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王之所以要灭了申国,一是因为这是他的前辈尤其是父亲楚武王的遗愿,二来是因为申国地处南阳盆地,战略位置太重要了,楚国需要掌握这个地方。
掌握一个地方,一是可以直接灭了后成为自己的国土,二是仍旧保留其封号,但国君基本成为傀儡,或者说成为自己的属国。
楚文王当时是举棋不定的,因为如果直接让申国变成自己的领土的话,可能会招致周王朝忿恨,号令天下共同伐楚。
但如果让申国复国,成为楚国的附庸,那何时这个附庸倒向哪里又不知道,关键时刻来个背后一刀也说不定。
最后,楚文王下定了决心,还是给申国复国吧。然后,也不要他成为自己的附庸,楚国与申国结个盟就可以了。
但彭仲爽却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彭仲爽对楚文王道:“大王,我们得罪天子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楚国平灭了那么多姬姓侯国,甚至自称为王,完全便是周天子的对立面了,还怕再多一个申国呢?”
彭仲爽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我们不占领申国,那申国迟早是要反叛的。因为申国后台很硬,靠着周天子,又有齐国撑腰,所以让申国成为附庸也是下策的。
至于与申国结盟,臣以为,那是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没多大用,表面上跟楚国结盟,暗地里可能会不断挖楚国的墙角,反而得不偿失。”
楚文王皱了皱眉道:“依大夫之计,不谷该当如何?”
彭仲爽道:“大王不是有现成的治理模式了吗?先王武王时,咱大楚在权地设立了权县。臣认为,我们也可以在申地设置申县。”
楚文王非常感兴趣:“大夫是否有了具体方案?”
然后,楚文王认真听取了彭仲爽就加强县治的一系列改革意见。
彭仲爽认为,原来的权地虽然实施了县治,但这个县治总体上是比较低级的,是不完善的,表面上是县,实质上与原来的分封差不多,县尹的权力过于集中,必须改革。
按照彭仲爽的改革方案,首先必须明确设县的目的。
县,不再是一块土地,每一个县,只能是由国君亲自掌握的。这便是目的,即尽可能地把政治军事、经济的权力集中在国家的手中。
第二,县尹也不能世袭,只能任命。不听话的,或者有不听话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存在,楚王可以直接免职,换一个新的县尹。
第三,尽量不要委派王公贵族担任县太爷,最好是既忠于楚王但实权有限的本地人来担任县太爷。
楚文王大喜,为了支持彭仲爽推行县治,楚文王给予了彭仲爽至高的权力--令尹。
这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高级领导干部,改革,必须要集权,也必须要有调动各方力量能力的人去推行。
三百多年后的秦国,实施了商鞅变法。正是秦孝公给予了商鞅莫大的权力,使秦国在积弊严重的情况下,脱胎换骨,一举成为战国诸雄中的带头大哥。
彭仲爽当了令尹,这是楚国历史上第三任令尹,也是少有的非楚王室公族子弟担任此要职。
在楚文王的大力支持下,申国被灭后,成了楚国的一个县。
不过,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县是息县。相对于楚武王时代的权县,息县更具有历史意义。
由于息县自设立以来,几千年来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其建制一直保留至今,这便是有人认为河南的息县应该是天下第一县的原因。
楚文王任命了彭仲爽的儿子彭宇担当了申县县尹。从此,楚国对其所灭掉的国家和新得到的领土,特别是富庶地方,不再封给王公贵族作采邑,而把它变成楚王直接控制的县。
县的出现,在中国政治史上意义非凡。
周天子在王朝建立之初,分封天下为数以百计的诸侯国。
诸侯国的特权之一是世袭土地,一代一代的世袭,这些诸侯与中央的关系越来越远,互相之间的攻伐又令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直至消亡。
楚国的县由楚王直接掌控,县尹由楚王直接任命,县尹之权不可世袭,财政赋税不可以留为己用,要上缴国库,军队从属于国家,这样楚王对地方的控制权就大大加强了。
历史证明,创立县制,对楚国的崛起与强盛起到了显著作用。
一是楚王直接控制了战略要地。楚国最早设立县制的地方,一般是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可以说是作为“特区”存在,由国君直接掌控。
二是加强了君主专制。县之长官,一般由贵族担任,但不是分封,而是任命。国君可实现全面掌控,有效地抑制了世袭贵族集团不断膨胀的势头。
三是极大地增强了国力。楚王直接向县征收税赋,充实国库。楚王大胆在县邑建立军队,既成为维系地方治安的重要力量,又使其成为国家军队的重要部分。
应该说,楚国的真正强大起来,是从真正意义上的县治开始。
公元前359年,秦国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便是设立县制。商鞅应该是读了楚国的历史,借鉴了楚国县治经验。看来,读点历史,真的是有很大用处的。
楚文王在彭仲爽的建议下,关于治理申地,又提出了一项具体措施,这对于楚国在军事实力上的长盛又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便是修长城。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我们一般都知道那是秦始皇的杰作。但事实上,长城既有秦长城,也有后来的明长城,更有战国时如赵国等国所修筑的长城。
长城说到底本就是服务于军事的,想当年下令修建长城的,并非是要变成一个世界奇迹。
可以说,春秋时开始的由楚国修建的长城,算是比较早的修建长城的记录了。不过,楚国的长城主要修筑在楚国境内,而非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万里长城。
自楚武王起,我们便可以看到楚国加速对外扩张,而其手段主要的便是通过战争。不断发动战争,不断灭亡诸侯国,将被灭的诸侯国民众迁至楚国比较成熟的境内,而在原诸侯国加紧筑城。
被灭的诸侯国内本来便是有各地城邑的,为了强化战略防御,楚国动足了脑筋,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即将这些城邑以及新修建的城墙都连接起来!
使用的办法也不复杂,就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块砌墙,以各个城邑原有的城墙为基础,选择山坡、峰峦为各个支点,在没有使用灰泥的情况下,用原始堆砌的方式修建起了一段段城墙。
把这一段段城墙再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令人震撼的大工程!这便是楚长城!
任何的工程都是有标准的,楚国在申县及周边各地所连接的楚长城,如长龙般躺在四五百米高的山巅,城墙普遍高三四米、宽两三米,蜿蜒向两侧连绵的伏牛山深处,成为保卫楚国的坚固堡垒。
有人说,这楚长城还在吗?在。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侵蚀以及战火焚毁,在如今的南召县,楚长城蜿蜒在伏牛山、桐柏山山巅,长达千余里非常壮观,完全值得一观。
在冷兵器时代,像这样的国防工程无疑是伟大的,而且是实用的。
有了长城,就可以直接阻挡当时战场上最令人生畏的武器---战车,也可以直接阻挡大量的专门用于辎重运输的牛车,也可以有效的迟滞敌人的推进速度,为己方赢得大量的机会。
到后来楚成王时,具体讲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国联军”讨伐楚国,楚成王派出大夫屈完前去和管仲谈判。
屈完以“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应对,虽然有些恐吓的成份,但以管仲之谋、八国联军之威,最终迫使齐桓公退军。
这里,便提到了方城。方城就是楚国的这些长城,我们后世称为楚长城。楚长城之所以叫方城,是因为楚国的这些连接各处城墙的寨城,基本呈带状分布,形状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这就成了方城。
楚长城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还在古道、关口和河口之间都修建连接墙,防御功能相当完备和强大。但我们感兴趣的是,楚文王动用了哪些资源来修建楚长城呢?
首先当然是物力资源。楚国占领南阳盆地这块物阜民丰之地为楚国修建方城提供了强大的物力资源。
楚国先后占领了申(今南阳市)、邓(今邓州)、谢(今南阳市与唐河间)、唐(今唐河)、吕(今镇平南)等七国,这些地区的农业发达,铜铁资源和石块资源都极为丰富,为修建长城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然后就是人力资源。因为在申地设县,而且又进一步改革了县制,尤其是军事力量直接归楚王统辖,楚国就在方城屯了大量楚军。在申地的,正是著名的楚军“申之师”。
我们不知道申之师有多少武装力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楚国在平定后方后,急欲向北扩张,挺进中原,必须要在其边境部署精锐边防军。这样的精兵无论是规模还是战力,那都是楚国顶尖的。
史料记载,楚军的每一次北上,都动用了申之师。一支强大的、组织性极强的军队,难道就每天只戍戍边么?当然不是。
楚文王从其先祖三苗部落里学到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苗蛮部族总喜欢在边防线上修筑凭险据守的城堡,用来抵御华夏部族的进攻。
这些城堡为夯土城或石城,可谓是中国最早的城堡型防御设施。楚文王便在尚存城堡的基础上加以重修和扩建,各城堡之间加修连接墙,形成楚长城。
参与修筑方城的,靠申县的地方力量,完全做不到。
靠当地百姓?更是不大可能。
戍边的申之师,就成了最主要的力量!有战出战,无战修城,这便是当时令尹彭仲爽给楚文王的伟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