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
- 纳张元 何永福
- 3115字
- 2021-09-30 11:53:31
二 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学关系研究综述
先前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主要关注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民间信仰进行研究及理论著述,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成果。
早在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就已经展开了对中国民间信仰的相关研究。1911年至1938年,法国耶稣会士禄是遒(Henri Doré)神父在对中国安徽、上海、江苏等地民间的迷信习俗进行调查基础上,出版了最早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的著作:《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共十八卷),该书对中国民俗生活中的年画、佛教、神仙以及符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配以大师珍贵的民俗插图。虽然禄是遒神父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形成机制及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的分析并不十分恰切,但仍然为后来学者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日本学者滨岛敦俊的《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运用了12世纪宋元期间能够反映南宋史实的资料文献,同时还广泛参阅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及田野调查材料,对元朝中后期到清朝末年的中国江南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现象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也对江南农村诸神的产生与村社关系的互动作了重要阐释。
荷兰学者田海(Barend ter Haar)的《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的流变,如老虎外婆、樟柳神等,并就其引发的恐慌及民众针对恐慌采取的应对之法,尤其是选择替罪羊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通过对几种具体故事的探讨,反映了口头话语、地方记忆的强大能量,且此种记忆对民众日常信仰产生了构建作用,而这些则是民间文学中所映射出来的信仰观念对重新构建地方社会秩序所起作用的表达。
美国学者韩森(Valerie Hansen)的《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一书考察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民间信仰问题,指出在神祇世界体系中,所在地区族群民众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祭祀不同的神祇,他们通常会向不同宗教传统的天神地祇寻求庇佑和保护,这种选择实际上与看似表面的宗教并没有很直接的关联性,祈求庇佑的灵验是真正引起信仰变化的根源与动力。另一位美国学者太史文(Stephen F.Teiser)的《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除了介绍“鬼节”的起源外,还阐述了“鬼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及其蕴含的文化学层面的意义;同时大量地列举了与鬼节有关的多种唐代时期的文献资料,并分析了盂兰盆文献中“目连”形象的演变及文学价值,论述了“鬼节”折射出的佛僧与祖先崇拜、佛教与家庭观念的形成关系等内容。美国学者查尔斯(Charles F.Emmons)的《鬼魂:中国民间神秘信仰》通过在香港开展广泛的实地田野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鬼魂、中西民间鬼魂信仰比较、心灵感应、算命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厘清了影响人群的信仰观念的主要因素。欧大年(Danniel Overymer)的《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关注中国民间教派,以历时的角度探讨了从汉代到21世纪上半叶民间宗教教派的历史,以及这些教派与佛教各个宗派、道教、儒教、秘密结社、农民战争的关系等,也是研究民间信仰的较有分量的一部著作。此外,美国一众学者对中国民间宗教及信仰进行研究,形成《中国大众宗教》一书,研究在中国民间已大体消失的宗教崇拜,如白莲教、关帝、碧霞神君以及对妈祖的崇拜等,分析了民间信仰与宗教崇拜如何与台湾地区客家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对研究民间信仰的活态传承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受国外新的学科方法和科学理念的影响,加之时代环境的变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学者开始对民间文学的文本结构进行研究或对民间信仰实地调查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拓荒者是顾颉刚、周作人、许地山、钟敬文、黄石等老一辈民俗学者。早在1924年,顾颉刚发表了研究民间文学的学术论文《孟姜女故事的转变》,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学术界同人的好评。1925年4月,顾颉刚等人到北京西郊妙峰山进行社会民俗调查,之后发表《妙峰山的香气》等文章。如果说《孟姜女故事的转变》是从纯文本的角度对民间故事进行分析研究,那么《妙峰山的香气》则是按照科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妙峰山进行参与观察式的研究。许地山在1941年出版了《扶箕迷信的研究》,通过从古代笔记小说中收集来的100多则故事,系统分析了扶箕的缘起、形式以及古人通过扶箕所要达致一种心灵慰藉的目的。钟敬文从1928年就关注中国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在搜集了大量文献及进行实地调查之后发表了《中国的天鹅处女故事》一文。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民间信仰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很少有相关的研究,这一时期的中国民间文学或是民间信仰的研究没有产生重要的成果。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重新重视民间文学及民间信仰的精神价值,对地方社会信仰风俗的研究开始再次引起学者的关注。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不仅仅囿于宗教学、民俗学等学科考察的框架之内,还被相关学科所关注与考察。岳永逸的《灵验·磕头·传说——民众信仰的阴面与阳面》集中探讨了乡村庙会如何承载、表述民众的信仰以及他们在烧香拜佛的过程中如何将自己的生活习惯或文化观念贯穿到切己的日常表达之中。郑振满、陈春声主编的《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一书,主要探讨在具体的村社生活中国家意识形态如何通过民众的信仰得到贯彻。刘黎明的《灰暗的想象——中国古代民间社会巫术信仰研究》探讨了巫术所关注的一般民众知识与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的碰撞与比较,并因此反思了西方科学思维及传统的伦理思维对村社民众的管控与束缚,研究视角具有新颖性。
国内也有将文学文本作为考察民间信仰的切入点的研究著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从文学史料出发考察民间信仰的历史渊源、内容体系和形态特征等问题。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宗力、刘群主编的《中国民间诸神》,王景琳、徐陶主编的《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刘锡诚主编的《中国民间信仰传说丛书》,等等。
(2)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与民间信仰关系的研究。
刘敏的《天道与人心——道教文学与中国小说传统》从文化传统的角度考察道教与小说的关系。肖向明的《“幻魅”的现代想象——鬼文化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对民间信仰文化与鲁迅、周作人等人的文学书写的考证开拓了新的文化视野。宋洁的《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以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为个案》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3)民间文艺与民间信仰关系的研究。
如姜彬主编的《吴越民间信仰习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顾希佳的《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研究区域从东南地区扩散到全国各地。另外,少数民族地区是研究民间文学的重要阵地。富育光、孟慧英等人对满族萨满的调查研究,巴莫阿依的《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彝文古籍探讨与彝族宗教仪式考察》,巴莫曲布嫫的《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刘道超的《信仰与秩序——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研究》,任兆胜、胡立耘主编的论文集《口承文学与民间信仰》,陈艳萍的专著《云南民族民间歌谣与民族死亡观研究——永恒的歌唱》等均从民间文艺或民间文学研究入手研究民间信仰的特性,取得了一定成就。
综上所述,民间文学中承载的民间信仰非常丰富,前人研究成果佳作频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外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中国特定地区(江浙、福建等地)的民间信仰研究,很大程度上属于民俗学研究范畴。国内学者的研究则以某一信仰或文本的历时梳理及考证为主,很少综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立体式考察。从研究地域来看,传统中原地区的相关成果较多,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相关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民间信仰对民众村社生活的影响、对培养社群公共文化道德的形成以及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现代意义与分析民间信仰如何反向重构民间文学文本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基于此,《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中的民间信仰研究》一书,把西南边疆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民间文学的内在发生机理以及民间信仰对民间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