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捭阖第一

【提要】

尹知章曰:“捭,拨动也。阖,闭藏也。凡与人言之道,或拨动之令有言,示其同也;或闭藏之令自言,示其异也。”捭即开,阖即闭。捭阖,即大开大合,大启大闭。纵横捭阖,并非像尹知章所论仅仅是针对游说方法而言,它是战国策士们立身处世、说诸侯、干人主、掌机变、握形势的总原则,是《鬼谷子》的中心思想。

捭为阳,阖为阴。捭阖之道,即阴阳法则。《鬼谷子》认为,游说人主,掌握形势,操纵政治风云,处理社会事务,必用捭阖之术、阴阳之道。或开启之,拨动之,促其发展变化,并在其发展变化中因势而利导之,实现自己的既定决策,此为用阳;或闭藏之,压抑之,令其停滞,使其转化,以更好地把握形势,使事物按照我们的意向发展,此为用阴。阴阳之道,就是在处理事物时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促其发展转化,而使我们从中获利。

阴阳,本是一种古老的认识观念,在其发展中逐渐成为一种哲学范畴。春秋战国时期,它又发展成一种颇为活跃的哲学流派——阴阳派。阴阳派中的一部分人比较注意研究天道自然,于是出现了邹衍等人的“大九州说”和“天人感应!祥论”;其中的另一部分人比较注重研究人事社会,将阴阳理论特别是阴阳转化法则用于社会政治斗争和处理人际关系,于是出现了《鬼谷子》游说人主、立身处世的捭阖之术。

【原文】

粤若稽古〔1〕,圣人之在天地间也〔2〕,为众生之先〔3〕,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4〕,知存亡之门户〔5〕。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眹焉〔6〕,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7〕。变化无穷,各有所归〔8〕: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故圣人守司其门户,审察其先后〔9〕,度权量能〔10〕,校其伎巧短长〔11〕

【注释】

〔1〕粤:句首语助词,表庄重。  若:尹知章曰(以下简称“尹曰”):“顺。”沿着。此指上溯。  稽:尹曰:“考也。”考察。

〔2〕圣人:《鬼谷子》中出现的“圣人”有两种含义,一种指古代有所贡献、有所创见的大智大勇之人,一种指当代精于纵横权术的游说辩士,与儒家所说的“圣人”有别。此句中的“圣人”是指前一种含义。

〔3〕众生:万物生灵。此特指民众。  先:先知先觉,能够预测事物发展动向,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人。

〔4〕命物:尹曰:“阳开以生物,阴阖以成物。生成既著,须立名以命之也。”即抓住事物本质,表述事物名称和性质。

〔5〕存亡之门户:指世上万事万物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

〔6〕眹:《类篇》曰:“目兆也。”即可以观测到的事物发展征兆。

〔7〕其道一也:尹曰:“莫不背亡而趣存,故曰其道一也。”即言自古至今,圣人的做法、目的都是一样的。

〔8〕各有所归:尹曰:“变化无穷,然有条而不紊,故曰各有所归。”即言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

〔9〕先后:此指事物发展过程。

〔10〕权:权变。此指事物可以妥协、可让人入手变动其发展方向的成分。  能:能力。此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变性,从而按自己的固定轨迹运行的能力。

〔11〕伎巧:即技巧。“伎”、“技”古通,《尚书·秦誓》:“无他技。”《经典释文》:“技亦本作伎。”技巧,此指事物应变能力。

【译文】

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历史吧。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圣者生活在人世间,之所以成为芸芸众生的先知先觉的导师,是因为他们会观测世界上万事万物的阴阳变化,并能揭示它们的本质属性,给它们立一个确定的名号,还能够洞晓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灭亡的关键所在。他们追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历史过程,预测它们的未来结局,洞察世人的心理特征,观察世上事物、人事的发展征兆,从而把握其关键所在。所以,圣智之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从古到今,遵循的规律都是一样的(即莫不以趋利避害为目的,莫不以把握事物关键为解决问题入手处)。由此而论,世间事物虽然变化无穷、纷纭万端,但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规律:或者以阴为主导,或者以阳为主导;或者以柔为特征,或者以刚为特征;或以开放为特点,或以闭抑为特点;或者松弛不固,或者紧张难入。圣智之人在处理世间事物时,总是发现事物规律,把握事物关键,考察事物的发展过程,研究事物可变性和不变性以及事物应变能力的强弱,有的放矢地处理问题。

【原文】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1〕,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2〕。审定有无〔3〕,以其实虚〔4〕,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5〕。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6〕,以求其实,贵得其指〔7〕。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8〕,或阖而闭之〔9〕。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10〕。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11〕。离合有守〔12〕,先从其志〔13〕。即欲捭之贵周〔14〕,即欲阖之贵密〔15〕。周密之贵微〔16〕,而与道相追〔17〕。捭之者,料其情也〔18〕;阖之者,结其诚也〔19〕。皆见其权衡轻重〔20〕,乃为之度数〔21〕,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22〕。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内之〔23〕。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

【注释】

〔1〕仁义有差:仁义有差等。  差:不同。

〔2〕无为:指无为之道。《鬼谷子》所说的“无为之道”与老庄的清静无为之道不同,它是指顺应自然之性而拨动之、因势而利导之的一种处世之道。  牧:治理,处理。

〔3〕有无:有无之数。此指世人的品质底细。

〔4〕以:因,依据,凭着。

〔5〕见:发现。

〔6〕微:暗中。  排:排察。

〔7〕指:同“旨”,旨意,主旨。

〔8〕示:启示,启发。此指启发对方让他敞开思想。

〔9〕闭:闭藏。此指使对方控制感情。

〔10〕异:与“同其情”之“同”为互词。同其情,即考察对方感情上与我们的同异点。异其诚,即考察对方诚意如何。

〔11〕原:追源,考察。

〔12〕离合有守:认识有差距。离合,原指二人相离或相逢,此指认识差距。守,原指各距一方,此指有距离。

〔13〕从,同“纵”,纵容,放纵。“从”、“纵”古今字。

〔14〕贵:以……为贵,此处意为“首先要”、“关键是”。

〔15〕密:与上句之“周”为互词,皆周密之意。

〔16〕微:微暗,不露声色。

〔17〕道:此指阴阳之道,即变动阴阳,因势利导而处理事物的方法。  追:相随,相合。

〔18〕料:考察,估量。

〔19〕结:尹曰:“谓系束。”系束,即控制、掌握之意。

〔20〕权衡轻重:此指处理事情的谋略与措施。权,秤锤。衡,秤。权衡可以称物,引申为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措施。

〔21〕度数:度量,准则。

〔22〕自为之虑:此指自己另外谋划决策。

〔23〕内:接纳,吸收。“内”、“纳”古今字。

【译文】

世人中有贤良者,有不肖者;有智识之士,有愚暗之辈;有勇敢者,有怯懦者;有仁人君子,有苟且小人……总之,人们的品行千差万别,素质千模百样。所以,要针对不同的人品素质,采取不同措施。对某些人可以开导,对某些人可以压抑;对某些人可以擢用,对某些人可以黜退;可以让某些人富贵,可以使某些人贫贱。总之一句话,要顺应人们的自然品性去分别对待他们。(要起用一个人,)首先要摸清他的品质如何,摸清他的真假虚实,顺从他的嗜欲愿望,去发现他的志向意图。并要暗中排察他的言语,或启导他,或控制他,以侦知他的真情实意,以明了他的性格主流。即对他使用捭阖之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或开导他给他以启示,或压抑他使他控制自己。开导、启发他,是为了让他畅所欲言,以考察他在感情上与我们有无距离;压抑、控制他,是为了观察他的反应如何,以了解他对我们的诚心大小。考察某人可用不可用,还要查明他的谋略计划的优劣以及同我们的谋略计划的差距大小。若同我们的谋略计划距离较大,先纵容他,让他照自己的意志去办(而我们暗中做手脚)。就是说,使用捭阖之术,离不开暗中谋划。当然,这种谋划要周密。若要谋划周密,首先行事要微暗,要不露声色。这样做,就与阴阳之道暗合无隙了。(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或开启引导他,估量出他的情怀;或压抑控制他,摸准他的诚心。还要知道他的谋略措施。(掌握了这三件事,我们就可以区别对待了。)若他品行可用,对我们真诚无二,而且谋略措施得当,与我们距离较小,合乎我们的准则,我们就可以擢用他,帮他完善谋略措施;若对方品行低劣,对我们不忠,而且谋略措施失当,与我们距离较大,不合我们的准则,我们便抛开他,自己另作谋划,重新决策。总之,对人使用捭阖之术时,或者开导他帮他完善决策,或启发他让他吐露决策以便被我们吸取;或抑制他以便于我们顺利起用他,或抑制抛弃他而不用。这就是捭阖之道。

【原文】

捭阖者,天地之道〔1〕。捭阖者,以变动阴阴四时〔2〕,开闭以化万物〔3〕。纵横反出〔4〕,反覆反忤〔5〕,必由此矣。捭阖者,道之大化〔6〕。说之变也〔7〕,必豫审其变化〔8〕,吉凶大命系焉〔9〕。口者,心之门户也〔10〕。心者,神之主也〔11〕。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12〕。故关之以捭阖〔13〕,制之以出入〔14〕。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15〕。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16〕。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17〕。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18〕。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19〕。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20〕。故与阳言者依崇高〔21〕,与阴言者依卑小〔22〕。以下求小〔23〕,以高求大〔24〕。由此言之,无所不出〔25〕,无所不入〔26〕,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27〕,可以说国〔28〕,可以说天下。

【注释】

〔1〕天地之道:即阴阳之道。天为阳,地为阴。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此指自然秩序。

〔3〕开闭:即捭阖。

〔4〕纵横反出:即阴阳的具体表现。纵与横,反(返)与出,都是对立的事物,可用阴阳来区分。

〔5〕反覆反忤:亦为阴阳的具体表现。

〔6〕道之大化:阴阳之道的关键所在。

〔7〕说之变:指游说中的某些变化。

〔8〕豫:预先。“豫”、“预”古通。《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说苑·建本》“豫”作“预”。

〔9〕吉凶:此指游说成功或失败。  大命:此指游说目的。

〔10〕心:指内心思想。

〔11〕主:主使,主持。

〔12〕出入:此指表现、表述。

〔13〕关:此指控制。

〔14〕制:制约。

〔15〕阴阳其和,终始其义:尹曰:“开闭有节,故阴阳和。先后合宜,故终始义。”杨慎曰(以下简称“杨曰”):“一阴一阳则道体现,一捭一阖则事机成。终始其义,终事始事,以捭阖之意行之。”按:终事始事的要义所在,是明了阴阳调和之理。

〔16〕故言长生……曰始:尹曰:“凡此,皆欲人之生,故曰始,曰阳。”按:始为乾,乾为阳,故“始”“阳”并言。始即初始、出发点,引申为人生行动的目的所在。即言上述长生、安乐、富贵等事物都是人生所追求的东西。

〔17〕故言死亡……曰终:尹曰:“凡此,皆欲人之死,故曰阴,曰终。”按:终为坤,坤为阴,故“终”“阴”并言。又,《玉篇》:“终,穷也。”穷急困窘,是人所不欲,是人生的忌讳。

〔18〕善:此指善言。善言为阳。

〔19〕恶:此指恶言。恶言为阴。

〔20〕阴阳:此指阴言和阳言。

〔21〕崇高:崇高之言,即上述阳言。

〔22〕卑小:卑下之言,即上述阴言。

〔23〕下:卑下的阴言。  小:此指小人。

〔24〕高:崇高的阳言。  大:此指君子。

〔25〕出:此指被策士、说客们启发。

〔26〕入:此指听从游说策士的话。

〔27〕家:原指大夫采邑。此指封有采邑的大夫。

〔28〕国:此指据有一国的诸侯。

【译文】

捭阖之术,以阴阳之道为主旨。捭阖,就是变动阴阳,干扰自然顺序,就是用开闭之法去促使万事万物变化、转化。纵和横,返和出,反和覆,反与忤,都是事物阴阳的具体表现,都可以用阴阳来区别、说明它们。(反过来讲,)使用捭阖之术使事物转化,正是阴阳之道的关键所在。游说过程中的一变一化,都出自捭阖之术,所以要预先审知捭阖之术的阴阳法则,这是游说能否成功,游说目的能否达到的关键。人嘴,是表达内心思想的机关。内心思想,又是由人的神气来主使的。志向与意愿,喜好与欲求,思念和焦虑,智慧和谋略,都是由嘴这个机关表露出来的。所以,应该用捭阖之术来调控人嘴,应该用开闭之法来调整人嘴。使用捭术,就是让对方开口,让对方说话,这就是阳道。使用阖术,就是让对方闭口,让对方沉默,这就是阴道。懂得了阴道和阳道的交替使用,就能够懂得“终”和“始”的意义了。我们把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等归为阳类事物,把它们称作人生向往。我们把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等归为阴类事物,把它们称作人生忌讳。那些效仿、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向往型语言”,是说可以用这类美好的语言去说动对方进行某事。那些效仿、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说辞,可以叫作“人生忌讳型语言”,是说可以用这类令人厌恶的语言去威胁对方中止他的阴谋。游说中运用捭阖之术时,先用阴言和阳言去试探对方(以确定对方是喜欢阴言还是喜欢阳言)。跟喜欢阳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阳类事物的崇高语言为主;与喜欢阴言的人论谈时以使用涉及上述阴类事物的卑下语言为主。这样,我们用卑下的阴言去打动小人,用崇高的阳言去说服君子。因此可以说,(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就没有探测不到的真情,就没有不听从我们决策的人,就没有不能说服的人。(用捭阖之术去游说,)可以说动每个人,可以说动每个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说动每个诸侯国的君主,可以说动天下的霸主。

【原文】

为小无内〔1〕,为大无外〔2〕。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3〕。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还终阴〔4〕,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5〕。以阴静者,形相成也〔6〕。以阳求阴〔7〕,包以德也〔8〕。以阴结阳〔9〕,施以力也〔10〕。阴阳相求〔11〕,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12〕,是谓圆方之门户〔13〕

【注释】

〔1〕无:通“毋”,不要。

〔2〕为小无内,为大无外:这两句表现了《鬼谷子》处理事情时的辩证思想。

〔3〕益损……御其事:尹曰:“以道相成曰益,以事相贼曰损,义乖曰去,志同曰就,去而遂绝曰倍,去而复来曰反。凡此不出阴阳之情,故曰皆以阴阳御其事。”

〔4〕还:还返,再生。高金体曰(以下简称“高曰”):“旨合阴阳。”

〔5〕德:内在本质,自身规律。

〔6〕形:外在形态。

〔7〕求:寻求,达到。

〔8〕包:包容,规范。

〔9〕结:连接,引申为辅加、辅助。

〔10〕施以力:施以外力,由外去影响内。

〔11〕相求:互相需求,相互辅助。

〔12〕先:此指既定法则。

〔13〕圆方:此指世上的有形事物和无形事件。圆,以喻无形。方,以喻有形。

【译文】

从小处入手处理问题时,不要光盯着事情的内部;从大处着眼处理问题时,不要仅仅注意事情的外部,要有辩证观点和全局眼光。益损、去就、倍反等,都是阴阳之道的行为表现。阳道以动为特征,故以进取为主要表现形式;阴道以静止为特征,故以闭藏为主要表现形式。阳动必然显现,阴止必然潜藏。阳道超过了极限就成为阴道,阴道超过了极限就变为阳道。用阳道去拨动事物,是为了让它按自身规律发展;用阴道去安定事物,是为了让它巩固自己的形态。用阳道去统括阴道,就要用内部规律去规范外在形态;用阴道去辅佐阳道,就要用外在形态去影响内在本质。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其用,集中体现在捭阖之术上。这就是天地自然界以及人世社会中的阴阳之道,这就是游说人主的根本原则。它是万事万物的既定法则,是一切有形之物和无形之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