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编程实验(第3版)
- 吴永辉 王建德编著
- 1236字
- 2021-08-13 17:24:01
3.1 计算递归函数
数学上常用的阶乘函数、幂函数、斐波那契数列,其定义和计算都是递归的。例如,对于自然数n,阶乘n!的递归定义为。按阶乘n!的递归定义,求解n!的递归函数fac(n)如下。
int fac(int n); { if (n==0) return 1; //判断递归边界 if (n>=1) return n*fac(n-1); //处理递归并返回结果 }
显然,递归程序的最大优点是程序简明、结构紧凑。这种直接从问题定义出发编程的方法最便于人们阅读和理解。但问题是,递归过程中的状态变化比较难掌握,效率也比较低。以fac(3)为例,它的执行流程如图3.1-1所示。
图 3.1-1
程序中fac(0)=1称为递归边界。fac(3)→fac(2)→fac(1)→fac(0)称为递归过程,接下来的fac(0)→fac(1)→fac(2)→fac(3)是一个回代过程(fac(0)=1回代给fac(1),fac(1)的值回代给fac(2)……直至求出fac(3)=6)。
类似地,对于自然数n,计算斐波那契数列的函数fib(n)递归定义为,根据递归定义的形式,可写出如下递归函数:
int fib(int n); { if (n<=1) return n; //递归边界 if (n>1) return fib(n-1)+fib(n-2); //递归步骤 }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用递归过程求解递归定义的函数,递归过程可直接按照递归函数的定义结构编写。
2)对于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若能够分解成几个相对简单且解法相同或类似的子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些子问题,则原问题就迎刃而解,这就是递归求解。例如,计算阶乘4!时先计算3!,将3!的结果值回代就可以求出4!(4!=4*3!)了。这种分解–求解的策略叫“分治法”。
3)当分解后的子问题可以直接解决时,就停止分解,可直接求解的子问题称为递归边界。递归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向递归边界靠近,若递归函数无法到达边界,则程序会因栈溢出而失败退出。例如,阶乘的递归边界是fac(0)=1,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边界是fib(0)=0,fib(1)=1。
【3.1.1 放苹果】
把m个同样的苹果放在n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用k表示不同的分法。5、1、1和1、5、1是同一种分法。
输入
第一行是测试用例的数目t(0≤t≤20)。以下每行均包含两个整数m和n,以空格分开,1≤m,n≤10。
输出
对输入的每个测试用例m和n,用一行输出相应的k。
试题来源:lwx@POJ
在线测试:POJ 1664
试题解析
设f(m,n)是m个同样的苹果放在n个同样的盘子里的方法数,对f(m,n)的分析和递归定义如下。
1)n>m:至少有n-m个盘子会空着,去掉这n-m个盘子对放苹果的方法数不会产生影响,即f(m,n)=f(m,m)。
2)n≤m:不同的放法可以分成两类。
·至少有一个盘子没有放苹果,即f(m,n)=f(m,n-1)。
·所有盘子里都有苹果,如果从每个盘子里拿走一个苹果,不会影响方法数,即f(m,n)=f(m-n,n)。
所以,当n≤m时,根据加法原理,放苹果的方法数等于上述两者的和,即f(m,n)=f(m,n-1)+f(m-n,n)。
对f(m,n)的递归边界分析如下:
1)当n==1时,所有苹果都必须放在一个盘子里,所以f(m,n)返回1;
2)当m==0时,没有苹果可放,定义为1种放法,f(m,n)返回1。
递归过程,或者是n减少,向递归边界逼近,最终到达递归边界n==1;或者是m减少,当n>m时,f(m,n)返回f(m,m),最终到达递归边界m==0。
参考程序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int m,int n) //递归函数:计算m个同样的苹果放在n个同样的盘子里的方法数 { if(n==1||m==0) //处理递归边界 return 1; if(m<n) //处理情况n>m return f(m,m); else //处理情况n≤m return f(m,n-1)+f(m-n,n); }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输入测试用例数 while(t--) //依次处理每个测试用例 { int m,n; scanf("%d%d",&m,&n); //输入苹果数和盘子数 printf("%d\n",f(m,n)); //计算和输出m个苹果放在n个盘子里的方法数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