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语文课扼杀了我阅读严肃作品的兴趣”
- 喜欢阅读 不喜欢语文
- 王育栋主编
- 2647字
- 2021-06-03 16:00:16
《冷峻的现实》
郁土
首先请各位语文老师谅解,写这篇文章,绝非指责大家的工作,而是想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探讨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也曾做过语文老师,所以,本文还有反省的意思在里面。
上面这句话,是朋友之子对我说的。起因则缘于《文汇报》3月15日刊出的《抄遍“四海八荒”,终将抄断国产剧的来生来世》(王彦、汪荔诚),文章从网剧《热血长安》承认抄袭单集下架说起,列举了大量涉嫌抄袭的IP剧。而抄袭之风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抄得容易,罚得轻巧,加之播出平台拜倒在收视率、点击量的压力下,对抄袭无限量宽容”(余飞言)。老实说,对上述网文、网剧,我看得极少,但朋友之子却看过不少。我觉得奇怪的是,一个人抄袭了别人的作品,为何还会有人去读他的作品,这和收受赃物有何区别?世界上有那么多严肃、优秀的作品等着去读,为何还要浪费宝贵的时间阅读这些没什么养分的东西呢?
话题由此展开。
朋友之子在中学时成绩不错,比较喜欢读书,尤其是爱读课外文学作品。他说,中学的语文课,彻底“扼杀”了他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兴趣,所以,上了大学后,利用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网络小说,如《星辰变》《神墓》《庆余年》《极品家丁》《无限恐怖》《邪气凛然》《恶魔法则》《琴帝》《盘龙》《斗破苍穹》《阳神》《凡人修仙记》等,这些他基本上都读过。情节要么是言情、玄幻,要么是穿越、异界等。相对来说,美国孩子多爱读科幻小说(他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硕士)。我问他“扼杀”怎讲?他回答道:
第一、老师(包括其父)推荐给他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有许多其实并不适合他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读,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他就只读到主人公16岁时为止,后面的就不读了,没有共鸣。
第二、课堂上老师的过度解读,也让他对严肃文学作品彻底丧失了兴趣。
第三、学生们最喜欢的科幻作品,语文课本中一篇也没有。
所以,上了大学后,他就在潜意识里开始了“报复性”阅读,严肃经典文学作品碰都不碰,只读轻松、好玩的,反正此时也没人“管”了。而这些网络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能带来阅读的快感,虽说读过也就读过,没什么营养。可读书不就是为了享受快乐么?
他的话令我大吃一惊。我问,据他了解,同龄人中,上大学后还有没有人去阅读“严肃”的文学作品,他回答说,周围的一个也没有,除非这个人阅读欲极强,什么都读。那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呢?他答也没人去读,因为这些人太老了,作品中描写的生活离他们太遥远了。大家要读就读网文,且经常在一起相互交流,有共同语言。另外,他对目前提倡的中小学生背诵古诗词也颇有微辞,认为这些诗词凝聚了古人的人生感悟,中小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很难真正理解这些深刻内涵的,不理解而去背诵,背之何益?
听到这里我彻底无语了。我曾在中学教语文四年,我的那些学生,是否也因为我的语文课,而彻底丧失了阅读严肃文学作品的兴趣呢?如此说来,我岂非成了罪人?
冷静之后,我就回忆,自己读中学那会儿,新课本发下来,首先看的就是《语文》,挑里面感兴趣的看。到老师上课正式开讲了,那些课文早已读过。等到老师带领大家一篇篇地分析下来,从“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到最后,语文课也就味同嚼蜡了。没想到,一代人过去了,语文课依然如此。
朋友之女在美国读高中,他告诉我,他女儿读高一时,英语文学课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语文课本,老师就指定了三本小说,分别是《芒果街上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蝇王》。这三本小说里的主人公,全都是他们的同龄人,分别写少女、少男与一群孩子的。而整个高中要阅读的,就还有《杀死一只知更鸟》《人鼠之间》《单独和约》《动物农场》《麦克白》《了不起的盖茨比》《永别了,武器》等。这些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写少年儿童生活的,学生们读起来自然十分亲切,有兴趣。不像我们的语文课本,首先是一篇篇文章与一首首诗的集合体,典型的碎片化阅读材料。其次,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往往也与其生活相去甚远。比如,我在微信中看到某位中学教师推荐的“初中起可读的20部名著”,其中外国的10部是:《希腊神话和传说》《荷马史诗》《圣经》《神曲》《悲惨世界》《复活》《变形记》《伊豆的舞女》《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看到这份名单,我吃惊不小。我是中文系出身,其中,《复活》上大学时读过却没看完,《圣经》《神曲》《浮士德》是工作之后才读的。一名中学生,你推荐他读这些作品,他嚼得动吗?又能消化吗?如此吃法,非把他的胃口吃坏不可!
今早卧床上读张鸣先生的《教科书的梦魇》,起首便是“现在的学生,没有几个不恨教科书的”,经过一番分析,他得出结论,“这样的教科书教出来的‘好学生’,创造力已经被严重窒息了”“教科书对学生阅读的压制,从小学、中学就已经开始了。教科书的存在,原本就是对学生对于书本的兴趣的一种摧残”。“只看教科书最后成绩好的学生,以后连读书的兴趣都没有了,会有什么出息呢”,最后他呼吁——“这样的教科书,非改不可了”。
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小学语文学习的情况。供小学生阅读的《美国语文》读本,是由美国教育家、俄亥俄大学校长威廉·H.麦加菲花费20多年时间主编而成的,全书按主题分为10大类:亲近自然、动物亲情、正直诚实、勤奋友爱、坚毅勇敢、同情善良、自尊自律、人际沟通、求知思考、快乐人生。该读本虽说也是由一篇篇文章组合而成的,但你不得不承认,这10个主题,非常贴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规律。拿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来对比一下,高下立判。而进了中学,学生们就开始整本书的阅读了。即以高中三年级为例,高三学生可读12本书。可你去问问我们的中学生,高中三年,有多少学生能完整地阅读12本书?因为宝贵的语文课,全被用来条分缕析那一篇篇杂凑起来的文章了。过度解读的结果是,曾有一名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实习生同我讲,他只要看到一篇文章,就会不由自主给它分段,找出其中心思想,而丝毫体会不到阅读的轻松与快感!
改革我们的教科书,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变碎片化阅读为整本书阅读,已刻不容缓了!
2017年3月18日
补记:
与碎片化阅读相对应的,是高考的标准化试卷;而与整本书阅读相对应者,以IB中文A课程为例,其考核办法则要求学生撰写书评。可以说,高考指挥棒指向哪里,语文课就教向哪里。以标准化语文试卷为主的高考指挥棒一日不改,则以碎片化阅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就一日不可能改变。而决定高考指挥棒者,又涉及高校自主招生、社会公平公正及教育体制改革、全社会用人标准等复杂问题,不是本文所能探讨者。唯愿本文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足矣。
(刊于《新读写》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