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终其一生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你后悔吗?”
我看见后不由得深思,到底什么才是平凡?到底活成什么样子才能叫不凡?我们是不是一个平凡的人,这不是我们的出身决定的,这不是我们天赋决定的,它是由我们每一个寻常人的选择决定的。如果今天终其一生,回顾一生没有一件事可以让我感到骄傲,如果没有一个人是因为我的存在而改变了他的人生,我会后悔,我并不是为了结果后悔,而是有那么多机会,我为什么没有敢踏出那一步做我喜欢的东西,这是我后悔的地方,这也是平凡的原因。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多数人他只是个平凡的人。是不是在我们生活中大家都遵循那个“标准答案”呢?到年龄了要干什么?上学;学业有成了干什么?开始找工作;工作稳定了干什么?开始成家,再到结婚生子,然后你们的孩子又周而复始的经历这个模式,这就是社会所定下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标答,其实还有很多。其实,在每一个人生关键的抉择上,我都选择那个“标准”答案,是很稳妥;可是我这一辈子如果每一个人生重大的选择,我都选择了那个“标准”答案呢?有一个负责临终关怀的医生,他采访了所有他处理过的病人,排名前五的临终前最会后悔的事情第一名就是’我多么希望我有勇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这一生,我不想终其一生,却只满足了他人期待的样子‘,所以这样的平凡,我会后悔。
那么我们到底怎么理解平凡与不平凡呢?
如果有一个护士,她救的人和特蕾莎修女(天主教慈善工作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天主教会封为“圣人”)一样多,但是没有人知道她的成就和名字,她是不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也许很多人会迟疑,我们究竟是用什么在定义不平凡?当我们说谁不平凡的时候,我们想起的是谁?我们想起的是世界五百强,甚至是五十强五强的CEO;我们想到的是历史上那些打下江山的王侯将相,我们想到的都是这个人有成就这个成就还必须要让人知道的那些名人。我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谁不平凡呢,为什么要用这一套功利僵化的标准去衡量这世界上比较这世界上每一个人呢?为什么到了评价人生的时候,我们要给七十亿人口二元分化这么简单粗暴的标准呢,这七十亿人有七十亿种不同的人生和梦想,可我们现在只允许金字塔尖上的人那些伟人叫做不平凡,而我们其他人都只能背上一个平凡的名字,凭什么。难道我们这个世界我必须特别有钱、特别有权、特别有成就我才敢挺起腰杆说一句“我不平凡”啊,如果我终其一生我只在这样的标准下当一个平凡的人,我会后悔,我后悔我为什么随波逐流终其一生,我用一个成功学的标准(见本书第11章节)来衡量自己,终其一生我不敢做一个不平凡的人,而且我还不敢去后悔。
还有很多人受到了一些很严重的说教,比如你相信了有人和你说:“你没那个命”。
有人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所以无论我怎么读书,我在有文化这件事情上已经差了那些知名的文学家几代人了,所以别努力了,躺平吧;有一首歌曲叫《平凡之路》,歌曲里说“我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最终一句却说平凡才是生命唯一的答案,那我还躺平了吧。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道理让我来躺平,为什么那些已经见过高山大海的人,已经不平凡的人还要说一句,人生的结局只是平凡……人各有自己的路,你凭什么来剧透别人的一生,况且,我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电影里。
在人生中我们大部分的时候,当然都会活成大部分的人,但有没有一些时刻因为你的特质、偏执、想法……让你和平凡格格不入?可是我们有时候害怕一些东西,不敢把真实想法说出来,我们害怕他人的冷眼,所以隐藏着自己一些重要的“身份”,可是你隐藏了一生从来都没人看到过最真实的你自己,不觉得有一些遗憾吗。我们其实有很多机会让自己不平凡,但也许没能做自己,只好擦肩而过。
我认为我们最应该讨论的是,一个人的平凡与否,到底应该交由谁来评价?
其实,没有人有如此大的权威可以评价,我们为什么认为自己平凡,而又认为一些人不平凡,那是因为这个社会把凡与不凡“标签化”了,它变成了一个“明码标价”的东西,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我们真的陷入泥泞太深了,因为它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的事物。一个作家出版了一本书,但是销量很差,但一个小男孩读到了并且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在所有人包括作家自己都认为自己是平凡的,但在小男孩心中,这个作家是多么伟大和不平凡的人啊。
凡与不凡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也许此时此刻,我们就是别人眼中那个不平凡的人!
你不再在意别人想法的那一刻,就是你开始做回自己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