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位与医院重症科打交道的“庄”主不是别人,而是“乐天知命”的潘辰岳。
认识潘辰岳的人对他的这次意外都有些不解:这么一个乐观豁达的人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那平时人们都将心态列为健康第一要素的说法不就不灵了吗?然而,知情人更清楚持这种想法的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只看到潘某心态好的一面,却不知道他嗜酒如命的一面。正是后者让他的生命之舟提前驶进了“阴沟”。
潘辰岳出院后已不能自己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让人推着看“风景”。推轮椅的人自是他的家人。因他老伴已于前年病故,只能由子女轮着推,但子女自有子女的事情,还有各自的家庭要打理,就不得不考虑雇请保姆帮助照料了。
如今的保姆不好请,非但薪资高,服务效果还未必令人满意。这就是李宏他们在建园之初就考虑到要自建养老院的初衷。先前只是设想而没有行动,原因是大家都自认为还不算“老”,潘辰岳的“失蹄”,让大家意识到了组建自我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时需要请人照料的不单是刚出院的潘辰岳,还有姚绮丽的父亲,李宏的母亲等几位失能老人。于是,养老院计划就正式付诸实施了。
鉴于社会上一些养老院克扣费用、虐待老人等乱象,这里的养老院除建章立制外,特聘高素质护理人员,并实行庄园住户轮流值班管理的办法,有效堵塞漏洞,以保障入住者的身心健康。
有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庄园养老院开办不到两个月居然人满为患,因为社会上不少慕名而来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者填满了该院的剩余空间,有些甚至是托关系进来的。真是“无意插柳柳成荫。”李宏他们开展这项服务的本意是解决自身及亲属的后顾之忧,现在倒变成社会服务机构了。
“这样也好,以后这里到什么时候都不会寂寞,可以颐养天年了!”军歌感慨地说。
“说好,也不好。”姚喜民若有所思地插了一句。
“为什么?”姚绮丽好奇地问。
姚喜民看了她一眼,说道:“你想啊,人多是热闹了,但接下来那病痛者的哀嚎和过世者亲属的悲声恐怕也不会少吧?”
“这倒是,”姚绮丽表示认同,但同时又提出:“那还有没有别的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办法当然有。”王钧胸有成竹地说。
“什么办法?”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王钧的脸上。
王钧微微一笑,右手一甩,打开一柄做工考究,扇面题有“清风自来”字样的折扇,说道:“让出这块宝地,另觅新居。”
“那我们这两年投在这里的心血不是白费了吗?”李德海瞪大眼睛,流露出不舍。
“我觉得王钧说得有道理。”黄楚河挺王钧,“我们出让这里,但不远离这里。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不远离我们在院的亲友;二是为我们自己将来的某一天作打算;三是由我们开办的事业也要由我们赓续下去,否则就等于前功尽弃了。”
“好!好!”一直在认真倾听的李宏带连声叫好,并说道:“王钧的点子妙,楚河分析的到位。我同意这么办。“
“诸位说得有道理,我赞成!”马旭东举手表态。
“我们也赞成!”大家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一周后,市民政部门的同志前来办理养老院移交手续,并带来了市里同意在这附近另划一块土地给这里的“原住民”迁居的消息。
李宏他们高兴地相互击掌庆贺。
后顾之忧解除了,这群老友又开始了建设新“桃园”的筑梦之旅......
现实不是桃园,更不是美梦,但心之伟力和辛勤的双手可以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