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上雨声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诗经》,公元前11世纪—前6世纪

据说,蚕丝制作始于一件最具中国特点的事物:茶。具体来说,是黄帝年轻的妻子西陵氏嫘祖手中的茶。[1]传说西陵氏坐在皇宫花园中的一棵桑树下,只听轻轻的“扑通”一声,热茶溅起了水花,原来是一颗茧从树枝上直接落入了这位皇后的茶杯中。很自然,西陵氏的第一反应是把这东西捞出来,但她惊讶地发现,茧在茶中溶解了,原来坚硬的淡黄色硬块变成了一团又一团连续不断的丝线。西陵氏把这些线在花园中展开,它们看起来就像闪闪发光的薄雾。

中国还有许多其他围绕制丝展开的传说。中国盛产家蚕及其主要食物来源桑树,尤其是在长江、黄河流域,也是在这里,这种虫子开始被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蚕蛾几乎不会飞,而且基本不太会动,它们的生命周期也被加速了。在野生环境中,蚕蛾的生命循环时间是一年一次,热带地区可能会到达三次;然而现在,商业化养蚕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培养出八批蚕来。[2]

家蚕成长有四个阶段:卵,幼虫,蚕蛹,然后最终变成蛾,整个过程要40—60天。成年的蛾是灰白色的,多毛,翅膀力量很弱,因此飞不起来。刚从蛹里孵出的母蛾腹中就已经有卵了,它们会散发出信息素吸引公蛾来交配。(在家养环境中,这一过程只需几分钟。)这之后,母蛾很快就可产下500颗卵。健康的卵呈灰青色的椭圆形,比英国十分硬币上的字母O还小,大约十天后,卵就会长成幼虫,小得肉眼几乎不可见。[3]

在野生环境中,蛾会将卵产在桑树的树叶上,而家养的蚕被饲养在通风良好、层层叠起的竹匾里,它们就在里面懒洋洋地吃着人类为它们准备好的大量桑树叶。(这种进食几近疯狂,人们即使在几米外也能听到蚕棚里的咀嚼声,声音大得像森林中的暴风雨。)蚕通过暴食来获得能量,以实现惊人的体型改变。它们的身体会增重十倍,为了适应自己迅速膨胀的体型会蜕皮四次。等准备好进入下一个生命阶段时,蚕会变成象牙般的乳白色,有时有灰褐色的环型斑纹,其长度和宽度类似一位女性的小指。[4]

即将化蛹的蚕会动个不停,直到找到最适合作茧的地方。缠一个茧需要三天之久,这期间蚕宝宝会不断地来回晃脑袋,用口器下面的两对吐丝器吐丝。制丝的蛋白质由腺体分泌,在蚕的身体中呈液态,只在从吐丝器中吐出后才变成固体。虽然蚕只有几厘米长,但它产生的连续不断的线却能达到1000米。蚕丝的宽度是30微米,是人类头发直径的一半。蚕在吐丝时将其外部裹上一层丝胶——生丝,也被称为“脱胶后的真丝”——正是丝胶使茧变得坚硬。(被西陵氏皇后的热茶溶解的也正是这种物质。)茧的形态虽然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是椭圆形的,大概和鹌鹑蛋一般大小,其颜色从乳白色到橘黄色不一。如果不加干扰,当茧完成后,其中的蚕虫将化成蛹,大约15天过后,就将以蛾的形态冲破两层壳飞出来。[5]

虽然在皇后和茶的传说中,制丝听起来只是一个午后的简单消遣,但事实远非如此。家蚕在每个生命阶段都非常脆弱、难养。母蛾产下的许多卵都不会孵化成虫,这些卵常是灰黑色的。而成为幼虫后,蚕非常贪食。它们唯一的食物——桑叶——需要每三四个小时就添一次,日夜不停。如果你自己储藏的桑叶用完了,必须寻找新的桑树或和邻人协商,以保证供给不断。这绝非易事:12000只蚕虫每天可以吃光大约20麻袋桑叶。有人估算过,要生产1千克的蚕丝,就需要消耗220千克的桑叶。(事实上,在古代,对桑叶的需求实在太大了,因此春天蚕虫生长时,砍伐桑树是被禁止的。)桑叶必须干净、干燥、凉爽。在气温较高时采摘的桑叶必须要在阴凉处降温,否则蚕虫吃了可能会死掉。

此外,蚕虫容易生病。败血病在它们蜕皮后立刻就能看出:蚕虫的身体会出现淡红色,随后它们会很快死亡。另一种疾病会使蚕虫在死前变黑、发出臭味。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若患上了脓病,它们的皮肤会随着肿胀的头部伸长,黄色的液体会从口器中流出。[6]

不过,要是你喂饱了蚕,并使其免于疾病的摧残,你就将收获一大堆圆圆的茧。一小部分茧会自然孵化,以产生下一代的蚕虫,但绝大多数会被收来制丝。制丝的第一步就是去掉最外面的杂丝,这些杂丝的拉伸强度很低,因此被用来填充冬天的衣服。然后,茧被蒸、烤或浸泡在盐溶液中,这是为了杀死蛹,防止蛹破茧成蛾破坏自己的丝质棺材。再之后,茧被浸入热水中,去掉丝胶。完成这一步后,蚕丝的重量就会减少20%—30%,从水中捞出的丝线被卷成线轴,拉直,避免打结。一束束丝线常常被捻到一起并染色,形成可以编织用的更粗的线。几千年来,这些丝束一直是独特的、极具生产力的原材料。[7]


[1]据传说,黄帝的统治时期是公元前2697年到前2598年。

[2]Feltwell, p. 37.

[3]P. Hao, ‘Sericulture and Silk Weaving from Antiquity to the Zhou Dynasty’, in Kuhn and Feng, p. 68; Feltwell, pp. 37, 39.

[4]Vainker, p. 16; Feltwell, p. 42.

[5]Feltwell, p. 51; P. Hao, in Kuhn and Feng, pp. 73, 68.

[6]Vainker, p. 16; Feltwell, pp. 47-8, 40-2, 44.

[7]Vainker, pp. 16-17. P. Hao, in Kuhn and Feng, p.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