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五:2020年重庆市经济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

2020年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向好,但仍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重庆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着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市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景气指数(1)因年初疫情影响短暂下探至趋冷区间和偏冷区间后,已于7月回升至适度区间(见图1)。预计2020年全市GDP增长4.0%左右。

图1 重庆市宏观经济景气动向监测趋势

一、2020年重庆市经济运行特征

(一)产业保持稳步回升态势

2020年,在各项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下,全市三次产业运行稳中向好,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工业持续回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1—9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9.6%、61.6%、28.8%。

工业经济逐步回升,新动能加快发展。在汽车与电子产业加速回升带动下,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2。工业新动能加快成长。1—9月,集成电路、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6.9%、15.7%和29.6%,带动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1.3%,较上半年提升3.3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全面回升。汽车产业在“长安UNI-T”“林肯冒险家”等中高端新车型热销带动下,1—9月增加值同比增长8.2%,分别高于上半年和同期全国水平10.4个和3.8个百分点。电子产业在订单增加带动下保持较快增长势头,1—9月增加值同比增长12.2%,较上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摩托车、装备、医药、材料、消费品、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年初均有所回升。工业利润增速转正。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7%,高于上半年和全国同期21个和19.1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速居全国各省份首位。其中,汽车和电子信息贡献突出,对全市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合计达到115%,拉动全市工业利润增长19.2个百分点。

图2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情况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引擎作用凸显。1—9月,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较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兴起。新型金融、新零售等快速发展,小米消金、蚂蚁消金等消费金融企业相继落户重庆,马上金融、谊品生鲜、特斯联入选2020年新经济独角兽企业150强。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依托5G、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制造、智能农业和智能交通等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加快打造,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不断深入。1—9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6%,较年初提高17.1个百分点。物流业发展较好。在实体经济回暖、进出口快速增长等带动下,1—9月全市货运量同比增长5.3%,分别高于上半年和同期全国水平3.4个和8.8个百分点,中欧班列(渝新欧)累计开行班列数1708班,实现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较强。保税港区跨境电商B2B出口班列首发成功,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开放通道带动下,水果、海鲜、化妆品、高档生活用品等跨境电商进口快速增长,其中两江新区跨境电商进出口增幅超过20%。受疫情影响,文化旅游、会展、住餐等服务业增长较乏力。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推动,农业生产呈现量稳、质高的发展态势。小春粮油生产平稳,夏粮产量119.6万吨,同比下降0.5%;有效抗击了洪涝灾害等影响,玉米、水稻等秋粮获得丰收。1—9月,全市蔬菜总产量1621.8万吨,同比增长4.0%,但部分区县蔬菜生产受汛情影响有所减产。前期非洲猪瘟影响仍未完全消除,加之汛情持续对生猪繁育产生影响,生猪存栏量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生猪价格持续保持高位,猪粮比始终在13:1的高位线上,养殖户补栏积极性较高。农产品品牌打造实现新突破,目前“三品一标”达到6512个,获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5个,“巴味渝珍”授权农产品达459个。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较好,农村电商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旅文商深度融合发展,对全市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三大需求动力总体稳定

1—9月,全市投资增速持续回升,进出口逆势增长,消费恢复相对较慢。1—9月投资、消费和区域净流出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0%、49.5%和0.5%。

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基建投资带动明显。在基建投资较快增长带动下,1—9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高于上半年和全国水平2.3个和1.7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图3。其中,民间投资有所好转,1—9月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9个百分点。基建投资稳步提速。在5G基站、郑万高铁、轨道交通4号线等“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带动下,1—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提升4个和9.3个百分点,是支撑全市投资回升的主要力量。工业投资增速转正。在SK海力士(二期)、OPPO(重庆)智能生态科技园等百亿级项目带动下,1—9月工业投资增速转正,同比增长2.9%,高于全国水平6.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电子、医药、材料、能源工业投资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消费品工业投资由负转正,汽车、摩托车、装备工业投资降幅持续收窄。房地产投资增长乏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调控逐步强化,而重庆当前发展阶段对产业集聚和人口的吸引力不足,客观上在供需两端对房地产发展的支撑不强,表现为土地购置面积少、商品房市场销售不活跃、房地产投资增长低位运行。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1%,分别低于上半年和同期全国水平1.8个和6.7个百分点。

图3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情况

消费恢复相对较慢,网上消费较为活跃。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2%,较上半年收窄5个百分点,降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单月增速连续6个月正增长。汽车消费释放仍是拉动全市消费回稳的主要动力。在新车型上市及促销活动等带动下,1—9月全市汽车消费同比增长2.2%,较上半年提升10.9个百分点,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生活类消费对全市消费回稳发挥了基础性作用。1—9月,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消费分别同比增长10%和7.5%,较第一季度高出0.1个和6.6个百分点。部分改善型消费走势分化。随着文化娱乐、大健康等服务需求释放,带动文化办公用品、中西药品、体育娱乐用品消费分别同比增长7.8%、6.5%、5%;受商品房销售下滑影响,家电、家具、建材等住房类消费低迷。网上消费较为旺盛。在直播带货、区县双晒等带动下,1—9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4.6%,较上年同期提升34.8个百分点。住餐消费持续恢复。1—9月,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下降14.2%和1.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7个和7.1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电子产品出口支撑显著。1—9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4613.9亿元,同比增长11.4%(见图4),较上半年、同期全国水平高7.9个、1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10.3%、13.3%,高于上半年11个、2.3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出口支撑作用凸显。受疫情下电子产品需求增加、重庆争取订单成效较好等带动,1—9月,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出口分别实现1244.1亿元和95.2亿元,同比增长15.9%和2倍。主要市场进出口稳步增长。1—9月,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11.2%、3.7%,较上半年高出4.7个、13.2个、10.9个百分点。同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1296.4亿元,同比增长12%,较上半年提升7.5个百分点。利用外资较为低迷。受疫情及经贸摩擦影响,1—9月实际利用外资66.3亿美元,增长1.3%。

图4 2019年以来全国及重庆市进出口额(人民币)累计增长情况

(三)财政金融运行基本平稳

财政收支降幅持续收窄,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1—9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0.8亿元,同比下降6.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4个百分点。税收收入由上半年的-16.6%逐月收窄至-11.5%,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在企业效益改善和基建项目加速推进带动下,1—9月降幅分别较上半年收窄8.3个、3.2个和6.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在国有资本经营性收益带动下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方面,1—9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277.2亿元,同比下降7.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3个百分点,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增大,社保就业、卫生健康、农林水等领域仍得到重点保障。

存贷款小幅提速,企业及居民存款增长较快。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15万亿元和4.00万亿元,同比增长7.8%和13.3%,较上半年分别高出0.8个和0.1个百分点。贷款方面,在基建项目等加快推进带动下,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8%,较上半年高出1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同比增长11.1%,较上半年放缓1.9个百分点。存款方面,企业发债、贷款等融资未得到有效利用,带来短期内资金沉淀现象,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增长12.9%,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住户存款受居民储蓄倾向加大、避险资金回流等影响,逆势同比增长13.3%,较上年同期高出0.7个百分点;政府存款开年以来呈持续负增长态势。

(四)就业“双创”形势逐步改善

随着稳企业保就业政策深化落实,下半年以来全市就业形势有所改善。1—9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9.22万人,同比下降18.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9.3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仍较大,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就业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双创”发展形势较好,全市累计达到6个。涪陵工业园区、荣昌高新区入选国家级“双创”特色载体。同时,随着融资担保、费用减免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全市“双创”环境不断优化。1—8月,全市新设立市场主体31.1万户,同比增长13.7%,高于上年同期9.2个百分点。

(五)区域发展特色更加鲜明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重庆“一区两群”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区域特色化发展更加鲜明。主城都市区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两江新区联合四川天府新区共同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高新区聚焦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引进高端特色工艺平台、大数据研究院等重大项目;渝中区依托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入驻区块链企业和机构40余家;綦江围绕打造西部信息安全谷,积极引入浪潮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大足围绕数字经济,重点推动五金、汽摩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围绕“生态+”突出发展绿色制造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万州与四川达州联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共同推动畜禽等产业发展。万州经开区杰思谷服务机器人、塔雷斯高端自动化计量装备等项目有序推进。垫江着力建设10万亩垫江晚柚基地,开州大力发展中药材、冷水鱼、生态畜牧、茶叶等现代绿色农业产业,“巫溪洋芋”入选首批中欧互认证地标农产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态势良好。黔江探索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农业子基金等加大对农旅企业支持力度,彭水以生态经济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红薯、中药材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秀山、酉阳通过“产业基地+农村电商”推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

(六)物价指数延续回调态势

居民消费价格呈现高位逐月回调走势,工业品价格延续低位运行态势。1—9月,全市CPI、PPI、PPIRM三大指数分别累计同比增长3.2%、-1.0%、-0.2%。其中CPI涨幅较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方面,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四升一平三降”,食品、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不同程度上涨,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负增长。随着生猪存栏量提升,猪肉市场供应有所改善,猪肉价格由年初的同比上涨131.7%收窄至同比上涨85.7%,带动食品价格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有所回稳。工业品价格方面,受市场需求恢复缓慢、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PPI和PPIRM指数维持低位运行,工业企业面临的严峻市场形势仍未改观。

图5 2019年以来重庆市CPI、PPI、PPIRM累计同比增速比较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总需求不足矛盾仍较突出

当前全市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需求侧复苏相对较慢,投资、消费等内需增长动力依然较弱。一是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受减税降费及实体经济发展困难等因素影响,区县财政收支压力增大、投资能力受到削弱,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全市工业投资受市场需求低迷、大项目少等影响增长后劲不足,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9月同比大幅下降22.3%;房地产投资受市场销售低迷、前期供地减少等因素影响增长仍较乏力。二是消费需求较为乏力。随着疫情减轻,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但需求恢复慢于生产恢复,总消费由于收入减少和预期下降受到较显著影响。特别是随着消费加快从线下向线上转移,重庆从事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少,网销商品数量、知名品牌不多,消费外流更加突出。此外,受疫情影响,全市举办的展会活动及接待市外游客人数大幅减少,外来消费大幅萎缩。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短板显著

当前重庆产业发展短板仍较突出,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一是产业创新发展能力相对不足。全市传统制造业占比较大,企业创新意愿不强、创新活动不活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机构及研发活动的企业低于东部发达省市水平。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应用水平较低,没有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成互促共荣的良性发展格局。2019年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3141家,不到全国总数的1.5%,全市既缺乏创新引领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又缺乏“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二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充分。全市产业结构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数字经济、竞技体育、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滞后。同时,内陆开放优势产业转化带动弱,与成都、西安等城市相比,全市总部经济、口岸经济、枢纽经济等经济业态发展不充分,没有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三是产业政策创新滞后。市内产业政策更新较慢,难以满足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需求。如市内企业研发政策主要针对工业企业,数字金融、商贸等服务业企业不在政策支持范围之内,导致相关行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能抵扣,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积极性。

(三)人才吸引集聚力有待提升

重庆对各类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强,人才供给不足对产业及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凸显。一是人才政策效果不理想。与沿海及周边城市相比,重庆“鸿雁计划”“英才计划”政策力度弱,政策条款不够精准化、具体化,企业执行操作较为困难。同时,重庆尚无城市落户积分购房、子女入学,以及医保卡亲属共用等城市人才政策,城市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二是人才供给不足与人才外流较突出。全市高校的软件信息、大数据等相关专业少,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信息等专业人才供应不足,制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此外,理工类毕业生多选择外地就业,人才外流现象日渐突出。三是企业招人难与招人贵现象并存。区县及园区生活、娱乐、教育等配套较少,企业中高端技能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同时,由于市内缺少公益性品牌招聘平台,而社会招聘平台为营利性质、收费较高,中小企业招聘渠道不畅、成本高,导致企业“招不到人”、求职者“找不到工作”,“保就业”“稳就业”推进受到影响。

(四)高品质营商环境营造不够

虽然全市“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但营商环境优化仍有较大空间。一是政务服务效能仍需提升。区县承接的审批权限还较有限,部分项目审批周期仍较长,审批便利化、时效性还需提升,存在签约项目长时间等审批现象。同时“重招商、轻服务”情况较为突出,导致签约项目落地困难、推进较慢。二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全市服务业标准等与国际规范存在较大差异,签证制度、商事制度等制度没有与国际接轨,内陆进出境购物免税等制度探索不足,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汇聚流通不畅,教育、医疗、信息、文化等行业领域外资市场准入难度依然较大,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多束缚。三是城市综合功能配套不完善。与周边城市相比,企业用电等成本较高,铁路、高速等内联外畅、网络化水平不高,多式联运、智慧物流等发展滞后,物流综合成本相对较高,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不足。

三、经济运行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世界经济形势仍较错综复杂

疫情大流行将持续加速全球格局演变,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世界将进入动荡变革期。IMF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增长5.2%,虽较2020年有所反弹,但复苏动力依然较弱。疫情将持续推动全球政经格局、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社会治理等深刻调整,为应对疫情影响,各国将普遍采取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政策来促进经济复苏,流动性增大、债务压力激增将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波动。为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进一步向区域化、本土化收缩。伴随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将明显加剧,领土争端、资源能源等争夺更趋频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从主要经济体看,美国经济面临财政赤字高企、非金融企业债务攀升、社会动荡等问题,经济复苏较为乏力;欧元区、日本受消费疲软、外需不足等制约突出,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新兴经济体中,除东亚地区部分国家经济将继续稳步恢复外,新兴市场经济脆弱性普遍上升,并面临较大社会矛盾。

(二)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步复苏

2021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稳步复苏态势,但仍面临疫情不确定性、全球政经格局变化以及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风险隐患集聚增加等内部挑战,将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强化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将在稳就业、改善民生、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以及保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强化对“两新一重”重大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通过规范PPP模式、推行基础设施REITs试点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将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精准引导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引导社会融资成本明显下降。产业政策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供应链向高端化升级发展,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开放政策聚焦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将进一步完善吸引外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在拓宽开放领域、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区域政策将着力构建以城市群、都市圈带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做优做强“三区两江(河)一圈”(2),提升区域间基础设施密度、网络化水平和市场一体化深度,推动产业区域有序转移,挖掘内需潜力。

(三)重庆经济发展活力依然较强

重庆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拥有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战略机遇,特别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逐步落地实施,将显著提升重庆城市发展能级,增强重庆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力、集聚力、辐射力。随着全市各类支持政策实施显效,全市经济发展活力将进一步增强。投资领域,在专项债等资金快速落地的支持下,基建投资将围绕“两新一重”持续发力,投资托底经济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产业领域,将着力打造半导体、智能终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健康食品、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多层次、广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创新领域,将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突出综合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产业生成为关键,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开放领域,继续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功能,加快完善口岸体系,释放口岸经济发展活力,将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区域层面,将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着力提升重庆主城与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形成一体化都市圈发展新格局。

(四)2021年重庆市经济预测

根据《重庆市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和《重庆市宏观经济短期预测系统》,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宏观政策背景,预计2021年全市GDP同比增长6.5%左右,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值分别同比增长6.8%、6.0%、6.0%、7.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5%左右。

四、对策建议

(一)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强重大项目运行调度,发挥投资稳增长关键性作用。一是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抢抓国家“双循环”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机遇,加强“两新一重”和公共服务补短板等项目设计、储备,努力争取更多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启动一批交通、市政等“十四五”重大项目,为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强化投资资金保障。围绕仓储物流、特色产业园区、高速公路、污水处理、水电气热等领域,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拓展双创孵化债、土地储备专项债等债券以及中新金融项目融资渠道,破解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瓶颈制约。引导商业银行增加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投放,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担保费减免等政策时限,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三是围绕“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薄弱和缺失环节,引进一批国内外相关领域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全面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龙头效应”带动产业项目集聚。

(二)多措并举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内循环发展潜力

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能力。一是加大消费政策刺激力度。积极落实汽车、家电和美食促销等政策措施,开展好消费促进月和“巴渝新消费”行动等系列活动,针对文旅、餐饮等领域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加快释放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积极推动个性化、绿色化、体验式消费发展,不断壮大教育、文旅、大健康、信息等服务性消费规模,进一步发挥无接触消费、直播电商等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同时,创新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示范区,塑造“重庆味”“国际范”的“不夜城”。三是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将收入分配改革纳入改革议程,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例;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提升居民经营性、工资性收入;加大低收入和困难群体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将住房公积金用于购车等大额消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三)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产业有效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保障供应链稳定和产业链完善。聚焦补链、强链薄弱环节和目标企业,打造一批行业供应链配套特色园区,加快实现较为缺乏、主要集中在市外生产的配套产品本地生产,促进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围绕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大力推动智能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隐形冠军”企业,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加快摩托车、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口岸经济、总部经济等发展财税政策支持,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对接,及时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难题。鼓励成立政策性银行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及时拨付民贸、民品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多举措降低企业用电等生产经营成本,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四)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激发外经贸发展活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努力推动外贸平稳增长。疫情下重庆对欧洲、东南亚等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要继续加强东盟等“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开拓,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加大外贸企业的税费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挖掘出口增长潜力。同时,简化通关通检、外汇结算、出口退税等环节流程,为出口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开放平台和开放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国际大通道建设,积极推动跨境电商、保税加工等开放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快形成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发展新格局,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等开放平台提档升级、协同发力,提升产业、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力。三是多渠道提升外资利用水平。依托智博会、市长顾问团年会等展会平台,积极争取一批外资新项目签约落地,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积极引进外资大项目、总部机构和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等,拓展外资利用渠道,提升外资吸引力。

(五)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快实现以改革促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着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高标准推动重庆高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来渝设立分院、分所和实验室,加快高精尖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引进,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政产学研联合体,围绕市场需求加大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促进科研成果高水平转化,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围绕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等改革试点任务,深入推进全市投融资、国有企业、户籍制度、要素市场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破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阻碍,提升市场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三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限,落实外商“服务管家”制度和投资便利化措施,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国际商务敦促履约等法律服务,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和有序竞争。

(六)多措并举扩大社会就业,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

加快落实“稳就业”和“保就业”举措,完善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一是增强重点人群就业保障。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扩大“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在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孵化基地、小微企业园等平台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提供,支持灵活就业,加大困难人群就业保障,鼓励企业吸纳社会就业困难人员。二是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实施专项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时间,落实培训补贴,提升职工就业技能、缓解就业压力。三是加快高端及技能型人才引进和培育。立足全市产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关领域专项人才引进政策,完善人才在住房、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升对高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吸引力。

附表 2020年及2021年重庆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注: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增加值的绝对值为现价,增速为可比价。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余贵玲 罗丛生 张 超 张 佳 施小兰

郑淑媛 杨 梅 陈 可 贺诗倪 赵 飞 成秋明]


(1)由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研制,选取工业、投资、消费、外贸、信贷、财政收支、消费价格等宏观月度指标合成,主要反映全市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2)创新发展动力源: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