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实施路径与效果评估
- 蒋荣
- 2760字
- 2021-10-15 19:40:40
本章小结
本章详细梳理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理论依据、基本特征及重难点。研究型教学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研究型教学源远流长,是在大学功能与教育理念变迁中,适应经济社会对创新人才需要以及国家竞争需要而不断流行起来的。普遍认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奠定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两种理论表明能动学习与情境创设在知识、能力、情感建构中的重要意义。接着,本章从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分析、归纳了研究型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与层次性、教学主体的双主体性与平等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与互动性、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与发展性。最后对研究型教学实施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剖析:好的情境创设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重点与起点,研究问题的提出、项目选择以及课题制实践教学都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方法;团队协作研究是突破师生探究中“有限理性”与“有限精力”的重要方式,却形成互动参与的“组间壁垒”;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有望克服全员互动参与这一难点与痛点;建立多主体参与、多维度、多种方式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推进研究型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
[1]周光礼、姜嘉乐:《研究性学习:本科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20期。
[3]王义遒、金顶兵:《再论文化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4]陈伟:《洪堡柏林大学改革与蔡元培北京大学改革的对比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
[5]王洪才:《想念洪堡——柏林大学创立200周年纪念》, 《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6期。
[6]周洪林:《洪堡与柏林大学》,《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7]陈伟:《洪堡柏林大学改革与蔡元培北京大学改革的对比研究》,《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3期。
[8]周洪林:《洪堡与柏林大学》,《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9]周洪林:《洪堡与柏林大学》,《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10]周洪林:《洪堡与柏林大学》,《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1期。
[11]王洪才:《想念洪堡——柏林大学创立200周年纪念》, 《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6期。
[12]王文华:《耶鲁大学通识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第1期。
[13]史朝:《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八九十年代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4]易红郡:《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述要》,《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16]吴立保:《“学习范式”下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其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8期。
[17]苏丽、兰海:《试论研究型教学模式——基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视角》,《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第12期。
[18]徐洁:《对建构主义的重新审视》,《高教探索》2018年第5期。
[19]王夏:《试论经验主义、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文化学刊》2018年第5期。
[20]钱佳宇:《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对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的反思》,《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第8期。
[21]余文森:《发现学习的特点、功能及其教学原则》,《外国中小学教育》1994年第6期。
[22]徐文慧:《走出发现学习理论误区 弄清发现学习实质层次》,《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2期。
[23]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24]徐文慧:《走出发现学习理论误区 弄清发现学习实质层次》,《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第2期。
[25]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26]蒋红、陈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导向型”双主体教学模式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27]赵准:《利用因特网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及研究型教学方法初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一些收获和体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增1期。
[28]于庆岭、关丽:《高校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浅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9]赵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9期。
[30]沈扬、任慕兰、江峰:《试论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及本科教育的研究型教学》,《江苏高教》2004年第4期。
[31]汪劲松、张文雪、汪蕙、张佐、宗俊峰:《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06—307页。
[33]叶信治、冯卫:《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中国高教研究》2015年第6期。
[34]刘宝存:《美国研究型大学的高峰体验课程》,《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11期。
[35]赵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9期。
[36]赵洪:《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9期。
[37]高虹、刘惠琴:《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11期。
[38]林亦平:《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与思考》,《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13年第5期。
[39]李金萍、李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原则及模式研究》,《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0]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41]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24期。
[43]鲁卫平、王润孝:《研究型大学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第3期。
[44]李桂娥:《研究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45]赵准:《利用因特网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及研究型教学方法初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一些收获和体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增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