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史
  • 戚嘉林
  • 1750字
  • 2024-11-04 23:37:44

二 荷兰人再度占领澎湖

中国甲必丹李旦 我国福建泉州商人李旦常年往贩吕宋,并成为华人在马尼拉的领袖。西班牙人因觊觎其财产,乃借故生事,将其下狱囚于船中。李旦设法逃脱,逃往日本。后来李旦创立了往来吕宋岛、日本列岛等地以及台湾岛的海上贸易事业,成为华侨巨富,并且是日本长崎、平户两地华侨所选出的甲必丹(captain,头目),从而以中国“甲必丹”闻名于东亚海域。当时,明朝文献称李旦为游棍、巨寇、海寇或海贼。

1614—1625年间,就已知记录而言,李旦与华宇二人派遣至海外的朱印船,即达23艘之多,航行目的地跨及东京、交趾、吕宋与台湾四地,其中前往台湾不下十次。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驻日本平户商馆馆长考克斯(Richard Cocks),称李旦与华宇二人是台湾岛最大的走私贸易从业者。

荷兰人再度占领澎湖 荷兰东印度总督柯恩(Jan Pieterszoon Coen)于1619年在咬留吧建造新城,取名巴达维亚(Batavia,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在班达(Banda,今印度尼西亚西部),荷兰人最初虽与班达王签订贸易协定,但为了控制班达的豆蔻,总督柯恩率舰队并1,200名士兵于1621年航抵班达,突然登陆,对15,000名班达土著进行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屠杀。

1622年4月10日,荷兰司令官雷尔生(Cornelis Reijersen)奉总督柯恩之命,率领1,024人,分乘8艘船舰,自巴达维亚出发(途中有4艘船加入),远征中国,以建立与我国的自由通商关系。雷尔生所率舰队于6月初驶抵澳门,并进攻澳门,但因葡萄牙顽强抗拒而失败。随后雷尔生率本队6艘舰船转而占领澎湖,而于7月11日登陆澎湖(当时澎湖居民约百人),并立即于澎湖本岛风柜尾处挖土筑堡。后来荷兰人请求通商被拒,续攻厦门也无重大成果。天启三年(1623年)初,雷尔生亲自前往厦门谈判通商,仍未能成。

雷尔生自厦门返抵澎湖后,即派人赴台湾大员勘察。当时以一艘日本戎克船前来大员的中国甲必丹李旦,建议荷兰人占据大员。后来雷尔生为了贸易上的方便,乃在大员狭长的小岛上建造堡垒,并派士兵驻守大员堡垒。

荷兰人在澎湖役死千名中国俘虏 1623年春夏,荷舰三桅大帆船(夹板船)“济里克泽”号及d'Engelcen Beer号,在马尼拉沿岸截击两艘中国戎克船,掠货掳人,并纵火焚烧其船,返航澎湖途中再截击一艘中国戎克船,共计俘虏800名中国人。此外,“格林宁根”号三桅大帆船也于澎湖附近劫获一艘中国帆船,掳获200名中国人。是年夏,澎湖共有中国俘虏1,150人,荷兰人将其役死过半,另571人则于同年被送往巴达维亚,途中死亡473人,航抵巴达维亚后又有65人因饮水中毒丧生。也就是说,那些被荷兰人武装俘虏的1,150名中国人,在短短的一年间,仅33人幸存。然而,那1,000多名中国商旅、船员或水手,他们的父母妻子等亲人,今生今世也不知道他们的儿子或丈夫已遭荷兰人毒手,惨死他乡。当然,荷兰人的残暴非仅于此。例如1622年11月26日,荷兰人攻击福建沿岸的鼓浪屿,除抢劫丝织物品之外,还将岛上两座美丽村庄的许多漂亮房舍,及港边的大货船与战船等,均焚烧殆尽。

△ 澎湖港口图(1623年)

荷兰城堡呈正方形,长宽各约55米,城堡各角有外凸的棱堡,共配置29门大炮。

荷兰人也知道自己的残暴杀戮行径是不对的,当时曾任荷兰班达长官与台湾大员长官的宋克(Martinus Sonck)就坦称,通过在中国沿海的活动,他们(荷兰人)在别人眼里已成为杀人凶手、海盗、暴力者。对中国采取的武力行动,依他之见,也过于强硬与残忍,这样他们永远也无法获得与中国贸易的机会。

中国大军逼退澎湖荷兰人 1624年2月8日,福建巡抚南居益下令由40~50艘戎克船所组成的船队,航抵澎湖最北方岛屿的外角。是月20日,南居益令守备王梦熊率军由吉贝突入镇海港,荷兰人遂退守风柜城。

当时,停泊在澎湖岛上的荷兰船只仅有3艘,兵力薄弱,故雷尔生屡次向巴达维亚东印度总督提交辞呈,并于5月获准。是时,南居益亲自督军,8月16日中国大军兵分三路齐进。另外,南居益迫使李旦在福建的主要合作伙伴许心素往谕,要求李旦担任中间人,敦促澎湖荷兰人拆城另迁,诱使荷兰人前往东番大员。

荷兰新任司令官宋克于8月3日抵达澎湖,接替雷尔生。当时白沙岛的中国大军逐渐增加,8月中旬时约有1万人、200艘戎克船。8月17日,荷兰人派李旦任中间人,为荷兰人与中国官员翻译斡旋。荷兰人也知道,即使将台湾大员堡垒破坏并调回其守兵,在澎湖的荷兰人的兵力仍不满千人。由于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荷兰人审时度势,乃决定在与中国大军交战前,撤离澎湖。司令官宋克于1624年9月10日,率荷兰船舰13艘远遁东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