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大城市创新困境

从中国的创新力排名来看,特大型城市深圳、北京、上海稳稳占据着我国创新城市的前三名,归根结底这些城市所拥有的是省级资源,一般大城市难以达到,即便是省会城市也难以拥有如此庞大的创新资源。

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要想在创新经济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克服并走出以下困境。

2.2.1规模困境

城市的规模对创新力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更大的城市规模就意味着更大的就业创造,就会产生更多的财政税收。而市政府在拥有了更多的财政税收后,就可以在创新发展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而超过一定的规模,创新力虽说会倍增,但城市病开始出现,宜居度急剧下降,有时候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不同规模的城市也是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划分和认定的,主要分为世界级城市、国际化都市、国际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六种。

世界级城市:能全世界(或全球)配置资源的城市,也称“全球化城市”。通常,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GDP总值达世界3%以上的城市,能发展为世界城市。目前,纽约、东京、伦敦已建成世界级城市。

国际化都市:能在国际上许多城市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通常,城区人口500万以上、城市GDP总值达3000亿美元以上的城市,能发展为国际化城市。目前,芝加哥、大阪、柏林、巴黎、首尔、香港、深圳、上海、北京等已建成国际化城市。

国际性城市:能在国际上部分城市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通常,城区人口500万以上、腹地较小的城市以及总人口2000万以上省的省会城市均有望发展为国际性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能在周边各城市和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通常,城区人口300万以上、人口千万以上的城市均有望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

地方中心城市:主要在本城市、本地区配置资源的城市。通常,城区人口300万以下、腹地人口千万以下的城市只能发展为地方中心城市。

就扬州来看,由于主城区人口才250多万,即便是农民转化进城也是增长有限,所以也就只能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这个区域就是苏中地区。基于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区域创新中心。

城市的规模,反过来对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多大的规模,决定着城市可以提供什么样的功能配套设施。

城区人口5万以上,才有基本的生活服务业。

城区人口20万以上,才有较好的生活服务业。

城区人口50万以上,才有较发达的生活服务业。

城区人口100万以上,才有较好的产业服务业。

城区人口200万以上,才能以合理的税费,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否则服务不足或腐败。

城区人口300万以上,才能支撑较发达的公共交通业,比如地铁和航空等,容易建成全国性大都市。

城区人口500万以上,才能有较发达的国际化公共服务业,容易建成国际化大都市。

城区人口1000万以上,才会有较发达的全球化公共服务业,容易建成全球化大都市。

但是,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时,会发生城市病。

城区人口超过2000万时,会发生较严重的城市病。

所以,根据联合国宜居城市评估院的标准,最宜居的城区规模为:人口为300万至1000万。其中,300万—500万为偏舒适型宜居城市,500万至1000万为偏事业型宜居城市。实力型的城市人口为1000万至2000万,居住生活的舒适度则大为降低。

在增强创新力和提高宜居舒适度上如何平衡好城市的规模,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2.2.2人才困境

大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目前也很激烈。现今社会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一样,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上大学生被培养出来后,都是回到原籍人事局分配。很少有外流的,除非学生在大学期间特别优秀,会被留校或者其他系统有限分配走。最近20年,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大学毕业回到原籍工作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会留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工作。回到小县城的,除非单位特别好、岗位特别稳定,如教师、医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银行、电力、烟草等国有企业。小城市的私营企业如不开出高薪,都很难招到理想的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即便偶尔招到几个,一旦业务成熟,也会辞职走人去大城市发展。

对于大城市来说,担心的不但是大学生人才问题,而且是人才能不能留得住的问题。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能不能留得住。要知道,无论在哪个国家,创新型人才都是高端人才,是稀缺资源。根据社科院大学课题组的研究,一个普通本科班级,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比例大概在15%。与此同时,985院校的本科生具有创新品质的比例大概在30%,211院校的本科生具有创新品质的比例大概在20%。男生的创新意识是女生的3—4倍。

而这些调查中最终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流向特大城市的比例分别为50%、90%、70%。也就是说,具有创新品质的大学生的绝大多数就业的去向都是特大城市北上广深,接受创新机会的挑战。

此外,虽说都是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但大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争夺战,必然体现在人才争夺战之上。因为一般人口的迁徙动能是严重不足的,即便偶有出来打工,最终大多并不能融入城市。传统集体经济里地方农村户口所提供的福利是大城市无法比拟的。光一个宅基地以及宅基地建房权,就足以让农民工叶落归根、返回故土。城市规模增长的主要途径还是年轻人,也就是大学生人才。这些大学生人才由于未来婚姻以及子女教育的原因,必须融入就业成立家庭落户所在城市,带来城市实实在在的人口增长。而要能吸引大学生选择留下来,是目前我国各大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做的事情。所以,这几年,各个大城市出台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抢人大战政策”是目不暇接,互相争着让利以提高城市的人才吸引力。

2.2.3财力困境

由于我国的地方创新驱动大多由地方政府发起,各个地方政府都在花重金投入在交通、设施、创新平台、各种创新孵化器上,这就导致地方创新环境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引进、创新竞争优势地位,极大地依靠着地方财政支持。

在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地方财力。对于一些特大型城市,由于具有规模效应,边际成本呈现下降趋势。同时,超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充足又会带来大量人才的吸附,这种吸附全国年轻人才的局面继而又会导致超大城市的土地出现溢价现象,而在当前我国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策前提下,就意味着超大城市会获得超额土地垄断收益。这种超额土地垄断收益直接形成了地方财政收入,改善地方财政状况。最终改善地方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提高创新力。

超大城市,特别是我国的直辖市,完全就是以一个省的财力来发展一个城市的模式。这种状况下的超大城市创新力超强具有天生的必然性。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百万以下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大多是执行跟随战略,并不寻求全面的创新驱动。跟随发展战略总体成本要低得多,由于没有创新的压力,中小城市可以随时作为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产业升级的梯度转移的承接方,接受一些劳动密集型、环境消耗型、能源消耗型的产业,分别以劳动、环境、能源等要素为承受对价接受相关企业,获得经济增长以及就业创造的新动力。如此看来,中小城市的创新的财政压力并不大,甚至有些小城市压根就没有创新的动机,自然谈不上创新的财政开支。小发展,小创新足矣 ;大发展,务求大的创新突破。不想发展,无须创新,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每天因循守旧过一天。

介于超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之间的大城市的创新的财政压力与困境并存。一方面是大城市发展的压力导致大城市也迫切需要创新提供发展动力,大城市必须走创新驱动战略。另一方面,要实现创新经济的增长效应,就要为创新经济提供相应的条件,打造出创新经济的优越环境。这些对于相关大城市来说就构成了重大财力约束。对于一些产业基础薄弱、营商环境较差或者面临主导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而言,其压力就更大。如何在财力基础不够的情况下,发展创新经济,就是一个特别需要技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