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大城市发展创新经济研究:以江苏扬州为例
- 陈广桂 潘锦全 蒋丽
- 9字
- 2021-12-31 15:56:58
1.创新与创新经济
1.1创新
1.1.1创新的定义
创新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也叫“剏新”,本意是指首先创立或创造新的事物。出自《南史·后妃传上》:“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现代“创新”一词的运用,起源于拉丁语。
汉语“创新”的使用,源自20世纪60年代日语对英语“Innovation”的翻译。拉丁语的“创新”原本有三层含义:1.更新;2.创造新的东西;3.发生了改变。
现在理论界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有很多种,粗略统计数量不在百种之下。创新的众多定义中,主要也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创新过程说”,把创新界定为一个动作的持续过程;第二类则是“创新成果说”,把创新界定为一系列行为的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最终结果。
理论界主流对于创新的定义为: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个概念化过程,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生产、同化、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更新和扩大产品、服务的市场;发展新的生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这个定义也就是说,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界定。
在主流界定下,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可见,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必须创新引领、引领创新。创新在经济、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尤其有必要。
与此同时,创新也是利用已存在的资源、要素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手段。从本质上说,创新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外化、物化、形式化。
1.1.2创新概念的提出
创新作为一种人类的特有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当然,研究发现,有些动物也开始具有了部分活动创新,比如乌鸦能够借助石子来抬高水位,喝掉瓶里的水;亚马孙地区的一种水鸟能够借助泡沫、树叶、虫子来引诱水里的鱼现身水面,乘机诱捕;印尼丛林里的猿类也已经具备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木棍的技巧。人类的创新能力是很强的,短短几千年,人类从燧木取火、茹毛饮血发展到开矿冶炼、信息技术、认识宇宙,等等,一切创新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20世纪80年代我们觉得黑白电视机很是神奇,90年代就已经是大尺寸彩电横行,新世纪手机居然淘汰了电视机,21世纪10年代手机居然成了办公、购物、存储、支付等线上生活的综合平台。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创新在起作用是20世纪初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对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企业的重新组织。
约瑟夫·熊彼特(1883—1950),奥地利人,后加入美国国籍。曾在哈佛大学任教。熊彼特跟同时代英国的凯恩斯可谓是一时瑜亮。凯恩斯的成就是在宏观经济学上,熊彼特更辉煌的成就是在发展经济学上。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事物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事物进行替代、覆盖。
熊彼特很欣赏日本文化,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专门去日本进行过三次关于“创新理论”的演讲。熊彼特的演讲效果相当好,以致在日本出现了大量的熊彼特粉丝,其中不少是日本的经济学者、经济学家,这些人对熊彼特的理论在日本的战前战后传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使日本的创新精神在亚洲相当强大。
熊彼特也因此被誉为“创新理论鼻祖”(见图1-1)。
图1-1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1.1.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使人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逆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创新思维就是更有广度、深度地观察和思考世界;从实践的角度说,创新思维就是能将这种新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新”,也就是要站在新的角度、用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创新思维有四个基本类型:
第一,差异性创新思维。这是一种立足于对参照物进行局部改动,使之和参照物产生局部性差异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创新思维里面是最常见的。差异性创新思维一般不会带来很大的变化,能够保持主体的稳定发展,产生的创新也最容易被受众接受。
第二,探索式创新思维。这是一种没有参照物的创新,一切都如盲人摸象般在黑暗中探索前进。或者如同在白纸上作画,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探索式创新思维,每一个举动都充满着创新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这种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是相当强的,创新指数相当高。但由于前所未有,所以,创新成果的成功概率比较小。
第三,优化式创新思维。这种创新类似于差异性创新思维,但跟差异性创新思维又有所不同。优化式创新是在对参照物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参照物的缺点进行创新式寻求改变,希冀经过创新产生的新事物能够弥补旧的参照物的缺点,实现一种功能优化,而不仅仅是局部的差异性改变。
第四,否定型创新思维。这是一种建立在对参照系大面积否定基础之上的创新,甚至都很少有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和肯定。从辩证法的角度说,认识方法包括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因此也就包括肯定之肯定与否定之否定。前者是从认同到进一步认同的过程,而后者是一种不断在否定中实现肯定的认识阶段。所以否定型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不断地“怀疑”,不断地“否定”,最终实现暂时性的肯定型创新。
否定型创新思维,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三大定律中的“否定之否定”定律。这种思维模式和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的“肯定思维”虽然最终结果是一致的,但思维方式完全相反。否定型思维更会导致逆反,创新程度高;而肯定型思维不会导致社会充斥着太多“戾气”“叛逆”,所以社会发展会很稳定,创新程度较低。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封建社会结构超稳定,没有资本主义诞生,更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发明,跟肯定型思维有很大关系。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思维的结果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创新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思维模式:
1.相似联想。在知识库中搜索相似物或者相似事件,争取获得突破。
2.发散思维。发挥头脑风暴,进行无限制发散,争取找到突破的耦合点。
3.逆向思维。就是正着走走不通,倒过来取反思、反推、反寻。
4.侧向思维。在正向走不通,逆向还是走不通时,就会侧向搜寻答案,或许能找到解答。
5.动态思维。就是要用一种动态观去看问题的答案,切忌刻舟求剑看问题。
1.1.4创新思维原理
个体的创新思维大致遵从以下原理。
1.综合原理
综合是在分析各个构成要素基本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其可取的部分,使综合后所形成的整体具有优化的特点和创新的特征。
2.组合原理
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用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原理。组合既可以是自然组合,也可以是人工组合。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组合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爱因斯坦曾说:“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组合创新的机会是无穷的。有人统计了20世纪以来的480项重大创造发明成果,经分析发现三四十年代是突破型成果为主而组合型成果为辅;五六十年代两者大致相当;从80年代起,则组合型成果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组合原理已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3.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是对某一创新对象进行科学的分解和离散,使主要问题从复杂现象中暴露出来,从而理清创造者的思路,便于抓住主要矛盾。分离原理在发明创新过程中,提倡将事物打破并分解,它鼓励人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冲破事物原有面貌的限制,将研究对象予以分离,创造出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产品。如隐形眼镜是眼镜架和镜片分离后的新产品。
4.还原原理
还原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创新过程中,能回到设计对象的起点,抓住问题的原点,将最主要的功能抽取出来并集中精力研究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以取得创新的最佳成果。任何发明和革新都有其创新的原点。创新的原点是唯一的,寻根溯源找到创新原点,再从创新原点出发去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重新创造该事物,从本原上面去解决问题,这就是还原原理的精髓所在。
5.移植原理
这是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另一个研究对象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创新原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该原理能动性的真实写照。移植原理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创新目标的再创造。
创新活动中的移植重点不同,可以是沿着不同物质层次的“纵向移植”;也可以是在同一物质层次内不同形态间的“横向移植”;还可以是把多种物质层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综合引入同一创新领域中的“综合移植”。新的科学创造和新的技术发明层出不穷。其中有许多创新是运用移植原理取得的。
6.换元原理
换元原理是指创造者在创新过程中采用替换或代换的思想或手法,使创新活动内容不断展开、研究不断深入的原理。通常指在发明创新过程中,设计者可以有目的、有意义地去寻找替代物,如果能找到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替代品,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7.迂回原理
迂回原理很有实用性。创新在很多情况下,会遇到许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迂回原理鼓励人们开动脑筋、另辟蹊径。不妨暂停在某个难点的僵持状态上,转而进入下步行动或进入另外的行动,带着创新活动中的这个未知数,继续探索创新问题,不要钻牛角尖、走死胡同。因为有时通过解决侧面问题或外围问题以及后续问题,可能会使原来的未知问题迎刃而解。
8.逆反原理
逆反原理首先要求人们敢于并善于打破头脑中常规思维模式的束缚,对已有的理论方法、科学技术、产品实物持怀疑态度,从相反的思维方向去分析、去思索,去探求新的发明创造。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时相互依存于一个共同体。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习惯于从显而易见的正面去考虑问题,因而阻塞了自己的思路。如果能有意识、有目的地与传统思维方法“背道而驰”,往往能得到极好的创新成果。
9.强化原理
强化就是对创新对象进行精炼、压缩或聚焦,以获得创新的成果。强化原理是指在创新活动中,通过各种强化手段,使创新对象提高质量、改善性能、延长寿命、增加用途。或产品体积的缩小、重量的减轻、功能的强化。
10.群体原理
成立各种创新小组就是一种群体原理的运用。
科学的发展,使创新越来越需要发挥群体智慧,才能有所建树。早期的创新多是依靠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来完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去完成像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试验室和海底实验室等大型高科技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创造者们能够摆脱狭窄的专业知识范围的束缚,依靠群体智慧的力量、依靠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使创新活动从个体劳动的圈子中解放出来,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原理是运用创造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人们使用何种创造方法、采用何种创造手段的凭据。因此,掌握创新原理,是人们能否取得创新成果的先决条件。但创新原理不是治人百病的“万应灵丹”,不能指望在浅涉创新原理之后,就能对创新方法了如指掌并使用自如、就能解决创新的任何问题。只有在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创造原理的基础上,人们才有可能有效地掌握创新方法,也才有可能成功地开展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