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改课题研究报告
- 中国残联维权部
- 406字
- 2021-09-24 18:13:19
第十节 侵权责任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侵害了残疾人的财产权益之后,都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因此,残疾人的财产权益在遭受不法侵害之后,其本人或者监护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