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 《显微图谱》

马塞洛·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

安东·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Anton Philips van Leeuwenhoek,1632—1723)

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35—1703)

乔治·尼古拉斯·帕帕尼古拉乌(Georgios Nicholas Papanikolaou,1883—1962)

罗伯特·胡克的《显微图谱》里的跳蚤。

眼镜(1284年)、 精子的发现(1678年)、 人体内的“动物园”(1683年)、细胞分裂(1855年)、病原菌学说(1862年)、黑死病病因(1894年)、疟疾病因(1897年)、昏睡病病因(1902年)、涂片检查(1928年)

尽管显微镜在16世纪末就已经问世,但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对复式显微镜(使用了不止一块镜片)的运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里程碑,他制作的这款显微镜被认为是现代显微镜在光学和机械学上的重要先驱。光学显微镜拥有两块镜片,分别是目镜和物镜,其中目镜用于观察,物镜对准样本。显微镜的放大效果,就是这两块镜片共同作用的结果。

1665年,胡克出版了《显微图谱》(Micrographia)一书,书中描绘了一些令人惊叹的显微观察结果,还包括他对从植物到跳蚤在内的多种样本进行的生物学思考。这本书还讨论了行星、光波理论以及化石的起源,激发了公众对显微镜功能的科学兴趣。

胡克是第一个发现细胞,并且创造“cell”(细胞)这个词以描述所有生物的基本组成单元的人。他之所以会创造出细胞这个词,是因为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让他想到了僧侣们所住的小房间(cellulae)。对于胡克的伟大贡献,科学史专家理查德·韦斯特福尔(Richard Westfall)写道:“罗伯特·胡克的《显微图谱》是17世纪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集成了他对矿物、动物和植物世界的观察结果。”

1673年,荷兰生物学家安东·菲利普斯·范·列文虎克在一滴来自池塘的水中发现了活的生物,让人们看到了把显微镜用于医学研究的可能性。此后,列文虎克又发表了关于红细胞、细菌、精子、肌肉组织和毛细血管的图谱(意大利医生马塞洛·马尔比基也观察到了毛细血管)。经过多年发展,显微镜成了研究黑死病、疟疾、昏睡病等疾病病因必定要用到的工具。在细胞研究中,比如通过涂片检查(Pap smear test,这一方法由希腊医生乔治·尼古拉斯·帕帕尼古拉乌发明)来筛查癌变前以及已经癌变的宫颈细胞时,显微镜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1943年涂片检查得到广泛使用之前,宫颈癌是美国女性的首要致死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