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 蒋荣
- 5788字
- 2021-10-15 19:40:40
第一节 研究型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政策依据
一 20世纪90年代研究型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政策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93纲要”), 199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93纲要”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明确指出“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偏窄的状况,拓宽专业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2]。 “实施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要“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93纲要”, 1998年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指出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4]。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高等教育要“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5],为进一步实施该法, 1999年5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步形成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6]。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7]。
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政策,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推动素质教育,纠正以往过度强调专业分科教育的局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知识视野的拓宽与实践环节的训练,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 21世纪以来研究型教学在我国发展的政策依据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1世纪以来,教育部便推动实施了“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开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行动。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3年进一步发布“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十二条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意见,并成为2004年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行动计划”把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这一战略重点的重大举措。我们认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计划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学与科研日益分离。这一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体系”“三个层次”“八项措施”。例如,从“三个层次”看,第一层次“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第二层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三层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8],这“三个层次”计划都着重强调科研学术上的贡献,对教学学术缺乏应有的鼓励,这样的人才计划势必加剧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分离,导致高校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在教学层面,为落实新一轮行动计划,教育部2005年发布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9]。这是本科教育文件中首次明确使用了“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标志着以研究型教学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我国本科教育改革上升成为国家层面的要求”[10]。
21世纪的前十年,高等教育致力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围绕国家创新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努力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十年,从两个方面实施“质量工程”,一是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二是以“研究性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体上,这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十年,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教学与科研分离日益加剧的十年。
2007年,党的十七大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201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10纲要”),“教育10纲要”提出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问题,“教育10纲要”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育包括高等教育都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11]
首先,我们认为,“教育10纲要”的最大亮点在于明确强调“育人为本”。“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育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教育10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这是对以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理念的提升,人才培养不仅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更重要的是要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这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体现。其次,“教育10纲要”以研究性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提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三条路径,这既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全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顺应。“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教育和教学的普遍做法和主要经验”[12]。再次,“教育10纲要”明确强调“文理交融”的人才培养思路,“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呼之欲出。
2011年《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专章(第二十九章)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的要求: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为贯彻落实“教育10纲要”及“十二五规划”, 2012年6月教育部制订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教育十二五规划”要求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开展试点,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开展优异学生培养方式试验。”[13]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教育十三五规划”),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实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推行模块化通识教育,促进文理交融”[14]。这标志着“通识教育”的地位在中国大学得到了全面确立。[15]“教育十三五规划”在人才培养上明确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同时要求以评促教,“改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坚持高校学生学习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严格课程考核标准和管理,探索基于真实任务的评价方法,注重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系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6]。
三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最新政策支持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6月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了《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讲话,指出“四个回归”,就是要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 ‘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17]。
2018年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教育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紧接着,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要求“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革命,加强学习过程管理。[18]“学生发展”理念与卓越教师理论关于教育的理念一致,真正的教育就在于帮助学生实现智力发展与个人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2019年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基本理念”单列一节,系统提出“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整合发展、共建共享”[19],这为研究型教学改革提供了进一步的理念指导和政策支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专门针对课程建设提出的意见,指出要提高课程质量,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该“意见”提出课程建设的五大基本原则:分类建设、扶强扶持、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具体来说,高阶性要求“课程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课程内容强调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创新性要求“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挑战度要求“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加大学生学习投入,科学‘增负’,让学生体验 ‘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20]。
这一“意见”对课程建设内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求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提出“三个强化”:“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21]在考核评价方面,要求完善过程评价,提出“两个加强”,即“加强对学生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的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22]。
很明显,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唯有注重创新性教育、重视学生主动探究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方能为之。综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基本问题,在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不断创新。在教育的终极目标上,高等教育改革是一个逐步回归“育人为本”的过程,是回归本科教学,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发挥本科教育育人功能的过程,特别是“教育十三五规划”要求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人才培养理念上,是从素质教育到通识教育“接力推进”的过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由复合型人才培养到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升级的过程,是从能力培养到全面发展、精神塑造与人格完善的过程。“教育十二五规划”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育十三五规划”要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在培养模式上,是从改革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单向知识灌输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中心”的师生双向互动、探究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实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