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私立学校

江宸市经济发达,外来定居人口越来越多,公办学校发展规模相对缓慢,多个学校学生人数基本饱和。江宸市有十多个乡镇,沿海乡镇经济发达,那儿的老百姓认为乡镇中小学教育质量差,都想把孩子送到市里上学。许多在外地打工或做生意的父母无暇顾及孩子,也想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寄宿制学校。在这样的需求下,私立学校逐渐发展起来。

私立学校曾经在21世纪初大量产生,但由于师资问题和昂贵的学费,没几年就衰落了,存活下来的不多。如今有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纷纷注重投资孩子的教育,江宸市里的私立中小学越来越多。从2010年起,江宸市逐渐出现了三个大规模的私立学校,每个学校都有小学部和初中部,小学每年15000元学费,初中每年20000元学费,实行住校管理,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管理学生住宿,任教老师都是招聘的。三个私立学校竞争激烈,每年中考都是他们比拼和宣扬自我的最佳机会。

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管理严格,但师资缺乏。这些学校曾用高工资从公立学校挖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无奈并没有太多老师为了高工资而放弃自己的公职。后来证明这些老师是对的,私立学校的老师付出的劳动很多,老板却舍不得给他们相应的报酬。——有教育理想的私立学校并不多,大多数老板办学还是为了谋利。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在私立学校干不了几年就受不了管理制度的严苛和低工资,要么辞职,要么考事业单位。工资低招不来好教师也留不住好教师,即使管理严格,学生升学状况仍然大大不如公立学校。为了博取好名声,力争生源,有不少私立学校的老板纷纷打起了歪主意。一则放任学生在中考中作弊,二是千方百计想买通教体局个别领导。但中考每个考场两名监考员中有一名是高中老师,作弊往往会被发现。江宸市中考考题都是江宸市教体局初中教研室各个教研员命制。私立学校老板有时直接去和教研员“沟通”,提前得知部分考题。遇到耿直正派的教研员,便和个别教体局领导“沟通”,个别被金钱诱惑的教体局领导竟然“命令”教研员泄题,还美名其曰为了更好地促进私立教育的发展。几年下来,私立学校的中考升学率节节攀升,但是高中的老师慢慢发现,私立学校考上的学生水份太大,半学期后成绩就几乎滑到了班里倒数。于是关于中考的作弊问题,就被传得沸沸扬扬。有多名气愤不平的家长上告到了滨海市教体局,滨海市教体局大为震惊,一方面责令江宸市教体局彻查漏题现象,另一方面直接取消了江宸市的中考命题资格,改由滨海市统一命题。

私立学校一招不行,又出新招,再次积极和江宸市教体局领导协商。教体局领导可能也觉得私立学校帮助教体局解决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企业出资办校,节省了市里财政支出。况且国家一向支持民办教育,教体局也应该给予私立学校支持。江宸市教体局允许公立学校派遣优秀教师到私立学校“支教”。公立学校老师保留公职工资,去私立学校后拿着奖金,还享受着私立学校的福利待遇。这种政策立马使私立学校成了“香饽饽”,也使公立学校流失了一批年富力强又有教学经验的一线老师。在公立老师的支援下,私立学校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成绩越来越好,招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校的各位董事已经不满足于初中和小学,向高中也伸出了手。2015年,三所私立学校都建立了高中部。高中部的校长是从公立学校聘请的内退领导,高中部的部分教师是从公立高中挖来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到了私立学校都成了骨干教师,除了教学还负责传授帮带年轻教师。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在缓慢提升,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一点点下降。当江宸一中的著名教师李元建被私立高中挖走后,家长们终于愤怒了!一中学生的家长跑到教体局闹事:“国家培养出的好教师,国家拿钱给工资,为什么要跑到私立学校给老板干活?替老板挣钱?”江宸市教体局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统一下达文件:勒令公职教师回归原学校,否则停发工资。

公职教师一撤走,私立学校就像塌了半边天。学校长期的低工资高标准根本留不住人,到处都是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有工作热情却无教学经验,老教师一走,他们就慌了神,没了主心骨。经过私立学校的董事们和教体局领导的再三协调,同意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可以少量互换老师——公立学校派一名老老师到私立学校,私立学校也派一名年轻教师到公立学校。这样既互不相欠,又达到了交流提高的目的。

三番两次的折腾,也终于让民办学校的董事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提高私立学校老师待遇,留住有经验的老师才是私立学校长远发展之道。

另外,私立学校为了招到优质生源,拿钱奖励中考优秀的考生;每逢大考,都拿钱奖励成绩优秀的考生。再加上学校学习环境好,住宿条件好,教学管理严格等等,确实吸引了一大批家长让孩子报考私立高中。

私立高中的发展让三中的李校长有了危机感,他领着一群班主任对一些中考考生家长发布调查问卷,大多家长表示相信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满意的就是公办高中的饮食和住宿。了解了家长的担忧,李校长立刻马不停蹄奔往教体局,申请资金继续改善宿舍楼和餐厅。

江宸市教体局的领导愉快地批复了李校长的申请——他们早就不满足“三足鼎立”了,他们要的是“百花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