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教育

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增长奇迹,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农业已经不再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外出打工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乡土中国”已经不再适合中国的现状,土地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也在逐渐下降,另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逐渐更新。

过去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以及副业,但是现在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很多农民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甚至免费让给别人耕种。究其原因,首先是低下的劳动回报率,一年辛苦耕种换来的报酬是微不足道的,与打工相比更是微不足道的;其次农业生产有较长的间歇期,农民可以在这个时候外出打工;最后,渼陂村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一般,加上政府征用良田修路、盖楼等,每户人家的土地所剩无几,每户种地仅能提供自己的口粮而已。在多股力量的作用下,农民不再将农业作为自己的第一收入来源。

目前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打工,打工的地点也随着经济发展有了变化。在20世纪末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去广东一带打工。而现在,有人在上海附近打工,并且在吉安本地务工的比例也显著上升。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收入效应,在外打工多年,农民积累了不少财富,希望能回家享受更多的闲暇;另一方面是替代效应,即吉安本地打工的工资相对于广东而言,差距在不断缩小,促使人们更多地回吉安本地务工,另外,2008年、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广东有许多的工厂倒闭,很多人也因此回到家乡。

图1-1 2009—2014年吉安市普通中学辍学率
数据来源:吉安市统计局。

虽然经济来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民的收入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比起原来的“靠天吃饭”,农民的收入更加稳定,整体财富也在稳步增加。而乡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水平提高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渼陂村自古以来有着重视教育的传统理念,但原来碍于现实的经济条件,很多家庭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剩下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赚钱。但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子女数量的减少,大部分村民很乐意出钱供子女读书,整体而言,文化水平在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