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着丰富的油料资源,现发现的有茶子树、桐子树、乌桕树三大产油树。
出山的第三个庇护所周边的山头上分布着成片的茶子树。
茶籽树没有明显主干,根部处几根干子分庭抗礼,不分伯仲,因而长不成参天大树。
纤纤树干一年四季驮着一身厚重的墨绿色的叶子,新叶子换下老叶子,不会有一叶不剩裸露的时候,除非茶子树失去了生命。
夏天是茶籽花怒放的时候,满树白色的花朵盖过绿色的叶片抢尽了风头。
几个山头成了茶花争芳斗艳的舞台,只见白花花一片,绿叶点缀期间,高过茶树的松树、柏树充当起护花使者。
秋天到来了,茶花退场墨绿色的叶子下面遮盖着串成坨的果子,果子里包含食用油。
一棵碗口粗的茶树少说可摘八斗皮箩一担籽,这一片山林随便可摘两三百担籽。
而锅底人每年不过采摘二三十担,其它的掉到地上烂掉,可谓暴殄天。
茶子树不光结含油的坚果,还结水果。
清明前后新叶初长成,一些稀有新叶变得异常肥大成耳朵状,这就是茶耳,茶耳吃起来脆脆的甜甜的。
还有些刚结的嫩果子在生长期间长势过猛,短短半个月长到桃子大小,外形也像桃子,不过里面是空心的,这就是茶泡。
茶泡变成了乳白色就是熟了,吃起来清甜可口,水分充足。
在其它果树还在备孕备育的这个季节里茶耳、茶泡成了锅底人最爱的鲜果。
吃了一个冬天的干果的锅底人等不得茶耳变肥茶泡转白,三五成群隔三差五到那片茶树林里搜索一番。
桐子树在出冲附近朝阳的山坡上随处可见,这是一种外来树种。
锅底洞地势低,水气重。修栈道、修房子、做家具多半用的木材。因而防潮放水需要大量的桐油,
锅底人每次外出少不了购买桐油,不说桐油价格昂贵,更是难于路上运输,锅底人饱尝了路途上的艰辛。
于是有人提出自己种桐子树自己榨油的想法,大家都认同这个想法,虽然实现这个愿望困难重重,但没有上天摘星星那么遥不可及,不过年代久远些。
于是他们购回了树苗栽在“全冲”向阳的山坡上。桐籽树是一种泡木树,几年工夫树干长到碗口粗,开桠拔节硕果累累。
就算桐子树长得茂盛,开着鲜艳的花儿,挂满圆溜溜的果实却没怎么被锅底人派上大用场。
锅底人都不砍桐子树当柴火,这种泡木树烧起来不起焰。果子里含着金贵的油可他们还没有提炼油的工具和技术,视遍地的桐子球被视如粪土。
自那次发生中毒事件后锅底人还产生了灭掉桐子树的想法。
那次王达模带几个弟兄去鲶鱼嘴采蜂蜜,路上见桐子树上吊着酒盏大的青果子就摘了来吃。
果子苦涩他们吃上两口就扔了,没过一会儿有人说恶心,接着有人要呕吐又有人要拉肚子,凡吃过果子的人不成程度上出现上面症状。
大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锅底人经常吃野果野菜野蘑菇发现过不少这类现象。
也是久病成医,他们懂得不少解毒的草药。
王达模带着大家找到了一丛金银花,直接一撮撮摘了往口里塞,一边吐一边塞,一边拉一边塞。
由于解毒及时没人危及生命。自此后锅底人认为这种树百无一用,反而有害,不如全部砍掉免得害后人。
解树花说那也不能全砍了,以后我们吃不了桐子叶做的粑粑,再说春天时那桐子花娇艳喜人,香气沁人心脾,
王子有说我们从那外国把树苗引进来,辛辛苦苦种下去就这么毁了实在可惜。
李高全说桐子果有毒就将树砍了,这山里毒物多的是总不能一一灭掉。桐子果里有珍贵的桐油只是我们现在没有法子提炼出来。等以后有办法榨油了又没有桐子。
反对砍树的人多,桐子树存活下来。
还有一种产油的乌桕树,乌桕树总是只影单形不成林成片,从不跟其它树木挤在山头上。
乌桕树树形高大枝繁叶茂,树荫覆盖着方圆一丈的地面。乌桕树木质很脆,枝头容易给风雨折断,因而总是盘踞在山谷中或傲立在溪水岸边。
秋天来了枝头上长满叶子,微风吹过成千上万把心形小扇子颤颤微微。
不久叶片中钻出来一条条黄色的毛毛虫,这就是乌桕花。秋天来了,树叶掉光,留下密密麻麻的爆米花,这就是乌桕籽。
乌桕籽外面包着一层蜡油,蜡油是上好的照明燃料。锅底人也是没法子提取蜡油,等到雪花将至时满树的爆米花全被鸟雀啄光了。
放在外面人家把这些资源当财富,这些树就是摇钱树。外面有的是劳力资源,有着高超的榨油技术,更有设备齐全使得上牛马的大型作坊。
这些条件足以榨干油果子里面的最后一滴油。
锅底人来到这里白手起家,用及其简单的劳动工具劳作维持日常衣食住行。
榨油工具再简单不过,他们在一棵大树下搭一个茅棚,棚里放着一个木架子,上面放两块枫树料的大方板,一根粗大的茶树杠斜靠着大树。
在大树和木架子齐平处凿了一个洞,榨油时大杠插进去起阻力作用。
撑棚子的柱子上挂着一些竹丝做的扁笼子。
没有石磨石碾之前他们将油料籽放在石臼里舂,分离壳和仁,用簸箕把壳簸出去,复将果仁放人石臼里捣成粉末。
后来用上了石磨石碾大大加快了这个环节的工作进程,也省事省力得多。
然后将粉末放在蒸笼里蒸熟,待冷却后装入铺了龙须草的笼子里压实。
将笼子放在架子上一个一个往上垒,一次垒四到五个。笼子的上面压木板,木板上压大杠。
杠的一头伸进大树的洞里,另一头吊着一个大竹篮,不断往竹篮里加石头将油挤出,直到滴不出一滴油才取下。
这样榨油产量少,出油率低。炸出来的那点油远远不够用。
锅底第四代人都能爬树了,人口数量翻了两番,可谓人多势众。
这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刚完成秋收工作锅底人决定做一件大业事即建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