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一 分期

二里头文化的分期,是以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为依据,结合陶器群演化序列的研究得出的。关于建筑遗迹、墓葬和其他遗物的分期,则据层位关系并结合共存陶器等期别特征明确的遗物做出判断。

参加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学者们对该遗址所作的分期研究,是二里头文化分期的基础。早在1959年秋,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者即将所发现的文化遗存[21]分为前后相连的早、中、晚三期。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发掘二里头遗址第一号宫殿基址时,新发现较以前所知三期更晚的遗存,是为第四期遗存,而以前的早、中、晚期则改称第一、二、三期[22],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之基本格局由此形成。此后,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报告和有关论文,基本上都同意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只是,大家虽然皆持四分法,但在具体的划分上还有所不同,这是学者间在把握分期的方法、标准以及对有关材料的认识、使用上存在差异(甚至还牵扯到各自的学术体系之不同)而造成的。发掘二里头遗址二号宫殿基址时,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略晚于四期的堆积”[23],有学者据以分出“二里头五期”,认为其文化内涵相当二里冈上层,五期晚段已接近殷墟文化早期[24],事实上已超出二里头文化的范畴。最近出版的《偃师二里头》第一阶段发掘报告,就把二里头文化四期之后的商文化遗存,分别概括为“二里冈下层”和“二里冈上层”商文化的两期[25]。我们认为,根据二里头文化同早商至中商文化具有不同的渊源和特征,二里头文化的概念应限于20世纪70年代所分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遗存的范畴。当然,目前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材料已相当丰富,有可能对二里头文化分期做更细致、更系统的研究。为了既要体现二里头文化发展演变的详细情况,以利于对二里头文化的深入研究,又避免陷入繁琐,我们将二里头文化分做四期,每期可各分为早段、晚段。

(一)地层依据

一处遗址、一种文化的分期,必须建立在明确、可靠的地层关系基础上。我们从1959年至1995年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资料中,选择如下成系列的文化层叠压关系作为分期的地层依据[26]

1960年在Ⅷ区T16发现三期、二期、一期的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

1963年在Ⅳ区T24发现四期、三期、二期、一期的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

1981年在Ⅴ区T15中发现四期、三期、二期、一期的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

1981年在Ⅴ区T20中发现四期、三期、二期的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

直接叠压在二号宫殿基址之下的是第二期的夯土建筑基址。二号宫殿基址及其使用时期的路土为第三期文化遗存。叠压在二号宫殿基址之上的地层单位属于第四期遗存以及上文所述的“晚于四期的堆积”。

相邻两期文化层直接叠压的地层关系还有许多,不一一列举。

(二)各期陶器特征及其演变

1.陶质陶色

二里头文化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部分黑陶、白陶和少量褐陶、红陶。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二期陶色仍较深重,夹砂陶往往泛蓝色,砂粒粗大且凸显于器表,黑皮陶、白陶均较常见。三期陶器陶色较二期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四期陶器的陶色浅淡明快,泥质灰陶比重增加,夹砂陶的砂粒细小,有少数红褐陶,罕见白陶、黑陶和黑皮陶。

2.纹饰

一期陶器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

二期时绳纹上升为主要纹饰,篮纹逐渐减少,且主要见于早段,方格纹很少见。绳纹一般较细,竖直,规整清晰。篮纹浅而不甚清晰。

三期陶器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内壁常见中型麻点。

四期时几乎都是绳纹,绳纹的种类较多,其中细绳纹只见于原属商文化系统的薄胎卷沿鬲和橄榄形深腹罐等个别器类,粗绳纹及特粗绳纹饰于薄胎盘口深腹罐上,中绳纹则见于大口尊、卷沿盆、缸等器物上。器物内壁常见大麻点。夹砂褐陶的罐、鬲等少量岳石系统陶器表面常见篦状刮痕。

3.器类

一期陶器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鬶、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

二期时圆腹罐陡增,达到与深腹罐并驾齐驱的地步。其他常见器类与一期大致相同,本期晚段新出现有卷沿盆、大口尊,偶见花边口沿的单耳陶鬲。

三期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鬲和甗仍属罕见,但却为本期一重要特点。

四期最常见的是盘口的深腹罐和圆腹罐,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新出现的器物有橄榄形深腹罐、薄胎细绳纹鬲、束颈盆等。豆的数量骤减,而簋的数量大增,簋取代豆成为主要食器,三足皿也比较少见了。

4.器形演变

二里头文化陶器种类丰富,每类器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这里选取9种器物作为代表,阐述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轨迹。为便于读者掌握,下文以阐明各类器物期别特征为主,有的兼及早、晚段的差别(图2-5)。

(1)深腹罐:夹砂灰陶或呈灰黑、灰褐色,也有夹砂黑皮陶。折沿或卷沿,深腹,平底或圜底。腹饰绳纹或篮纹、方格纹。

一期为斜折沿,肥腹,平底。纹饰以篮纹为主,其次是方格纹,绳纹最少。偏早者下腹多垂鼓。以圆唇斜折沿薄胎者为多,沿面陡斜,以篮纹为主,也有绳纹。少数胎厚,沿面相对平缓,方格纹。偏晚者腹部稍瘦,以圆唇折沿居多,方唇折沿居少。此外还有一部分圆唇卷沿者,沿外似呈束颈状。

图2-5 二里头遗址陶器分期图(之一)

1.深腹罐(ⅤH103:11) 2.深腹罐(82ⅤT15⑨D:1) 3.圆腹罐(ⅤH72:22) 4.圆腹罐(ⅡT104⑤:18) 5.深腹罐(86ⅥH8:1) 6.深腹罐(ⅤH110:10) 7.圆腹罐(东干沟H552:2) 8.圆腹罐(82ⅨM10:1) 9.圆腹罐(ⅤD2H12:1) 10.深腹罐(ⅣH43:16) 11.深腹罐(ⅣT24④D:14) 12.圆腹罐(ⅧT13⑥:11) 13.圆腹罐(87ⅥM20:1) 14.圆腹罐(83ⅣH59:1) 15.深腹罐(ⅤH87:15) 16.深腹罐(ⅢH23:2) 17.圆腹罐(ⅢH234:13)18.圆腹罐(87ⅥM57:16) 19.圆腹罐(ⅤH53:10)

图2-5 二里头遗址陶器分期图(之二)

20.深腹盆(ⅡT104⑥:47) 21.深腹盆(ⅡT104⑥:46) 22.刻槽盆(Ⅱ·ⅤH130:13) 23.深腹盆(82ⅨM20:13)24.深腹盆(ⅥM8:4) 25.刻槽盆(ⅤT113④:12) 26.深腹盆(87ⅥM20:3) 27.刻槽盆(ⅣH30:11) 28.深腹盆(ⅤH101:19) 29.深腹盆(ⅢH234:10) 30.刻槽盆(ⅤH83:38)

图2-5 二里头遗址陶器分期图(之三)

31.大口尊(ⅡH216:17) 32.甑(ⅤH130:18) 33.甑(ⅧH93:11) 34.大口尊(82ⅨM15:2) 35.大口尊(ⅤH132:30) 36.甑(ⅤH157:2) 37.甑(ⅤH63:30) 38.大口尊(ⅡT203G:11) 39.大口尊(ⅣH76:78) 40.甑(87ⅥH84:4) 41.大口尊(ⅤH101:17) 42.大口尊(84ⅥM9:13) 43.甑(ⅤH53:14) 44.甑(81ⅢH10:4)

图2-5 二里头遗址陶器分期图(之四)

45.爵(ⅡM54:7) 46.盉(ⅤT130⑤:2) 47.捏口罐(82ⅤT15⑨D:2) 48.爵(ⅥM8:2) 49.爵(87ⅥM43:3)50.爵(87ⅥM49:3) 51.盉(ⅣM18:7) 52.盉(ⅥM8:1) 53.捏口罐(86ⅥH39:9) 54.爵(ⅤM22:1)55.爵(82ⅨM8:4) 56.盉(87ⅥM28:5) 57.捏口罐(86ⅥH3:2) 58.爵(84ⅥM11:20) 59.盉(80ⅥM6:1)60.捏口罐(ⅤH133:12)

二期为腹部较前稍瘦,流行尖圜底,少数平底。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篮纹次之。早段以折沿者为常见。一种口沿窄、薄、平,另一种口沿较宽、厚、陡,其中有的近方唇,有的唇下缘圆抹,而沿面微凹。新出现一种翻沿深腹罐,砂粗胎厚,因其口沿是附加的,故肩部凸出且很厚。晚段口沿和唇部更多样化,其中方唇者,沿面外缘起棱;圆唇者,沿面平直,沿内侧折棱明显;抹缘者,系将方唇的下缘抹圆而变来,沿面微微弧凹;尖唇者胎厚,窄沿外翻。

三期多平折沿,沿面微凹,圜底。一般饰中绳纹。偏早者主要是方唇折沿,少数略显浅盘。腹部上瘦下肥,圜底稍缓。偏晚者主要是抹缘式口沿(即将口沿下缘抹圆),圆唇上凸,沿面微凹。腹部上肥下瘦,圜底稍尖。

四期的代表性造型为盘状口,尖唇,有的口沿外压有花边,束颈,鼓肩,圜底。薄胎。器表饰粗绳纹,内壁有麻点。还常见两种,一种折沿,沿面下凹,无颈,圜底,绳纹;一种尖唇斜侈沿,高颈,腹肥鼓,圜底。

概括说,深腹罐口沿式样繁多,尚难找到能涵盖所有器物的清晰发展轨迹。就大体而言,一至三期沿面从斜直到微凹,圆唇、方唇并存;至第四期,出现浅盘状口和尖唇。大多数无肩、颈,到第四期出现高颈、凸肩,腹径与器高之比相对加大。底部的趋势是从平底演变为圜底。纹饰从篮纹、方格纹到细绳纹,再到中等粗细绳纹,最后流行粗绳纹。

(2)圆腹罐:夹砂灰陶或呈黑色、灰褐色,鼓腹,平底或凹圜底。腹饰绳纹或篮纹。

一期一般是夹砂灰黑陶或灰褐陶,形体不大,有侈沿、折沿两种,以折沿为常见。饰篮纹或细绳纹,少数饰方格纹。侈沿者尖唇,口沿外往往有花边,高领,束颈,平底。

二期为夹砂灰陶或灰黑陶,多高领,束颈,腹部较深。折沿而不出器领的圆腹罐较少见。纹饰主要是细绳纹,篮纹很少。偏早时陶色多呈灰黑色,尖唇,直口或侈口,沿外饰花边,肩不凸显,平底;偏晚时较多夹砂灰陶,口沿外侧加厚隆凸,颈部变短,腹变肥。

三期流行夹砂灰陶,尖唇或圆唇,颈短而弧曲,圆鼓腹,平底或凹圜底,中绳纹。偏早者,领稍宽直,口沿外侧下缘出凸棱。仍有少数花边口沿圆腹罐,作平底,与二期晚段圆腹罐的区别不明显。偏晚者口微侈,矮颈内束,外沿面有一道凹槽,腹圆鼓,腹高与腹径相若。

四期仍为夹砂灰陶,绳纹,常见形制为浅盘口,束颈,凸肩,平底或凹圜底。偏早时有两种口沿,一种口沿翻侈,圆唇;一种为尖唇浅盘口,有的口沿外侧有凹槽。晚段口沿多呈盘状,尖唇,浅腹。另有少量厚胎,圆唇,口沿外侧有凸棱。

圆腹罐的口沿仍很复杂,器身由无肩、溜肩,到圆肩、凸肩。底部从平底演变为平底与凹圜底并行。纹饰从流行篮纹、方格纹,到流行绳纹,绳纹由细到粗。

(3)甑:泥质灰陶或黑皮陶,侈口盆状,平底或圜底,底部有镂孔。饰篮纹或绳纹。

一期是泥质灰陶或黑皮陶,以折沿甑为常见,也有少数翻沿甑。折沿一般较宽,腹深,平底,底有五六孔。施篮纹,设鸡冠鋬。早段者折沿斜陡,沿面凹下,腹瘦,下腹收为小平底,状若假圈足,六孔。晚段者折沿趋平,腹肥,平底,一般五孔。圆唇翻沿甑,上腹外鼓,下腹瘦削。饰篮纹或绳纹。

二期为泥质灰陶或灰黑陶,以折沿甑为主,少量翻沿甑。深腹,四孔或五孔,鸡冠状鋬较高,多数施绳纹,少数为篮纹,个别方格纹。折沿者腹肥,圜底;翻沿者腹瘦,平底。早段者有灰黑陶,斜折沿较宽,多饰篮纹或方格纹;晚段者多灰陶,沿面出浅槽,一般为四孔,腹饰绳纹。

三期只见泥质灰陶,圆唇或方唇抹缘,斜折沿为主,也有少数卷沿,沿面多有弧凹,鸡冠状鋬稍高,底有四孔。上部磨光,下部饰绳纹。偏早者折沿斜陡,腹偏肥;偏晚者折沿近平,腹偏瘦。

四期仍为泥质灰陶,口沿外折或外卷(少数翻沿),深腹,鸡冠状鋬矮小甚或消失,圜底。底有一中心圆孔,三或四个半月形孔。上腹抹光,常出棱,下腹饰绳纹。早段口沿沿面大体持平,沿面微下凹;晚段唇沿多下垂,口沿的外缘往往低于内缘。

甑的变化趋势为:口沿从斜折到平折,再到折垂,即其口沿外缘从高于内缘逐步演变为低于内缘。腹壁由斜收而弧收。从平底、平底与圜底并行到只见圜底,从多于四孔到只有四孔。从篮纹、细绳纹到普遍施中绳纹,鸡冠鋬从普遍到消失。

(4)深腹盆:分折沿、卷沿、侈沿三种。多为泥质灰陶,少数为泥质黑陶或黑皮陶,平底或圜底,以绳纹为主,少量篮纹。

一期流行泥质灰陶或灰黑陶折沿盆,薄胎,斜折沿,沿面微凹,有的盆腹近浑圆,平底或圜底;有的底部收为小平底,状若假圈足。饰篮纹或方格纹,个别饰绳纹。附鸡冠鋬或带双横耳。

二期流行折沿盆,泥质灰陶为主,还有小部分黑皮陶和姜黄色陶,腹缓收,平底或凹圜底。口沿及上腹磨光,下腹饰篮纹或细绳纹。多装鸡冠鋬。早段腹深,常见篮纹;晚段腹稍浅,绳纹为主。

偏晚时出现卷沿深腹盆,泥质灰陶,薄胎尖唇或圆唇外卷,深腹,凹底。腹饰细绳纹。

三期流行泥质灰陶卷沿盆,圆唇,深腹,凹圜底。上腹及口沿磨光。偏早者有少数黑皮陶,多饰细绳纹或偏细的中绳纹;偏晚者均泥质灰陶,一般饰中绳纹。

四期主要流行泥质灰陶卷沿盆,胎厚实,陶色浅而纯正。口沿窄小,盆腹相对变浅,凹圜底或圜底。上腹抹光,常见有抹棱,下腹横施(少数竖施)中绳纹或粗绳纹,内壁多见大麻点。偏早时,腹稍深,凹圜底;晚段时,腹变浅,出现部分圜底。

深腹盆的演变表现为:先是流行折沿盆,继而流行卷沿盆。折沿盆的口沿从斜陡到平缓,腹部由陡深变斜浅,底部从圜底、小平底、平底微凹到凹圜底。纹饰从篮纹、细绳纹到中绳纹,口沿和上腹从流行磨光到抹光而后见旋棱。陶色从泛黑色到浅灰色。内壁麻点由小而大。

(5)大口尊:泥质灰陶,有少量黑皮陶,侈口,圆唇,束颈,折肩,深腹,平底或凹圜底。多饰绳纹、弦纹和附加堆纹。典型的大口尊出现于二期。

一期偶见一种器形介于高领尊与大口尊之间的器物,口径明显小于肩径,弧肩,腹微鼓,平底。腹施篮纹和多周附加堆纹。或可视为大口尊的雏形。

二期时口径小于肩径,肩仍稍宽而微显弧度,腹斜收或微鼓,平底或凹圜底。有的颈部有一周凸棱,或在肩腹交界施一周索状附加堆纹,腹饰篮纹或绳纹,往往有多周弦纹,有的还兼施索状附加堆纹。

三期时口径略小于肩径,斜肩,肩、腹间出凸棱,腹斜收,平底或圜底微内凹。口、颈磨光多呈黑色,肩上往往有弦纹、绳纹。腹部饰中绳纹或绳纹间弦纹,有的上腹磨光、有多周弦纹。早段者口部外侈度小;晚段者口沿外侈度大,肩窄,上、中腹往往呈现内凹曲线,多凹圜底。

四期时口径等于或稍大于肩径,斜高领,窄肩,腹部变瘦且腹壁常见内曲,凹圜底。肩缘多施一周索状附加堆纹,腹饰绳纹间弦纹(有的上腹磨光),内壁常见大麻点。

大口尊突出的变化是:从口径小于肩径到等于或略大于肩径,从较宽的弧肩到窄斜肩,腹部从微鼓到微内曲,从小平底到凹圜底。

(6)爵:泥质灰陶为主,有部分夹砂褐陶、泥质白陶。口部前流、后尾,单鋬,束腰,平底或圜底,圆锥状三足。有的腹部、鋬部刻划几何纹,流根、尾尖或鋬首饰泥丁。

一期为夹砂灰褐陶或红褐陶,胎较厚,流与尾皆短小,底部垂凸。腹部往往饰泥条,鋬上有简单的刻划纹。

二期除槽状流之外,新出现有管状流。早段流行夹砂灰褐或红褐陶,多为管流,体瘦,底垂凸。晚段流行泥质灰陶,管流爵为细管流,马鞍状口,腹部刻划有纹饰。槽状流爵流尾皆短,底部微垂凸,腹部多刻划有几何纹饰。本期有少数泥质白陶爵。

三期流行泥质浅灰陶槽状流爵,流、尾均较长,流一般高于尾,腹部刻划分区平行线,平底。有腰、腹呈弧线圆滑相接和瘦腰鼓腹两种。管状流爵基本消失。

四期依然流行泥质浅灰陶。体形瘦削,流、尾窄长,一般流高于尾,腰腹横截面均呈扁圆形,平底,三锥足细高。分区刻划纹饰。此外,本期还有一种夹砂红褐陶爵,流尾均短,器壁经刮削,较少见。

爵的变化趋势为:二期管状流与槽状流并行,其后只流行槽状流。腹部截面从近于圆形变为椭圆形,且越晚越扁。底部由垂凸到平底。纹饰由凸弦纹与阴线刻划纹并存到只见阴线刻划纹。槽状流爵的流、尾由短而长。

(7)盉:泥质灰陶或白陶。薄胎。顶部一流一口,流作短管状。单鋬,袋状三足。通体磨光,常见凸、凹弦纹,个别刻划几何纹。

一期是暗灰色细泥质陶。顶盖高隆,颈有弦纹,盖缘压有花边。有的在腰部饰索状附加堆纹。

二期为泥质白陶或浅灰陶。一种为瘦首,形体较矮,顶盖瘦小,口上往往有盖,短流,顶盖和腰部各饰一组凹弦纹。一种为肥首,体高,顶盖隆凸,腰部多有凸弦纹。

三期仅见泥质浅灰陶。硕首,束腰,形体肥瘦呈中等,流行于腰部饰凹、凸弦纹。

四期仍为泥质浅灰陶。形体肥矮,管流竖立,器体上宽下窄,腰部饰二三道凹弦纹,有的饰一周刻划平行线。

盉的演变趋势是从白陶与灰陶并举到流行浅灰陶,形体从瘦高到肥矮,纹饰从流行凸弦纹到流行凹弦纹。

(8)刻槽盆:泥质灰陶,平底或圜底。一般饰绳纹,少数篮纹,个别方格纹。

一期为厚胎,直口(有的口微侈,有的口微敛),深腹,平底。多施篮纹,少数施方格纹或绳纹。内壁刻槽皆从盆底中心引出,似呈辐射状。

二期仍为厚胎,深腹,平底或圜底。内壁刻槽一般是用一槽将刻槽区先等分为二,然后沿分区刻槽,槽深而粗,器表饰篮纹或绳纹。早段直口(有的口沿外出凸边)者多,少数微侈口,以篮纹为多;晚段侈口者渐多,外沿有凸出的宽边,颈微束,多饰绳纹。

三期为侈沿或翻沿,圆唇,束颈,平底或圜底。饰中绳纹。偏早者腹偏深,多平底,刻槽一般是从一个中心引出;偏晚者盆口偏大,腹偏浅,多圜底,刻槽往往分四区,而非均从一个中心引出。

四期是圆唇,侈口,微束颈,浅腹,圜底。刻槽一般较细浅,分做四个槽区。腹壁外施中绳纹,内壁往往有大麻点。

刻槽盆的演变趋势为:从厚胎、直口或微敛口、无颈、深腹、小平底,外施篮纹或细绳纹,内壁刻槽粗而深;逐渐变为薄胎、侈沿或翻沿、束颈、浅腹、圜底,饰中绳纹,内壁刻槽细而浅。

(9)捏口罐:泥质灰陶或灰黑陶。小口,束颈,鼓腹,平底或凹圜底。腹饰绳纹或篮纹,个别方格纹。

一期为泥质黑皮陶或灰陶,质坚。平底。往往通腹饰篮纹或方格纹。偏早时有两种,一为圆唇卷沿,短颈,略显凸肩;一为折沿,无颈,溜肩。晚段只见泥质灰陶。圆唇直领,口微侈,腹瘦,饰篮纹。

二期仅见泥质灰陶。腹深,平底。早段圆唇直口、无肩、瘦腹,多篮纹、方格纹,少见绳纹。晚段则绳纹多,篮纹或方格纹少见,一种为尖唇,口沿下缘外凸,高颈内束;一种为圆唇,口沿外侧出厚边,短颈。

三期还是泥质灰陶。形如圆腹罐,圆唇,微侈口,高颈,多出肩,鼓腹,凹圜底。腹外施绳纹,有的内壁见麻点。

四期仍然是泥质灰陶。圆唇外卷,直领,圆鼓腹,凹圜底。施绳纹。

捏口罐的形制演变趋势为:从尖唇、束颈到圆唇、高领,从溜肩到凸肩,从平底到凹圜底;从流行篮纹、方格纹到流行绳纹(绳纹从细绳纹变为中绳纹)。

综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资料,可看出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陶器的演变轨迹。

陶系方面:泥质陶中细泥陶的比例由多变少,夹砂陶的比例由少变多;陶色由深沉向浅明发展,黑陶、黑皮陶由多而少,灰陶逐渐增多,最后多见浅灰陶。

器类组合方面:炊具由罐、鼎、甑的组合,到罐、鼎、甑与少量的鬲共存;甗始终存在,但是一直处于从属地位。食器中豆始终为主体,三足皿亦常见,圈足盘只在一期流行,而簋则主要见于三、四期,尤以四期为多。酒器中饮器以爵、觚为主,从流行夹砂陶爵,多见管流爵;演变为流行泥质陶爵,只见槽流爵。斟灌器从鬶、盉并存到只见陶盉。盛储器以盆、尊、瓮为主,折沿盆逐渐为卷沿盆取代,二期以后盛行大口尊。

器形方面:从流行折沿、平底器,少见空三足器;到流行翻沿、卷沿、圜底、凹圜底器,空三足器渐多。

纹饰方面:从流行篮纹、方格纹,到流行绳纹。从细绳纹发展到中绳纹、粗绳纹。从较多的凸棱,演变为多见阴线弦纹。

纵观二里头文化陶器的发展演变,我们认为大体上又可以划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以一、二期为前期,三、四期为后期。前期泥质陶较多见,陶色深沉,黑陶和黑皮陶较多。流行折沿、平底器,少见三足器。炊具主要是深腹罐、圆腹罐、甑;食器主要是豆、三足皿,常见圈足盘;酒器以爵、觚、鬶为主,也用盉;盛储器流行折沿盆、小口尊。后期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陶色浅淡明快,较多浅灰陶。流行翻沿或卷沿、圜底器,常见三足器。炊具除仍以深腹罐、圆腹罐、甑为主外,还有鬲;食器除豆、三足皿外,常见簋;酒器仍以爵、觚为主,流行盉而罕见鬶;盛储器流行卷沿盆、大口尊等。在后期末尾即第四期晚段,炊器中出现薄胎、垂腹、袋足分裆明显的鬲和橄榄形平底深腹罐,盛器中出现束颈平底盆等明显属于商文化系统的器物。

二 年代

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可从考古学文化相对年代和碳十四年代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相对年代

经过数十年的发掘和研究,二里头文化在中原地区考古编年序列中的位置已经明确。

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洛阳东干沟遗址[27]发现二里头文化灰坑打破龙山文化晚期灰坑。以后,在临汝煤山[28]、洛阳矬李遗址[29]发现二里头一期遗存叠压或打破王湾三期文化堆积的地层关系。考古界公认二里头文化晚于豫西地区龙山文化,但从文化传承关系和当时公布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看,二者间尚存在缺环。1979年对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的试掘[30],发现“新砦期”灰坑打破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灰坑。后来又在临汝煤山[31]找到“新砦期”早于二里头文化一期的地层证据。而且,“新砦期”陶器群明显表现出上承王湾三期文化、下启二里头文化一期的过渡形态[32],证实二里头文化是在王湾三期文化晚期基础上经“新砦期”发展而来。1999年北京大学对新砦遗址的发掘[33],使上述结论得到印证。

在偃师二里头[34]、夏县东下冯[35]和垣曲商城[36]等多处遗址都发现早商文化叠压或打破二里头文化晚期遗存,但迄今尚无一例相反的层位证据。偃师商城第一期遗存[37]中含有大量二里头文化器物。偃师商城考古分期序列的建立,以及对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与二里头遗址相关遗存的比较研究,使我们知道:以偃师商城第一期和郑州二里冈下层一期为主要代表的早商文化一期,同二里头四期晚段时间相当。即是说二里头文化末尾同早商文化开头有交错,二里头文化的主体(一至三期)无疑早于早商文化,其第四期(至迟其晚段)已经进入商代[38]

(二)碳十四年代测定

以往曾公布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碳十四测定数据40个[39]。学者曾就其进行过专题讨论,提出二里头文化的年代范围应是公元前1900年至前1500年[40],此说曾被学术界广泛采用。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公布了采用常规法及AMS(加速器质谱仪)方法新测定的年代数据(包括拟合后的日历年代范围)。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有二里头遗址常规法测定数据(见本书附录表2),还有郑州“洛达庙类型”晚期常规法和AMS测定数据[41]

参照已公布的碳十四年代数值,并与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相勘照,我们暂推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范围是公元前19世纪中叶至前16世纪中叶,约300多年。如前所述,据考古学方法已判明二里头四期(晚段)同偃师商城早商文化一期在时间上有交错,把二里头文化下限推定在公元前16世纪中叶,同附录表3、表4所载偃师商城一期早段测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半叶是吻合的。至于二里头文化日历年代的上限,还需依赖更多数据以及对“新砦期”较可靠的年代测定,做进一步整合,方可得出比较具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