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界向我们提出力所不及的要求时,我们大脑中一块叫作杏仁核的区域就会产生焦虑感。这种感受是完全无意识的反应,它自动生成,不受我们控制。当恐惧感袭来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呼吸加快,心跳也会随之加速。在恐惧和焦虑面前,我们有多种反应方式,在英语中简称“5 个 F”:

1、求助(Flock):指的是我们向信赖的人(例如父母、警察)求助,或者走向人群以寻求“人多势众”的安全感。

2、慌张(Fluster):指的是当感到惊慌时,我们似乎无法进行正常思考,因此会做出一些低级的错误反应(还记得驾照考试吗?)。

3、吓呆(Freeze):指的是当我们像射灯下的兔子一样被逮个正着时,出现的开不了口又迈不开步的反应。

4、逃跑(Flight):指的是我们下意识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现场的反应。

5、迎战(Fight):指的是我们变得焦躁、愤怒、具有攻击性的反应。

杏仁核还兼具记忆存储的功能,有人称它为“恐惧记忆的仓库”。它使我们将强烈的情绪与某些带有负面记忆的场景关联起来,比如恐惧感与黑暗、狗或者牙医。如果不加干预,恐惧的梦魇会将人彻底吞噬,尤其是在身体做出无意识的恐慌反应时,任何劝解都难以让恐惧者相信其实并没什么好怕。

就算是在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大多数幼儿还是会经历一定程度的恐惧或焦虑。对于一些过度焦虑的孩子,要教他们认识并减轻恐惧或焦虑情绪带来的各种不适症状。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较轻松的状态下练习镇定技巧。遇到令人害怕的事情时,对孩子使用技巧克服恐惧的行为给予鼓励与肯定。与其保护孩子,不如教会孩子如何处理恐惧情绪。

教会孩子如何通过放松和形象化的方式来控制自己的恐慌情绪,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应对方法。如果借助这样的方法可以减轻焦虑,并把孩子带到一个更加平静的地方,那就说明孩子已经能成功地控制部分恐惧感了。如果能设法把孩子逗乐,效果还会更好,因为笑声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放松的表现。有研究者认为,人类最早的笑声可能是在一次危险过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时发出的。发自内心的笑会让人放松,能抑制人们面临恐惧时的“迎战还是逃跑”反应,笑能有效地帮助人们(特别是孩子)控制焦虑。当然,我们也不能强迫孩子去笑。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孤独症儿童会难以控制地大笑,这其实是急性焦虑的一种表现。

孤独症谱系障碍孩子几乎每天都会受到焦虑感的困扰,其中阿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焦虑感尤为强烈,普通孩子能够从容应对的问题,却会使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焦虑万分。托尼·阿特伍德(Tony Attwood)[1]对孤独症与焦虑感相互关系的描述实在令人难忘:“焦虑感和孤独症如影随形,随时等待下一次发作。”

研究表明,杏仁核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人的恐惧和焦虑水平异常,这恰恰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普遍特征之一。绝大多数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和成人)存在述情障碍(alexithymia),即在情绪识别方面存在困难。不开心的时候,他们可能无法说清楚自己到底是感到伤心、恐惧还是生气。此外,很多孤独症人士会因感官更为敏感而产生焦虑感,无法忍受某种特定声音或意外噪声是最常见的表现。孤独症儿童看上去警惕性超高,他们长期处于戒备状态。这类孩子大都缺乏应对日常生活的技能。例如,在普通学校里,任何常规的调整都可能导致急性焦虑或恐慌发作,哪怕只是某位信任的老师没来上班,或者火警铃声突然响起。各种压力导致的焦虑感不断累积,孩子很可能最终会做出某种极端反应,可能会冲出教室或教学楼,也可能会变得不合群、易怒、极具攻击性,还可能会找个地方躲起来(据我对学生的多年观察,孩子最喜欢藏在课桌底下)。

神经系统科学指出,想要改变某一行为,必须经过实际训练。举例来说,不能只跟一个人讲怎么开车,必须要有人教他怎么开,而且还要给他时间练习,这样他才能掌握驾驶技能,真正学会开车。同理,孩子也要经过练习,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减轻恐慌感。

孩子在固定活动间隙练习放松技巧,对焦虑情绪的管理效果显著。在恐慌龙的故事里,焦虑感化身成一只小恐龙,这样孩子就能认清相关症状表现,从而学会如何控制恐惧感。给全班同学讲这个故事,还能让孩子们更同情那些焦虑的孩子。同时,本书也希望提醒父母们和专业人士,当孩子因恐惧或焦虑而躲起来时,不要错误地认为,孩子这样做就是为了吸引大人的关注,或者是为了逃避做某件他不喜欢的事情而已。

家长或专业人士可以单独给某一个孩子讲恐慌龙的故事,这样焦虑的孩子就能有机会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本书明确地告诉我们,焦虑感是人人都有的一种情绪,受我们的大脑控制。如何去应对这些情绪,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老师们还可以把书中介绍的方法教给全班学生,而不只是过度焦虑的孩子。掌握应对恐慌巨龙的方法将使我们所有人都受益。


[1].编注:世界知名的阿斯伯格综合征专家,著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一书,此书的中文简体版已于201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