒家、墨家等。

道的根本在于礼,礼是最重要的。

为了礼,大家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可以大打出手,甚至为了遵守某种礼义,往往会出现“生命诚可贵,面子价更高”的故事。

如为了守孝礼,多少应该成为明主的世子自杀?

为了守君臣之礼,多少本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的仁人志士走上断头台?

作为已经将自己当成是中原诸侯的一份子的楚国来讲,自楚成王时代开始,便逐渐摒弃原先的“不讲理”理念,努力遵照中原礼义行事。

尤其是成得臣,当年他率楚军与宋军在泓水一役取得大胜,但整个国际社会对楚国的评价都非常不屑。

中原诸侯都认为,人家宋襄公是完全遵照古代的战礼来作战,却被你成得臣这种不讲理的打法打败。

论军事实力,宋国根本不可能如此不堪一击,楚国的胜利是非正义的。

好吧,既然说我们楚国不讲礼取得胜利,那今天的楚国,就完全按照中原礼义跟你晋国好好干一架,到时看你服不服。

成得臣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而晋文公也貌似是这样做的,只是,晋国仅仅是貌似而已。

成得臣呐成得臣,楚军之所以此前横行天下,那就是因为摒弃了所谓的战争之礼!

战争,那是事关生死、事关兴衰、事关成亡的大事啊。

当楚军开始学中原那一套时,却不知那些最懂军礼战礼的国家是最先死掉的!

反而是晋国、秦国这样的几乎不讲礼不讲理的边陲国家,却不断强大,最终笑傲江湖。

而晋文公重耳,就在流亡了十九年后,已深知所谓的礼,只是在符合自己利益需要时才用得到,一旦不符合自己利益,那便完全可以不遵守。

这一次,就在城濮战场上,成得臣体会到了讲礼义讲道理是如何完败于不讲礼不讲理的。

第二天,晋楚两国军队终于在城濮列阵相待了。成得臣亲率楚国中军,斗勃率左军,斗宜生率右军,分别对应晋军由先轸为帅的中军、狐毛的上军和胥臣的下军。

成得臣早已探明了晋军的兵力,七百乘,不就五万余众吗?小样,看老子打得你满地找牙。

成得臣信心满满。

战前,他已经放出话来:此战以后,天下再无晋国!

是的,晋国此次是倾国之兵而战,而楚国至少一半以上的主力尚在国内。

楚国士兵的勇猛天下闻名,成就楚国霸业,就从城濮之战开始吧。

成得臣甚至做好了占领晋国之后的许多打算,其中最头疼的问题是,要不要到时直捣晋国都城绛城,然后宣布灭了晋国。

此时,成得臣的中军是最精锐的部队,以若敖六卒、太子的东宫卫队为主,兵力有三万余。

斗勃的左军则是以楚国的申、息两县地方武装为主,兵力有两万余。

斗宜生的右军则是以陈国、蔡国部队为主,兵力约两万余。

按成得臣的部署,战鼓擂响,右军先上,击垮晋国的下军,然后再是左军出动,与晋国上军厮杀,最后是中军对中军。

先轸,让我们就以男人的血性来决定谁是天下第一名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