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克效应:需要警惕的48种错误思维
- (美)大卫·麦克雷尼
- 2035字
- 2021-08-31 11:47:05
10.达克效应
误解:你可以预测到自己在任何情况下的表现。
真相:你往往不善于评估自己的能力以及复杂任务的难度。
想象一下,你非常擅长某种游戏。任何游戏都可以——国际象棋、街头霸王(日本任天堂公司在1987年发布的经典街战系列游戏)、扑克。你经常和朋友们玩这个游戏,而且你总能赢。你打游戏打得那么好,你便开始设想你能够在比赛中赢得冠军。你上网寻找到下一届地区锦标赛在哪里举办,你付了参赛入场费,然而在第一轮中就被打败了。事实证明你没有那么聪明。一直以来,你以为自己是最棒的,但其实你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这就是达克效应,它是人类本性的一种基本要素。
想想过去几年YouTube(一家美国视频分享网站)上的明星们吧——他们拙笨地弹着乐器,演唱着跑调的歌。这些表演非常糟糕,然而这些人并不是有意为之,也不是在自嘲。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表演真的很糟糕,你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自己放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世界舞台上。问题是,他们并不认为全世界的观众会比他们身边的朋友、家人和同龄人更有见识。正如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曾经说过的那样,“在现代世界里,愚蠢的人自以为是,而聪明的人充满怀疑”。
“达克效应”催生了《美国达人秀》和《美国偶像》等节目。在当地的卡拉OK酒吧里,你可能是全屋子最好的歌手。但是若是放在全国来看呢?情况就并非如此了。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拥有气候科学或生物学学位的人不上网讨论全球变暖或进化论?你对一门学科知道得越少,你就越不相信你还有更多应该学习的东西。只有当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你才会开始认识到你还不具备独占鳌头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这些都是较为笼统的说法。经济学家罗宾·汉森(Robin Hanson)在2008年指出,“达克效应”在美国大选临近时已经成了一个流行的口头禅,因为它有助于将对手描绘成白痴。
创造“达克效应”这个术语的实际研究,是由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和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于1999年左右在康奈尔大学进行的实验中完成的,所以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他们让学生参加关于幽默感的语法和逻辑测试,然后报告他们认为自己的分数有多高。有些人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有些人知道他们不擅长幽默,他们的估计也是正确的。另一些人有一种直觉,他们比大多数人更擅长讲笑话,并且这种想法得到了证实。所以,有时候真正擅长某件事的人是很清楚的,可以准确地预测他们的分数,但并不总是这样。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你不太善于估计自己的能力。
最近的一些研究试图反驳邓宁和克鲁格的那种非黑即白的预测——即缺乏技能的人是最不了解自己无能这一点的。波森(Burson)、莱瑞克(Larrick)和克雷曼(Klayman)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完成较为容易的任务时,人们会产生积极的偏见,表现最好的人在估计自己的能力时是最准确的,但在完成最困难的任务时,人们会产生消极的偏见,表现最差的人在估计自己的能力时是最准确的”。
所以,当你实际上表现得很平庸时,“达克效应”并不总是会让你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实际情况是,你掌握的技能越高,你练习得越多,你积累的经验越多,你就越善于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当你努力提高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更好地理解你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努力。你会渐渐看出其中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你会寻找你掌握的那门手艺的高手,跟他们作比较,从而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而相反,你掌握的技能越差,你练习得越少,你积累的经验越少,你就越不善于在某些任务上与他人进行比较。跟你差不多的人一般不会指出来,因为他们知道的并不比你多,或者是他们不想伤害你的感情。你比新手好不了多少,会让你把自己看作是废物。查尔斯·达尔文说得非常好:“无知比知识更容易带来自信。”无论是弹吉他、写短篇小说、讲笑话还是拍照,不管是什么,业余爱好者更有可能认为自己是行家,但的确不是真正的专家。教育是学习你不知道的东西,同时也是找到你所要做的事情。
最近大量涌现的真人秀节目就是“达克效应”的一个非常好的实例。这个糟糕透顶的行业都在依靠一件事情,让那些有吸引力但没有才能的人相信他们实际上是天才导演。真人秀明星周围的泡沫是如此之厚,他们可能永远无法逃脱。在某种程度上,观众也是这些闹剧的一部分,但处于悲剧中心的人们对此却毫无察觉。
当一个人从新手到业余爱好者,再到行家,再到大师,每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很难辨认。你前进得越远,再进一步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然而,从新手到业余爱好者的转变速度很快,此时就会受到“达克效应”的影响。你认为付出同样多的练习可以让你从业余爱好者变成行家,但事实并非如此。
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经历“达克效应”。对自己诚实,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并不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会让人有种无力的感觉——你必须努力克服这些情绪才能使得自己振作起来。从情感光谱角度来看,“达克效应”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躁狂抑郁症正好相反。
不要让“达克效应”的阴影笼罩着你。如果你想在某件事上做得很好,你必须不断练习,然后你必须向那些一生都在做这件事的人学习。把自己与那些大师们作比较和对比,永远抱有谦卑的态度,不断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