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漫谈儿童教育

漫谈儿童教育

昨天和馨宁妈妈从六点半畅聊到九点半,就像回到我大学时代和本科毕业当初,和宋芹一样,无话不聊,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孩子教育还是目前疫情……

我那时候和宋芹可是能聊通宵,舍不得睡,我们放假了宁可挤一张小床,她去我宿舍,或我去她家里,我们知道彼此的最软肋也深知彼此的欲言又止与潜力,我那时候特别想考北大比较文学,她把自己考研的资料全部给我,她当时曲师大考陕师大比较文学,三年备战,边工作边学习,拒绝恋爱,拒绝标签,因为我想博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虽然最后以落榜北大文学系上岸海大经济管理结局,但是我当时面试和教授们侃侃而谈,扬言要成为第二个袁隆平那样的人,似乎历历在目。

或许,年少轻狂过的我们,拼尽了全力最后那一跃就像我们是自己的英雄,永远定格在记忆最深处,就像高考,像我读商学院当班长承接上海开学典礼宣传工作,帮老师提案必读书目,海大校友会自荐宣传牵头,读研读博和学术会议不惧眼光质疑权威性或打破了重建自己知识体系……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许多高光时刻,好汉不提当年勇。

如今四十了,远离江湖,又躬身入局,淡定跳出局面,旁观者清……

读书是我给自己的喘息计划,陪娃儿网课或上课,娃儿陪我上课或工作,都是意外惊喜。

就像他陪我参加学术会议和修教授他们自然搭讪提问,和秦老师手牵手去食堂,和北大等教授一起探索,和海大山财大学长老师们搞笑……

这些年,我看着他点滴成长,我们不是不重视教育与成绩,而是我们从培养一个孩子成才的角度,以终为始,我觉得他成长过程里的试错与一时得失算不了什么。

人生岁月漫长,是一场马拉松,我们慢慢来,静待花开,修剪枝丫,彼此生命映照,彼此感悟人生,不越位,不抢跑,不怠慢,跟着老师节奏扎扎实实走,深扎根比广积粮要好吧。

就像我一直读书很痴狂,三岁开始背书,许多同龄人玩的时间超前学了,等我真正上学,特别强烈的优越感,终于在十八岁栽了个跟头,后来又用了两年时间找我的方向……

扪心自问,我之所以和老师更亲近,和许多同学若即若离,估计也和早熟早慧有关。

成长不可替代,一片叶一阵风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尊重孩子天性,学着悦纳与赋能,或许是家庭教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前几天我听尘尘说他们班有谈恋爱的,有男生追女生,我告诫他:你可不能哈,你女朋友在BJ呢,我可是最爱郡宝了,这是闺蜜之间的约定……他别扭说,妈妈,我没想过找女朋友呀。小伙子害羞了。以前最爱妈妈,允许他可以多喜欢几个人还不行了。哼,装。等你青春期再说。

如果说尘尘属于从小中英文走读万卷书路线的,郡宝就是走万里路的,她的幼儿园都在和妈妈全世界旅行,而尘尘和我各种打卡海大外国语学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新学院、生命学院等,和我组织参加山财大和海大校友会亲子活动……妈妈们经常互动,彼此欣赏,孩子们背诵《道德经》或自编自演散文诗歌都会分享喜悦,孩子们养乌龟,练泰拳和武术,踢足球打篮球或野炊烧烤,我们都晒一晒,私下里俩妈妈彼此勉励,俩爸爸都是吃货只分享美食约酒……

我们散养,也不是不管,是形散神聚,闺蜜桂菊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考了教师资格证,我则买了一套北师大儿童教育学研究生考试用书研读。这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精心呵护的小苗,我们希望他(她)们精致又粗粝成长,像两个野孩子一样,野蛮生长,又有序拔高。

无论是文坛还是商场,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无论是生活还是爱好,未曾真正放下过,只不过排了个序,在某个年龄段,我们做点该做的,修行修心,仅此而已。

感恩这样的相遇相知。

更感谢这些小众的认可与同频共振,让我们在帝都和小青岛,都能在内卷的大趋势下,保持一份淡定从容与插科打诨,多一份宽容与轻松。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