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库利与“镜中我效应”——自我认识的心理陷阱
- 晕轮效应(一本解锁人类认知错觉的心理学趣味读物)
- 心静
- 12558字
- 2021-06-11 18:09:23
个体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即个体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对自我的认知。这就是著名的“镜中我”的理论。
第一节 我们通过“镜子”看自己
“镜中我”的源起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哲学家尼采解读为:“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对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知者’。”这些话无一不强调了自我的重要性。然而,个体成长中无处不在的“镜中我”,严重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知。当“镜中我”以正向的方式唤醒个体的自我时,个体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于是有了玫琳凯·艾施的成功、理查德·希尔斯的坚持;反之,一旦“镜中我”以负向的方式唤醒自我,个体就会以他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会像巴尔扎克一样,一生为外物驱使,最终迷失了自我。
所谓“镜中我”,也称“社会我”,是指外界如何评价或认识个体的现象,以及个体因外界的评价或认识引发的情感,甚至包括个体设想的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从而依据他人的认识或评价,以及自己的设想,所做出的下一步反应。它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于1902年提出的。
在库利看来,社会的本质在于交流与互动,因为社会关系存在于人与人的交流中,而“我”的特性使个体具有交流观念的能力。个体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自我观念,这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来源于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因为人们总是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的观念。于是在他人的评价中,“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所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的评判来决定的。由此,他提出了“镜像自我”的概念。所谓“镜像自我”,是指“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
后来,库利在其作品《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概括了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库利将这种类型的“社会我”用“反射的自我”或“镜中我”来称呼,并指出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的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于是,“镜中我”就成为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经典概念。“镜中我”理论由此发展而来。
那么,库利是如何得出这一理论的呢?实际上,库利的这一理论是基于对自我这一概念的认知提出的。它的提出者就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詹姆斯认为,自我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了解的过程。他在研究中认识到,人类有将自己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1890年,他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前者包括精神的我、物质的我和社会的我。精神的我是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物质的我是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是由于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关于自我的感觉。
受詹姆斯“自我”概念的影响,库利认为“自我”分为两个部分,“纯我”和“社会的我”。他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同时,他还认识到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即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进而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由此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于个体而言,他人的姿态就好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个体从中观察并衡量自己,进而调整自身的言行。这就和个体身处社会环境中对其他事物进行审视衡量同理。
进一步说,个体在社会环境这个镜子中观察自己、反思自己,此时个体就如同象征的符号化环境一样,置身于自己之外,冷静地审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以第三只眼的角度观察衡量自身的言行,从中发现自我形象和感觉。
由此可见,自我是以群体为背景的,是由个体与群体互动产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是个体的参照物,即镜子,不同的群体是重要性不同的镜子。因其重要程度不同,对个体自我的形成也起着轻重不同的作用,而其中,影响个体自我感知和自我态度的重要群体,一般是那些存在私人关系和密切关系的小群体。
主我、客我理论的提出
库利关于“自我来源于互动、自我以群体为背景”的观点,后来被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所采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形成了主我客我理论。
作为一位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的思想很大程度受到库利的影响。为此,他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行为决策,而自我则在此过程中分解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前者表明,自我是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借助于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后者则说明自我是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所代表的“客我”(ME),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个体的思维、内省活动正是在一个“主我”和一个“客我”之间进行双向互动,从而实现人内信息的传播,而在这一过程中,主我、客我之间互动的介质就是信息,即一些“有意义的象征符”。这就是主我客我理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主我”是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的,是自我的形式;“客我”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是自我的内容。后者对前者的变化产生促进作用,前者在变化的过程中反过来使后者发生改变。正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了新的自我。
可以说,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是从传播心理和社会交流的层面,对主我与客我的各自特征和互动情状加以描述,是对基本的人类心理过程进行的描述。这种自我传播体现了人类意识的主要特征,也对人际沟通加以细致分析和创造性解释,极大地推动了个人社会化的研究进程。
“镜中我”的认知偏差
“镜中我效应”相当形象地阐明了自我机制的形成过程。其中“镜”这一形象的比喻,相当直观且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自我形成的过程。
试想:个体要看到自己的形象,需要借助于镜子或类似于镜子的物品或器具,在观察镜子中的“我”的同时,认清了自己的长相。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镜子”“我”“镜中的我”三个部分,于“我”而言,之所以能看到自己的长相,是在“镜子”这个第三者的帮助下完成的。换到人际交流中,个体对自我的认知也是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这是在第三者的影响下形成的“自我观”,是在与他人的对照中形成的自我,这与一般概念中提倡的“我就是我,无须在意他人”的观点截然相反。
比如,你向受灾的地区捐助了五十元钱,然后你想象他人对你的认识——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人。接着,借助于他人的口头评价或其他反馈渠道,你明确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一个极富爱心的人。然后,你会因为这个正向的评价欣赏自己,并由此确认自己就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一个热心肠的人,并以此标准要求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这一特点。这就是你的自我认知过程,是在他人的评价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反,同样是这件事,你向受灾的地区捐了五十元钱,然后你想象他人对你的认识——一个热心肠的、乐于助人的人。可是,你却发现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一个假装热心肠的人”。于是你会因为这个评价开始审视自己,确认自己并非哗众取宠,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他人。为此,你就会对他人的评价和他人对你的认识产生愤怒和排斥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过程中,你也能进一步认清自己——我的确不是一个哗众取宠之人。
上述过程归纳起来就是:首先,个体在内心深处特别想了解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因此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想象他人如何认识自己,接着会想象他人如何评价自己,最后,由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产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就会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这样的过程不由得使我们想到雨果《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原来是一个拼命工作以换取微薄薪酬,从而供养姐姐和外甥的底层小民。在他的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善良温和的老实人。然而,就因为失去工作后偷了一块面包,别人就把他当作一个贼、一个罪犯,并由此被判了五年徒刑。这让他深感不平,进而产生了愤怒的情绪,并多次逃跑,又多次被抓捕,以至于在监狱里度过了十九年的时光。在这样的愤怒情绪中,冉·阿让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善良温和的他逐渐对社会产生了敌意,变得更加自私自利,甚至滋生出了报复社会的想法。冉·阿让出狱后,巧遇主教米里哀,对方对于他偷烛台的行为,给予的反应是以德报怨,这促使他再次思考为人之道,意识到自身这种扭曲心理的错误所在,并最终痛改前非,以一个好人的言行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了一名善良的市长,为一方安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所以,个体在“镜中我”理论的影响下,其行为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镜中我”的改变而改变,进而最终完成对自我的认知。这一过程说明社会反馈之于个体的重要性,一个人成为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
来自密歇根州的宅男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这是传播学研究鼻祖、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关于自我认识的一句话。它相当形象地道出了在个体成长中,社会反馈对于自我认知的影响。库利也由这一著名的“镜中我”理论享誉心理学界。发现“镜中我效应”的库利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认为在社会反馈过程中是如何形成自我认知的呢?
1864年,美国密歇根州的边境小城安娜堡市,一个公理教会的家庭双喜临门。一喜是家中又添了新成员——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二喜是心怀壮志、感情丰富且做事执着的男主人,终于从一个贫困的乡村小子成为密歇根最高法院的法官,就此揭开了璀璨的法律生涯。然而,这位意气风发、干劲十足的父亲在欣喜于自己多年奋斗终获成果,得以跻身上层社会时,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刚出生的儿子会在多年后在人类心理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成就远胜于自己。
优越的家境为库利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条件和良好的家庭环境。然而,强势的父亲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名望,也给库利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盼子成龙心切的父亲,从小就让库利接受严格的教育,久而久之,库利形成了对人和事高度敏感、害羞、避世的个性,这种个性一方面导致他出现了口吃的毛病,进而使得他不愿意与人交往,将自己封闭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另一方面,这种孤僻腼腆的性格几乎达到了病态,最终导致他产生了心理疾病。15岁时,孤僻、消极、腼腆的库利,患上了多种身体疾病。这些身心疾病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使得他在体力孱弱的同时,还表现出社交低能。这样的库利几乎没有童年和玩伴。为了排遣寂寞和孤独,他埋头读书,将雕刻及木工当作爱好,甚至长时间地沉溺于幻想,将自己想象成卓越的演说家、众人的首领……当然,这样的生活也让他养成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他将阅读和思考的认识记在日记上。久而久之,日记就成为他描述社会的工具。在对社会的描述过程中,他形成了对社会的认识——一个具有组织性的有序的系统,并将社会学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
1880年,库利进入密歇根大学工程学专业学习。原本四年的大学生活,由于诸多原因,如时而因身体原因休学,时而在美国全境和欧洲进行长途旅行,时而在密歇根州际商业委员会和政府的人口普查局担任统计员勤工俭学,他因此多次间断学业,最终用了7年的时间才毕业。不过,无论是长途旅行,还是勤工俭学,库利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使得他可以更加深刻地思考和认识社会与人生。
早在入读大学时,库利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工程学。因此在大学期间,他选修了哲学、历史和经济学的课程,大量阅读威廉·詹姆斯、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赫伯特·斯宾塞和约翰·杜威的作品,受其思想观点所影响,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学习的专业。于是在1890年,库利重返母校,攻读政治经济社会学院的研究生。
在库利攻读学士学位期间,恰逢约翰·杜威在密歇根大学执教。这位美国最有声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认为传播是社会形成的基础,社会的本质在于交流和互动,传播与交流建构社会。杜威的观点,对库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1899年,库利在密歇根大学担任助理一职。1904年,成为副教授,三年后成为教授。此后,他专注于教学和研究工作。
性格内向,加之身体状况不佳,决定了库利比较注重想象力的发挥和思辨研究。其观察和沉思的习惯使他对自我与内化、自我与社会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并从人际传播角度出发,对社会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释。而他的研究和思考工作,则是宅在家中进行的。
库利的妻子埃尔西·琼斯开朗热情充满活力,为库利很好地解决了生活问题,因此库利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经常躺在家中的扶手椅里思考社会问题,以及心灵、思想问题,并记录下所思所想,形成自己的研究笔记。他还将自己的三个孩子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自我检查和亲近行为的观察方法,研究自我的起源和成长过程,专注于自我发展的研究。虽然这样的研究进展缓慢,但恰好是这样的研究,让他找到了关于自我与社会的诸多疑问的答案,找到了关于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的答案。1902年,库利在其专著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阐述了多年思考研究的结果。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镜中我”(The Looking Glass Self)的理论。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也称“反射的自我”理论),包含着三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自我想象阶段。这时的自我处于个体的想象阶段,即个体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第二重含义:解释或定义阶段。这一阶段是指个体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给予自己形象的评价。
第三重含义:自我反映阶段。这一阶段是个体经过上述两个阶段后,根据自己对他人评价的想象,产生的自我评价。
这一理论强调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机和稳定的联系,说明了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的速度越活跃、越全面,个人的自我认知就越清晰,对自己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除了关注自我发展,库利还关注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当时的热点问题。1909年,库利出版了《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姊妹篇《社会组织》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的概念。所谓初级群体,又称为首届群体,是人性形成与发展的土壤,是成员间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的群体。这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身处其中的成员间存在着某种情感,且彼此之间的情感并非以达到其他目标为目的;每个成员都是独一无二的,且互相之间能够深入了解。可以说,这是一个最不功利的群体,群体中存在着个体成功、社会统一、自由等一些和谐社会必备的思想,以及忠诚、真理、服务、友善、守法等优良品质。这是一种大社会的精神。
1929年,库利的健康情况日趋恶化,同年3月被确诊为癌症,同年5月病逝。然而,库利的发现和理论研究,对当时和如今的人类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镜中我”理论,启发了乔治·H.米德关于“主我”“客我”的分析,同时不断提示人们:客观的自我认知是恰当发挥个人能力的前提,个体对自己的科学而恰当的评价对于自己能力的施展相当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社会成就的高低。他的“初级群体”概念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二级传播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同时,他对人际传播过程的深刻阐释也直接影响了芝加哥学派考察社会时所采取的视角;他对人际传播如何建构社会的论述,直接影响了帕克对“群体”的定义与阐释。
第二节 打破标签,走出“镜中我”
“独家秘方”背后的奥秘
创办于1963年的玫琳凯,是创始于美国的一家跨国企业。作为全球护肤品和彩妆品直销企业之一,其业务遍布五大洲,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其创办者玫琳凯·艾施更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女企业家。她传奇的一生,不但成为女性励志的典范,更是突破“镜中我”效应影响的实例。
1918年5月12日,玫琳凯出生于美国德州休斯敦市一个家境窘迫的普通家庭。父亲身患肺结核病,常年卧病在床。在中餐厅工作的母亲是家中主要的经济支柱。家境的困窘,让玫琳凯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为了贴补家用,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利用课余时间卖小零食赚钱花。年仅7岁时,她就在母亲“你能行”的鼓励下,开始承担起照顾生病的父亲的责任。
17岁高中毕业后,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正值花样年华的玫琳凯,放弃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愿望,嫁给一个叫罗杰斯的年轻人。婚后,玫琳凯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随后,继之而来的是20世纪30年代席卷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罗杰斯应征入伍,玫琳凯不得不独自一人抚养三个儿女,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在此期间,为了支撑起这个生活窘迫的家庭,抚养三个孩子,玫琳凯开始了直销工作——销售儿童心理书籍。凭着坚韧的性格和出色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她的工作做得相当出色。
没过多久,她发现当下销售的产品缺乏系列性,不能充分发挥顾客资源的优势,于是决定寻找一家能提供系列产品的公司去工作。于是,她到了直销家用器皿和清洁剂的斯坦利家用产品公司工作。在这家公司,她业绩斐然,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就升任为经理。
不过,职位的升迁并没有给玫琳凯带来幸福。在当时男权当道的社会中,尽管她身为经理,但在公司却得不到应得的尊重。更令她痛苦的是,随着“二战”的结束,她期盼的全家团聚并没实现,丈夫罗杰斯的背叛,导致家庭破裂,夫妻分道扬镳。此时,玫琳凯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从小到大,尽管乐观的母亲一直鼓励她、肯定她,但来自周围人对女性的偏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玫琳凯。充斥在她耳边的都是女性是弱者,就要甘于接受男人的保护等诸如此类的言论,这让玫琳凯深感痛苦。于是她决定离开这个伤心地。
1938年,20岁的单亲妈妈玫琳凯带着三个孩子来到达拉斯,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里,她找了一份家庭日用品销售的工作,同时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大学学业。尽管日子依然很艰苦,但她不断地激励自己,甚至为自己列下每周的销售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前进。11年后,刻苦和努力让玫琳凯发生了蜕变,她以出色的业绩,将自己供职的“礼物世界”直销公司的销售区域扩展到43个州,而且成为主任委员之一。然而,让她失望和愤怒的是,社会上的男权思想严重禁锢着女性,她的男助理,不但年薪比她高出一倍,甚至得到了公司的破格提拔,成为她的顶头上司。而当她鼓起勇气与老板讨论时,得到的回答是:你的能力无人可比,你相当优秀,但一家公司永远不会把一个女人提拔到重要的职位上。
玫琳凯深深地意识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45岁的她终于任性了一把,愤而辞职。
当然,对于玫琳凯的此举,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评价不一。更多的人普遍认为,女性本身就是弱者,要接受现实,安于现状,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家庭主妇的工作。然而,玫琳凯从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出色,因此理应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机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此,玫琳凯决定创办一家公司,以向世人证明女性的能力。1963年9月13日,一个46.5平方米的店面——“玫琳凯第一个总部”出现了。它是玫琳凯用所有的财产——5000美元创办的。这家小店只有一个小窗口,只销售一种产品——“丰润滋养霜”。然而第一年就创下了19.8万美元的销售纪录。众所周知,这家小店最终发展成一家跨国企业,产品也扩展为12大系列300多款单品,年销售额达到300亿美元。
在玫琳凯公司的产品中,玫琳凯系列品牌最为有名,理由是这套产品有由本人亲手参与制作和加工的“独家秘方”,号称使用者可以返老还童、青春永驻。依据这个由玫琳凯本人操控的“独家秘方”,玫琳凯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化妆品市场,公司的销售额到1996年位居全美第一,1999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美500大企业行列,并成为“全美100家最值得员工工作的公司”榜中唯一的直销公司和化妆品公司。
这一“独家秘方”吸引了相当多的人探秘,甚至一些竞争对手不惜花费重金雇用商业间谍打入其家庭内部去获取。然而,直到玫琳凯65岁卸任总裁的职位时,该“独家秘方”也一直没能被揭秘。
1995年,玫琳凯75岁了。在过生日时,应好友要求,她公布了“独家秘方”:无惧他人的眼光和评价,充满希望地生活和工作,让自己每天拥有一份好心情,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从而让青春和健康常伴。
如今,玫琳凯已经辞世多年,但她奋斗的一生始终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女性。她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个体要获得成长和发展,就要勇于打破“镜中我”的影响,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一切,要敢于放大自己的优点,正视自己的不足,无惧他人的眼光、评价,更不要因此自我设限,裹步不前。如此,方能身心一体,成就自己的绚烂人生。
放大自我,打破负面评价
理查德·希尔斯(Richard Sears),这个他人眼中的失败者,这个经历了离婚、失业,最后独居的小人物,一度陷于一贫如洗的深深绝望之中。然而,他却凭着坚持和执着,于花甲之年,打破他人负面评价的魔咒,成为一个特殊网站——汉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的创办者。
这个网站的特殊之处在于,界面极其普通,甚至可以用简陋来概括。然而,在如此简陋的界面上,任意输入一个汉字,都可以找到它的字形及其历史演变,从小篆到金文,甚至数千年前刻于甲骨上的模样。这真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字源网站,就连汉字的起源地——中国也没有,更何况理查德的母国——大洋彼岸的美国。
回顾自己创办汉字字源网站的历程,理查德感慨万千。38年前,理查德还是一个物理系的大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脑回路大开,产生了学习中文的念头。当时他的目的非常简单——了解这个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看一看运用其他语言的人会用怎样的方式去思考和交流。为此,他不顾周围人形形色色的眼光,执意订了一张单程机票去了中国的台湾。到台湾的当天,理查德将行李放在公寓里就出门散步。当时的他不会说中文,也没有朋友,面对着街上众多的汉字招牌,不得不借助字典来了解。于是他知道了米酒是rice wine,他边走边喝,结果在喝下一整瓶后酩酊大醉,以至于绕了8个小时的冤枉路才重归公寓。
住在台湾的这段时间,他开始学说中文。为此,他做了1.6万个小卡片,卡片的两面分别是中文和英文。每次出门的时候,他都要随身携带一两百张,以帮助自己识记汉字。走在街头,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和当地人聊天,以训练口语。一年后,他可以讲基础的中文。两年后,基本上大多数中文他都会说了。随后,他收拾行装回国,继续攻读自己的物理专业。当然,在这期间,由于不定期去中国,他最终用了10年的时间才修完了大学学业。
1985年,理查德获得了田纳西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在此后的25年中,他一边在不同的公司做电脑顾问,一边在工作间隙去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旅游。就是在这段时间,他仍没停止学习中文。在口语熟练后,他开始阅读中文书籍。
中文书籍的阅读,不但吃力,而且速度很慢。为了提高阅读速度,他开始背字,结果发现汉字的笔画毫无逻辑可言。怎么办?他决定利用了解字源的方法去背字。为此,他每天跑到图书馆翻书查文字资料,结果没有发现任何一本关于汉字字源的英文资料,唯一的方法就是去中文书籍中查找。然而,要学习甲骨文、金文、篆体字、繁体字、简体字,要查的中文资料数量实在太多。于他而言,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能不能有一个地方,可以了解到一个汉字的所有资源呢?就这样,将汉字起源的资源电脑化的想法进入他的脑海。想到就做,1994年,理查德聘用一位上了年纪的华人女士,请对方从扫描一万个《说文解字》的篆体字入手,帮助他一步一步建立汉字资源库。7年的时间,这位华人女士在他的指导下,帮助他扫描了10万个古代文字,包括3.1万个甲骨文,3.8万个《六书通》中的字,1万多个《说文解字》里的字,2.4万个金文,理查德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些汉字编号。
在创建资料库的过程中,理查德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不同的解释输入电脑,以方便自己从中挑选最符合自己想法的词源。2002年,理查德将自己从1994年起开始收集整理的汉字资料上传到自己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chineseetymology.com)上,并不断修改更新,以期帮助自己和其他想学或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更好地记忆汉字。
如今,chineseetymology.com网站中的汉字资料库已经有100万条资料,每天有1.5万左右的点击量,吸引着众多外国人和中国人去浏览。理查德本人也被网友们尊称为“汉字叔叔”,甚至登上了中国的电视台。
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这位用了20年的时间、花光全部存款的美国老人感慨万千。他记得初创这个网站时,一些人认为他在“浪费时间”“异想天开”,一些人尽管表面上出于礼貌赞扬他的举动,但更多的人,甚至包括家人和朋友都认为他在做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然而,理查德坚持着自己的兴趣,孤独一人执着地走了下来。
从学汉语、记汉字到制作汉字资料库,他遭遇了不同类型的评判,或指责,或讽刺,或挖苦,或敷衍。然而,于他而言,无论是怎样的态度和评价,均是他人的看法,都不能影响他坚定地前行,反而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加重要的东西。
理查德·希尔斯的经历,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他人的观点和评价,于我们而言,固然是一种获知自我、发现自我的方式和渠道,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分析自己在与他人互动中获得的认知,进而寻找到自己正确的人生之路。如此方能达成自己的愿望,获得期望的成功。
一生为钱所困的文学家
提到文学巨匠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我们不由得想到那些蜚声世界的文学人物形象: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夏培上校,以及那部世界级销量的小说集《人间喜剧》。然而,当人们读着这套“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时,不曾想到其作者巴尔扎克,就是一位无法走出“镜中我”理论影响,最终一生为钱所困的“钱奴”。
作为殿堂级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91部小说,这些小说中有大量关于“金钱”主题的故事,投射出他的金钱观。而他之所以为钱所困,则与其成长中不能完整地接纳自己,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有着莫大的关联。
1799年,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的一个中产家庭。尽管他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但他的到来并不曾得到婚姻不美满的父母的喜爱。这对为名利奔忙的夫妻,将还没有满月的巴尔扎克送到了乳母那里寄养,只在每个礼拜天才让他和家人团聚。这种寄养在他人家庭中的成长经历,以及童年缺少足够的父母之爱,造就了巴尔扎克极度自卑的性格。长大后,他因为又矮又丑,口齿不够伶俐,因此极不得大人和女孩子的喜欢,更谈不上受到他人的重视了。成年后的巴尔扎克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认为那“是任何人命运中所不曾遭受到的最可怕的童年”。
到了入学的年龄,这个在被忽视和自卑中长大的孩子,虽然头脑比较聪明,但在学习上表现得心不在焉,成绩一塌糊涂,以至于经常受到父母、老师的责备。1816年11月,巴尔扎克凭着那份聪明,考入大学法律系,这让原本对他已经失望的父母感到振奋,并为他可能给家庭带来金钱和荣耀充满了希望。为此,在他读大学期间,他就被父母先后安排到一位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的事务所见习。正所谓越是饥饿的人胃口越大,从小在被责备和被忽视中长大的巴尔扎克对于爱和他人的肯定异常渴望。他为了获得家人的肯定,于是树立了一个极其庸俗却实在的志向——挤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让看不起自己的老师、同学,以及对自己失望的父母为之震惊。
为此,大学毕业后,巴尔扎克拒绝了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决心成为一名大作家,以达到一夜成名、名利双收的目的。巴尔扎克的父母看到从小到大写作课成绩一塌糊涂,从不曾在任何报纸上发表过一个铅字的儿子想当作家,这对他们来说不啻晴天霹雳。最终经过协商,巴尔扎克获得了两年的自由期。两年内如果不能达到目标,他就必须做律师。
随后,巴尔扎克就用父母给的几百法郎,到巴黎开始了自己的作家梦。经过用心研究,他决定迎合法兰西剧院的口味,写一部历史剧,以期一炮打响。为此,他将自己关闭在住处,一天十四个小时地写作,最终完成了处女作诗剧《克伦威尔》。然而这部作品不但没能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迎来了令他灰心丧气的评价:“这位作者随便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搞文学。”为了在最后期限前赚到钱,不再承受父母失望的眼神和周围人嘲讽的话语,巴尔扎克开始创作那种供贵妇和厨娘们打发时间的所谓奇遇和黄色故事。创作这种作品不但不费力,而且收入可观。当然,有利无名,还是让他感到灰心失望。然而,周围人却因为他赚到了钱而开始改变对他的态度,这种变化让他对金钱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在写给家人的信中公开承认金钱之于他的重要性:“我打算在年底以前搞到两万法郎,它将决定我今后的命运。”
随后,巴尔扎克开始了一生的逐钱之旅。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巴尔扎克又弃文经商。此后的四年时间里,他先后从事过出版业,开办过印刷厂、铸字厂,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最终,破产、倒闭、清算、负债的苦楚将他打败了,在母亲替他偿还债务后,为了获得高额的报酬,他不得不重操旧业,再次开始了写作生涯。
此时,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反而成为他写作的素材,很快,他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继而出版了《人间喜剧》的《私人生活场景》前两卷。随着一部一部成熟作品的推出,巴尔扎克的个人收入越来越丰厚。然而,这并没达到他的预期目标,或者说实现他的志向。或许是儿时的不被肯定,被轻视,以至于他总是极度渴望他人给予的肯定。如今,虽然也算功成名就,但在巴尔扎克看来,只有拥有一个贵族头衔才能代表成功。为此,他购买豪宅和马车,雇用仆人,涂上厚厚的头油,穿上带金扣子的镂花礼服,参加每一次豪华舞会,在法兰西那些最古老、最高贵的客厅里亲近贵族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只能加深他人对他的轻视,而且加重了他的债务。
为了偿还债务,他又不断废寝忘食地写作。可以说,他的许多杰出作品都是在债务缠身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诚如他自己所说:“我特别需要钱,这一需要促使我在三天之内写出了《荣誉》,还将迫使我在三天多的时间里完成《最后的爱》。”
就这样,为了融入上流社会,过上体面的生活,巴尔扎克过度地追求奢靡和荒诞的人生,最终让自己成了金钱的奴隶,以至于严重影响了身体的健康,“我进入了一个可怕的神经痛苦的阶段,由于过度喝咖啡而生了胃病。我必须进行完全的休息。三天来我一直为这前所未有的痛苦所苦恼”。
1850年8月17日,51岁的巴尔扎克在计划“消磨最后二十五年人生”的豪宅中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陪伴在他身边的是让他痛苦了一生也帮助了他一生的母亲。
巴尔扎克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因为他在人类文学史上塑造了两千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但也是失败的一生,因为他一生为金钱和名利所困,一直在不断地追求金钱和名利,并以此向他人证明自己的成功和优秀,最终迷失了自我,过早地消耗掉自己的性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就巴尔扎克的是“镜中我”效应,摧毁他的也是“镜中我”效应,他人的轻视激发了他的野心,促使他不断地寻求自我成功;而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最终也成为束缚他的枷锁,直至将他拖入金钱和名利的深渊。
“镜中我”理论提示我们,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他人的评价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但个体倘若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任由他人对自己贴标签,就会失去自我;反之,个体倘若能于他人的看法、眼光和评价中,认清自己,客观接纳自己,承认和允许自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不足,甚至阴暗面,善待自己,就可以整合自己的内心,最大限度地减少内耗,真正由内而外地滋养自己,进而日趋强大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