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崩溃
  • 姬建东
  • 2435字
  • 2021-07-22 11:58:20

第1章 王者之争

“一战”最大赢家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是一种强制性消费,要维持一场战争,必须有足够的弹药、补给,要解决几十万、几百万人的吃喝拉撒睡和战略物资问题。如此,就有了巨大的市场。至于战争的成本,谁是战败者,谁就扛所有的事儿,也就是转嫁危机。战后百废待兴,而战争的胜利者可以享受这个无限的市场。

《凡尔赛和约》实际上是对世界格局的重新划分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凭借经济水平世界第一和战胜国的优势,美国的预期收益最大化是取得世界霸权。众所周知,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实现并不那么容易,一些约束条件最终会制约目标的实现。

美国的约束条件是什么呢?

一是军事实力。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控制着海上主要运输通道的咽喉,“一战”前的海军吨位一直在以第二名两倍的速度发展。战后美国的海军实力仍落后于英国,1919年英国43艘主力舰共102.3万吨,而美国22艘,只有47万吨。在陆军方面,美军在“二战”前数量才刚刚突破15万,这和列强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抗衡。

二是列强之间的博弈。博弈论是经济学学科的一个分支,从博弈论角度看,巴黎和会是一个动态的非均衡博弈,参会各方并不受统一协议的约束,一方采取行动后其他人会伺机而动。想要取得预期收益最大化,必须突破艰难险阻,在博弈中寻找均衡。

军事实力短期内难以实现超越,《凡尔赛和约》是美国在博弈中能够取得的最优解。既然得到了最优解,就可以说美国是“一战”的最大赢家。通过“一战”,美国的收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巨大的市场。战争爆发后,纽约的《太阳》杂志直接指出:“一场欧洲大战似乎可以保证世界经济的未来是属于美洲大陆的,尤其属于北美。”另一家报纸的说法更直接:“欧洲战争对美国制造业获取世界市场是一次极大的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这是从商人到政界精英一致的看法,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和平而体面地征服外国市场是美国合理的雄心壮志。

通过战争,美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增加和开拓殖民地市场两个方面。一方面战争期间大量的军火、粮食和物资的订单接踵而至,造船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外部需求迅速增加,最终促使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出口贸易额和贸易顺差在“一战”期间大规模增长。美国与协约国的贸易额从1914年的8.24亿美元上升到1916年的32.14亿美元,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另外一方面,美国从战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市场的瓜分中获得更多市场。“十四点原则”第二点所规定的“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无非是想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争夺更多的资源,抢占国际市场。第三点所谓“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则更加直接表达了抢占国际市场的诉求。结果也如美国所愿,“一战”后美国代替英国取得了在加拿大的位置;在拉丁美洲以金元外交成功排挤了欧洲资本,使拉丁美洲成为自己的盘中餐;对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则化身天使,假借助人为乐的名义到处推销美元,抢占金融制高点。从1913年到1929年,全球贸易量增长了13%,而美国增加了一倍多。美国在全球市场争夺中成了赢家。

——由债务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表面上看,交战双方比拼的是军事实力,本质上却是以经济实力为支撑。

参战国在“一战”中付出了约2090亿美元的直接代价。[1]参战各国纷纷陷入了债务的泥潭,战争期间,有人花掉大把钞票,有人赚下万两黄金。显然,美国属于后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在欧洲大陆,欧洲各国的工业生产受战争影响或停工停业或大幅减产,而此时没有受到任何战争侵袭与影响的美国化身世界工厂,源源不断的物资向协约国和同盟国输入。参战国的经济几乎崩溃,没有经济来源,只能借钱买物资。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1918年开始,来往于大西洋两岸运送军火的商船舳舻千里,平均每月有100万吨物资从美国运往协约国。买东西是要花钱的,此时参战国的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财政极度困难。没有钱,只能借钱,问题是很多国家连担保都没有。

金融机构向来嫌贫爱富,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所以在美国参战前,参战国只能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的形式向美国居民融资,购买美国的武器,数额也只有40亿美元。美国参战后,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政府为盟国提供军购贷款,美国向全世界打开了欢迎来借钱的大门。

各国也毫不客气,纷纷向美国伸手借钱。拿世界霸主英国为例,战前美国欠英国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50亿美元。1914年时,美国欠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40亿美元的债务。到了1919年,欧洲有17个国家是美国的债务国,共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2]美国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最大的投资国。

——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增。战前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明显。1916年至1921年的五年间,美国的GDP增长率与之前五年比有明显提升,1917年至1921年四年的国民净收入就达到了703亿美元。再来看最能反映经济增长情况的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1914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363亿美元,在没有明显通货膨胀的情况下,191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增长到752亿美元。

国富则民强,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反映到个人身上。1914年至1917年,美国银行存款增加50%,个人储蓄从1914年的40亿美元增长到1918年的115亿美元。

战后,美国逐步在欧洲以及世界的金融体系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美国的自由贸易、货币和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经济实力渗透到世界各地。

20世纪前半叶,世界霸权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和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美国之间实现了一次转移,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则是这种转移的前夜。

弱国无外交,美国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升,国际地位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美国对德国宣战后,先后有17个国家尾随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士气大增,同盟国孤立无援,对战争走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这种分赃会议上,美国虽然还不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却可以与虎豹豺狼分庭抗礼,此时的美国距离霸主地位只有一步之遥……

战争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垫脚石,就像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科学的实际重要性,首先是从战争方面认识到的。”战争让美国感受到被人“掐脖子”的痛,试图突破技术封锁,大力发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