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
生态脱贫——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项目背景

在我国,贫困地区多分布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越是脆弱的地区越容易陷入贫困。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总是对立的,经济发展总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二者是“零和关系”。但要使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必须打破死循环,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思路。如何不破坏生态,充分利用生态,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是帮助贫困地区脱离困境的重要方向。

项目理念

依托“蚂蚁森林”平台,在人人参与生态保护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就业及产业发展。在4年多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从植树造林、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升级到建立公益保护地和生态经济林两种生态脱贫新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法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通过金融、电商、社群等平台的跨界整合,以及线上线下的同步互动,带动用户和品牌共同参与,让生态价值转化为贫困地区老乡兜里的“真金白银”,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在中西部地区开展“蚂蚁森林”植树造林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工作,创造种养护或巡护等绿色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增收。

在生物多样性的贫困地区,建立公益保护地上线“蚂蚁森林”,并通过打造“一县一品”的生态友好型产品帮助提升贫困地区的生态品牌价值,带动增收。

在中西部地区种植既有生态价值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树种,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代表项目

项目一:带动绿色就业

项目介绍:依托“蚂蚁森林”,我们在中西部地区开展植树造林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创造种植养护或巡护等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增收。在蚂蚁森林平台上,用户的绿色生活行为所减少的碳排放量,被计算为虚拟的绿色能量。绿色能量积累到一定值时,就可以在荒漠化地区认领并种植一棵真树,包括梭梭树、沙柳、山杏等。同时,“蚂蚁森林”会陆续增加公益保护地项目,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项目成果:截至2020年10月底,“蚂蚁森林”已带动超过5.5亿人参与,累计碳减排1200多万吨,在荒漠化地区已种下真树超过2.2亿棵,种植总面积300多万亩,累计创造73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带动劳务增收超过1亿元,还吸引了包括公益组织、科研机构、政府、高校、明星、品牌等在内的800多个各类合作伙伴积极参与。因唤醒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在中国成为流行风尚,2019年“蚂蚁森林”获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与应对气候变化最高奖项“灯塔奖”。

项目二:生态经济林

项目介绍:在“蚂蚁森林”的基础上,我们寻找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树种,并遵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寻找匹配的贫困地区种植。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助推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索,我们第一个经济林树种定位为沙棘。将沙棘制作成果汁饮料,通过阿里巴巴网络渠道直接卖给消费者。沙棘生态产品的销售收益将重新注入贫困地区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为良性循环。

项目成果:通过线上销售,2019年取得100分钟销售100万瓶“Ma沙棘”的成绩,2020年销量翻倍。贫困地区的农民采收沙棘的收入,比种地高出5倍以上。

项目三:公益保护地

项目介绍:在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贫困地区建立公益保护地,并在“蚂蚁森林”上线。通过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公益保护地的各项保护工作。同时,基于保护地的先天优质自然条件,发掘并打造生态友好型农产品,通过农产品的销售和生态产业发展,帮助当地贫困户增收。最后,生态品牌所获得的收益将返还产业,持续做基础建设。

项目成果:截至2020年底,我们共建立了12个公益保护地,总计超过370平方公里,带动超过1亿人次参与认领,其中5个保护地落地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平武蜂蜜保护地打造“平武蜂蜜”,原蜜价格提高超过30%;2019年,汪清公益保护地上线仅两个月,累计销售汪清木耳超170万元;截至2020年底,洋县黑米累计销售额超过150万元。


(1) 当地人把沙棘叫作“酸刺”,将采摘带有沙棘果实的枝条称为“打酸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