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重庆经济展望
-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等编著
- 4822字
- 2021-09-10 18:46:27
之七:2020年陕西省经济运行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及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陕西省坚持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经济运行逐渐稳步恢复。
一、陕西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存忧、忧中孕机
(一)后疫情期经济增长速度重新回归至高于全国均值的正增长轨道
“十三五”前三年,陕西省经济按照预期,保持多年来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2019年各季度累计生产总值增速呈现罕见的低于全国平均线情形,2020年初的几个月,由于受到疫情冲击,陕西省经济增速更是出现多年未遇的负增长,但是增速降幅小于全国均值,且第三季度已经止跌回正,增长1.2%(见图1)。
图1 陕西省和全国生产总值季度累计增速
1.实体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市场主体对未来预期总体向好
2020年初,陕西省大多数企业受到疫情冲击生产停滞,随着全省各项复工复产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负增长仅持续了3个月便得到有效扭转,第三季度增速回升至1.2%,与全国均值持平。陕西省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见图2。
图2 陕西省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在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二期、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隆基5吉瓦单晶组件厂房建设等半导体产业项目,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工厂、红马科技韩城年产1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元正极材料项目等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项目,以及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中兴通讯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基地等智能终端项目的带动下,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的坚实基础,引领产业升级新方向的行业增长势头强劲。同时,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增速不断提升,表明陕西省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表1 陕西省计算机通信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表2 陕西省工业和技改投资累计增速
2020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陕西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5.3%和127.4%,由第一季度的“微景气”上升到“较为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分别为103.1%和127.2%。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工业企业景气指数大幅回升,企业经营者对未来市场预期总体向好,各行业景气指数也普遍上升。大中型企业信心指数和景气指数回升快,但微型企业信心指数和景气度则普遍较低,表明大中型企业自身具备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但由于实体经济的产业链韧性不足,大中型企业尚不能带动上下游小微企业一同在后疫情时期较快恢复产能。
表3 陕西省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
2.代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投资领域增速呈回升势头
1—9月,陕西省稳扎稳打稳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负增长逐月回升、6月转正,1—9月增至3.9%。在高技术制造业领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逆势上涨,各月累计增速基本超50%,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投资增速6月先行实现由负转正。工业技改投资近几个月保持34%~45%的高增长,表明实体经济正在加紧修炼“内功”,有利于增强未来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民间投资增速由年初的-37.3%迅速回升到1—9月的5.3%,并于8月开始反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表明市场需求正在逐渐扩大,投资意愿正在上升。
3.消费需求负增长收窄,外贸在进口带动下逆势较快增长
1—9月,陕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回暖偏慢(见图3)。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中商品零售的23个大类只有饮料类、金银珠宝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信器材类等少数商品零售回归正增长区间。疫情期间电商无接触购物的优势充分凸显,线上消费品市场逆势上扬,表现亮眼,年内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一直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远高于全国10%左右的平均增速(见图4)。
图3 陕西省和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
图4 陕西省和全国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累计增速
陕西省进出口累计增速除2月负增长外,外贸总体保持个位数增长,并呈现逐月回升态势(见图5),一方面是出口负增长在收窄,另一方面是进口一直保持与2019年增速相近甚至略高的正增长。9月,西安—仁川全货运航线采用跨境电商B2B出口业务的“9710”和“9810”模式申报通关出口了两批货物,其中“9810”模式属于陕西省首单,标志着陕西省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业务正式启动;中欧班列(维也纳—西安)顺利开行,标志着中奥国际产能合作特别是在绿色环保纺织领域的合作开启新篇章。
图5 陕西省和全国进出口累计增速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1.实体经济效益增速回升相对滞缓
2020年各月亏损企业个数增速均超20%,上半年亏损面持续扩大,第三季度略有好转,但与全国企业亏损额不断减少、亏损面逐月缩小的形势相比,陕西省企业经营恢复常态增长的速度明显较为缓慢。产成品存货增速远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尚未出现明显回落迹象。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累计增速仍未转正,增速回升速度缓慢,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年内持续呈“倒挂”趋势,进一步压缩了中下游加工工业的利润空间。
2.项目建设等不乐观制约投资回升
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施情况来看,本年施工项目个数、全部投产项目个数、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合计等增速均为负增长,但年内纵向来看已呈收窄之势。同时,第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自2019年5月以来基本均为负增长,占投资比重最大的第三产业投资增速7月刚刚转为正增长,增速仍处于低位。
3.消费复苏仍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
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仍未转正,餐饮收入以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家具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占商品零售较大比重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还处于-15%甚至更低的水平,成为消费进一步复苏和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阻碍。可见,陕西省消费需求恢复的进程中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总的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灰犀牛”事件,使得国际经济“普跌”,而中国在疫情防控和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或将是2020年唯一能保持正增长的国家。各大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普遍集中在1%~2%(见表4)。预计陕西省生产总值增速有望与全国保持同等水平或略高。投资增速可望接近甚至达到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归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左右。
表4 不同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
二、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一)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很大
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危机。全球央行通过集体放“水来”对冲负面经济冲击,各国政府积极执行各类防疫措施。美国官方推出多项刺激经济、消费的措施,大量增发美债,使得美国能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挽救经济,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已出现明显复苏势头;7月以来,欧元区服务业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制造业持续反弹。受制于医疗设施落后、疫情防控力度不够、国内创新能力薄弱等因素,新兴国家经济恢复相对较慢。总的来看,世界经济已于第三季度开始显现复苏苗头,但在新冠疫苗大规模上市之前,全球疫情防控仍不可掉以轻心。受到美国大选、贸易摩擦、债务风险、地缘政治等因素相互叠加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走势尚不明朗。
(二)中国经济稳步恢复,确立“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季度以来,从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来看,随着复工复产力度加大,经济运行逐步改善,1—9月GDP累计增速分别为-6.8%、-1.6%和0.7%。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少积极变化。国内经济增长新动能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产量增速超过30%甚至更高,市场主体活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货物出口累计增速均已转正,从后期走势看,需求回升、投资加快、消费恢复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在逐步增强。“六稳”工作及“六保”任务的落实、灵活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强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效。
三、2021年主要指标预测及展望
2020年以来,陕西省经济指标触底回升的范围不断扩大,经济运行向好的领域不断扩面,但仍要严加防范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对陕西省经济的不利影响,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扩能、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策划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和建设提速、项目资金保障有力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夯实经济反弹的基础。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陕西省经济增速将重新步入正轨,各项经济指标有望实现反弹式增长,预计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
四、确保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持续延链强链补链,打造疫后经济新优势
一是推动能源工业释放潜能。积极策划一批有助于延长煤炭、石油等能源化工产业链的重大项目,重点推进能源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深化方向发展,促进优质产能释放。二是加速先进制造业升级。强化助企政策落实,做好企业跟踪监测和协调服务,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引领非能源工业优化升级的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招商,补足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缺失的环节,围绕省内重大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提升本地研发能力和配套水平。三是做好陕西省新增产能项目动态管理,督促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跟踪服务好重大工业投资和技改项目。四是认真落实中省关于减轻商贸流通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减税降费、活动补贴等举措,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缓解经营困难、提高盈利能力,重点是帮扶中小企业渡难关。
(二)靶向施策“两新一重”,精准扩大有效投资
一是把握发展大势、立足陕西省实际、抢抓政策机遇,放眼长远、科学谋划,着力统筹推进5G、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养老托育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支撑性、带动性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撬动新势能,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保障投资建设资金。在充分运用BOT、BT、TOT、TBT和PPP等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选择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国家级高新区等领域,尝试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拓宽投资建设资金渠道。
(三)借内循环政策东风,促消费扩容提质发力
一是加快落实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推动老旧高排放汽车报废淘汰,推动城市公共领域车辆更新升级;完善报废车辆回收处理体系,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综合体建设;规范并简化二手车交易,加大汽车消费市场监管力度,实现机动车登记服务“一站式”办理,全面提升汽车消费服务效能,持续释放汽车消费潜力。二是规划建设新的中央商务区、步行街的同时,加强传统商圈的改造升级和全面复兴,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落户陕西省,融入网上销售、直播带货、场景体验等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商品、服务和体验,促进境外省外消费回流。三是大力发展夜游经济、乡村旅游,营造全域、全天候旅游氛围,探索创新文旅消费经营模式,合理利用“抖音”、知名旅游网等新媒体,加大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的线上促销、宣传力度,持续扩大陕西省旅游影响力,拓展全国旅游市场份额。
(四)精益求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新活力
一是持续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国内外市场合作与竞争。二是持续提升政府服务意识,通过强化协同联动、再造政务服务业务流程,打造“场景式”并联审批新模式,确保企业和群众“一件事一次办”。三是持续改善营商发展硬环境,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项目为重点,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以及物联网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陕西省信息中心 田静莉 刘 东 江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