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
- 柳肃
- 4647字
- 2021-09-03 16:31:45
二、皇权思想与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政治因素所占比重之大,是全世界古代各国家、各民族中少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是一种现实理性型的社会形态,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宗教型社会形态不同。例如西方古代长期受宗教文化影响,宗教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政治上教权高于皇权,文化艺术甚至科学技术都必须服从于宗教。因此,西方古代社会历来是宗教建筑高于一切,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庙到中世纪的教堂,欧洲历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宗教建筑。世俗权力服从于宗教权力,皇权服从于教权。直到文艺复兴以后,皇权和世俗权力才得以加强。在十六七世纪法国的夏宫、卢浮宫、凡尔赛宫等一批皇宫建筑出现之前,欧洲几乎没有一座特别著名的皇宫,最宏伟的建筑都是宗教建筑,如神庙和教堂。
在中国古代,政治形态在世俗社会中始终占据统治地位,任何朝代都是政治权力高于一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过宗教权力高于皇权的情况,因此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重要、最宏伟的建筑一定是皇宫,如秦朝阿房宫,汉朝未央宫、长乐宫,唐朝太极宫、大明宫以及明清紫禁城,等等。它们中的多数已经烟消云散,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但时至今日却仍然不断地出现在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之中。中国历史上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虽然数量多,保存下来的也不少,但其规模、名声以及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力,都远不能与宫殿建筑相比。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皇宫就代表着那个时代,阿房宫就代表秦朝,大明宫就代表唐朝,北京紫禁城就代表明朝和清朝。而在欧洲,却是以宗教建筑作为代表,如帕提农神庙就代表着古希腊,巴黎圣母院就代表着法国的中世纪,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就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等等。中国古代的都城一定是以皇宫为中心,地方城市也以官府衙署为中心,西方古代的城市则一定是以大教堂为中心(图1-2-1、图1-2-2)的。这就是中国和西方政治和宗教的不同关系在两部不同的文明史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政治因素首先表现在城市和皇宫的规划方面。古代城市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城市,这类城市一般是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例如河流、道路经过的地方),由于商业集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另一类是由人工规划建成,这类城市一般是都城或其他政治文化中心。尤其是都城,中国古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大多改换地方,重新建都,于是就要重新选址,重新规划。例如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都曾是多个朝代建都的地方,然而每一次建都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也往往是异地重建。例如长安(西安),汉代的长安、唐代的长安和今天的西安都不在同一个位置上(图1-2-3)。又如北京,元朝建都于北京,称为“大都”。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元大都被废弃。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重建北京城,城址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向南移。虽然很大一部分与元大都重合,核心的皇宫位置也与元大都皇宫重合,但是毕竟元大都已毁,明朝北京城等于是完全重建。清朝入关倒是没有破坏明朝的北京城和皇宫,基本上是全盘接收,适当加以改造、修复、利用。
图1-2-1 中国城市以宫殿、衙署为中心(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图1-2-2 西方城市以教堂为中心(意大利佛罗伦萨,城市中央最高的建筑是佛罗伦萨大教堂)
图1-2-3 陕西西安城址变迁
因此,中国古代的都城总是在不断地重新规划、重新建造。都城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皇宫又是国家最高权力所在,所以都城和皇宫的规划首先要体现的就是政治因素。中国古代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宫殿的建造,历来都非常重视,希望以此来表达政治权力和社会的理想,每一次规划都要组织朝廷史官及文人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和考证,尤其是在皇宫建筑的规划设计时特别注重考证。在中国古代各朝各代记录朝廷事务的《会典》《会要》之类的典籍中,关于都城皇宫的规划过程及其历史考证的记载都很详细,因为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建设工程技术问题,实际上都是政治问题。
图1-2-4 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唐长安城平面图)
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中轴线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之所以首先考虑中轴线,是因为皇宫总是处在主轴线上。不论是在中国古代最早论述城市规划制度的《考工记》中,还是在历朝历代实实在在的城市规划中,都明确地体现了这一基本的原则。确定了主轴线也就确定了皇宫的基本位置,虽然在不同的朝代,皇宫在轴线上的位置有所不同,但皇宫总是处在中轴线上。例如唐长安皇宫处在中轴线北端(图1-2-4),元大都(北京)皇宫在中轴线南端,明清北京皇宫处在中轴线中央。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布局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皇宫紫禁城处在中轴线的中段,皇宫的大门是午门,午门南面是端门,端门南面是天安门,天安门南面是大前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改称中华门),大前门南面是前门大街,前门大街一直往南,直到最南端,便是北京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回过头往北,从紫禁城出北门神武门,正北边是景山,景山山顶正中有一座知春亭,穿过景山知春亭再往北,中轴线上有钟楼、鼓楼和鼓楼大街。从南到北一条笔直的中轴线纵贯北京城,皇宫处在中轴线的中段,而皇宫的中心又是皇帝上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另外,都城南边有天坛,北边有地坛,东边有日坛,西边有月坛,四方拱卫,天下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表达得非常明确(图1-2-5)。
图1-2-5 北京四坛
都城以皇宫为中心,地方城市则一般以衙署为中心。翻开各地的地方志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地方城市虽然没有都城那样完整的规划,没有那样规整的中轴线,但是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衙署(府衙、州衙、县衙)处在城市中心位置,这一点也足以体现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政治性因素。
不仅城市的规划有着明确政治性的规划制度,皇宫的规划更是有着详细的定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前朝后寝”“五门三朝”“左祖右社”等规定。所谓“前朝后寝”,是指皇宫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面的区域被称为“朝”,是皇帝朝会群臣处理政务的场所;后面的区域即人们常说的“后宫”,被称为“寝”,是皇室及宫女、太监等宫中人员居住生活的场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前面是工作区,后面是生活区”。这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习惯,一般情况下皇后是不能去前朝的。所谓“垂帘听政”,体现的也是一种象征意义,因为女性是不能去前朝的,要去也得象征性地挂一道帘幕,表示没有直接到前面去。今天北京故宫紫禁城就是以乾清门为界线,拉开一条长长的隔墙,把整个紫禁城分割成前后两个区,即“前朝”和“后寝”(图1-2-6)。辛亥革命成功后,当时革命党和清皇室达成协议,皇帝主动退位,革命党优待皇室。优待的政策是允许退位的皇帝溥仪和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们继续住在紫禁城内,但是规定他们只准在后宫中活动,不准越过乾清门。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象征,只在后宫活动,不越过乾清门进入前朝部分,就等于只是生活,没有政治了,由此可见建筑的政治性意义。
图1-2-6 “前朝后寝”(北京紫禁城乾清门)
所谓“五门三朝”,是古代宫殿制度规定皇宫前面要有连续五座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即五座门分别为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而皇帝的朝堂要有三座,分别为外朝、治朝、燕朝。在今天北京故宫中相应的“五门”就是大清门(明朝叫大明门,民国改称中华门,1976年拆毁)、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朝”即故宫中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图1-2-7)。这三座殿堂分别有不同的功能,太和殿相当于“外朝”,是皇帝朝会文武百官和举行重大典礼仪式的场所;中和殿相当于“治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之前临时休息的地方,有时也在这里处理一般朝政,每届科举考试中最后皇帝亲自主考、钦点状元的殿试也是在这里举行;保和殿相当于“燕朝”,是皇帝个别会见朝臣、处理日常朝政的场所,点状元的殿试有时也在保和殿里举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太和殿,它是皇宫中最重要的殿堂,皇帝的登基大典必须在这里举行,太和殿里的皇帝宝座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图1-2-8)。
图1-2-7 故宫三大殿中的中和殿、保和殿
所谓“左祖右社”,是指皇宫的左边是祭祀祖宗的祖庙,右边是祭祀社稷的社稷坛。中国人是一个重视祖先的民族,祭祖是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历史传统,皇帝也不例外,而且要做全国人民的表率,要把祭祖宗的祖庙建在皇宫旁边最重要的地方。《礼记》中说:“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礼记·曲礼下》)。祭祖宗的地方比居住的地方更重要。祭社稷也是如此,“社”是指社神——土地之神,“稷”是指稷神——五谷之神。中国古代是农业国,皇帝必须隆重地祭祀社神和稷神,“建国之神位,右社稷而左宗庙”(《礼记·祭仪》)。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考工记》中,正式确定了王宫规划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制度。在今天北京故宫的布局中我们还能完整地看到“左祖右社”的痕迹——天安门的东边是太庙(皇帝的祖庙叫“太庙”),即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天安门的西边是社稷坛,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图1-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左右”,是按照皇帝坐在皇宫中坐北朝南的方位,即他的左右。当我们站在天安门外,面朝皇宫里的时候,左右就正好反过来了。中国古建筑所说的“左右”都是这样看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或在人们的座位次序排列中,左右关系是有着等级地位的差别的。
图1-2-8 故宫太和殿中的皇帝宝座
图1-2-9 北京故宫“左祖右社”的布局
“前朝后寝”“五门三朝”“左祖右社”等一系列关于皇宫规划的制度,目的都是为了突出皇权意识,用建筑来表达社会政治观念。
不仅城市规划突出政治的因素,就连建筑群的布局规划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和西方古代建筑的一个区别,也是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西方古代建筑重单体,重立面;中国古代建筑重群体、重平面。西方古代的建筑基本上都是独立的,不论是神庙、教堂、宫殿,还是其他公共建筑,都是一栋一栋独立的。中国古代建筑则基本上都是群体组合,因为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庭院,几栋建筑围合成一个庭院,若干个庭院组成一个建筑群。在中国的古建筑中,除了一些风景名胜和园林等地方有一些孤立的亭台楼阁作为风景点缀以外,其他的建筑基本上没有一栋是独立的。宫殿、寺庙、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直到人们居住的民居、住宅,都是庭院组合的建筑群。西方建筑注重的是单体建筑的立面造型,柱子、墙面、屋顶的雕刻装饰等,强调的是个性;中国建筑注重的是平面布局和建筑群体的组合,立面造型则没有很多特色,强调的是共性(社会性)。在庭院布局和建筑群的组合方面,中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宫殿庙宇前的大庭院,宽阔的大空间,庄严宏大的仪式场面;住宅书楼内的小庭院,狭窄的小空间,静谧安宁的个人天地。按照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精神需要来组合建筑、布置庭院,这是中国建筑最精彩、最具魅力的特色,我们甚至可以说庭院就代表中国建筑。
中国的庭院和建筑群绝不只是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而且是有精神功能的。一个建筑群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中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一个建筑群里面也是一样,有中心的建筑、主要建筑,它一定是最高大、最宏伟的,处在建筑群的中心位置,也有附属建筑。皇宫建筑群一定是以皇帝上朝的殿堂为中心,其他建筑围绕在周边;佛教寺院以如来佛所在的大雄宝殿为中心,周围环绕有观音殿、文殊殿、弥勒殿、天王殿等;道教宫观以玉皇殿或三清殿为中心,周围分布灵官、城隍、关帝、地藏等各路神仙;祠堂建筑以供奉祖宗牌位的正堂为中心;书院建筑以宣教的讲堂为中心;就连老百姓的民居住宅也是以家长居住的正房为中心,儿孙下人们居住的厢房、耳房、后房等分布于前后左右。一个建筑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建筑群的布局就是社会结构的体现,有主有次,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