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经济地理
- 何侍昌 刘开华 吴黎围 谢正发
- 3381字
- 2021-06-03 13:17:43
第四节 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
本书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按照“理论梳理—区情考察—理性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遵循“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研究路径,首先分析资源禀赋条件,进而针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经济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了城镇的经济地理,进而分析经济地理布局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对涪陵经济地理的优化建议,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导论
导论包括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等。
(二)历史沿革与经济区划
梳理涪陵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涪陵经济地理的变化历程,涪陵历次战略定位与经济区划调整,以及涪陵经济地理演变的决定因素等。
(三)自然地理资源
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分析涪陵自然环境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对涪陵经济地理的产业经济发展布局有重大影响的主要条件。
(四)人文社会资源
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和分析数据,分析自然条件、劳动人口资源、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的历史基础、技术条件以及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探讨经济—产业布局的成因。
(五)第一产业经济地理
分析涪陵第一产业的生产条件与布局情况。包括第一产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生产与布局。
(六)第二产业经济地理
分析第二产业的化工化纤、食品医药、重要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清洁能源、建筑业等的生产与布局。
(七)第三产业经济地理
分析第三产业的商业、对外经济、金融业、旅游业、运输物流业、公共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生产与布局。
(八)特色产业经济地理
分析涪陵特色产业与地理标志,涪陵特色经济的地理分布;主要以涪陵三大特产为例,分析涪陵榨菜、红心萝卜、油醪糟的生产与布局。
(九)城镇经济地理
分析涪陵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分布现状;涪陵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与人口迁移;涪陵城镇的优化布局,分析涪陵城镇布局存在的问题,城镇布局的影响因素,以及涪陵城镇的发展与布局优化。
(十)涪陵经济地理布局优化
分析涪陵经济地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涪陵经济地理布局的优化路径。经济布局优化主要包括工业结构优化和地域空间布局,工业园区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项目配套布置,还包括农业发展的地域组合,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城乡建设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选址和建设等。
二、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方法
(一)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首先,区域经济地理分析要有宏观思维,要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将涪陵经济地理的布局与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等发展战略,要从国家宏观战略大局出发分析涪陵区域经济地理问题。其次,运用微观分析方法,掌握各地方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等基本情况,对三次产业中各个细分行业的生产与布局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解剖个案,研究涪陵经济地理的产业布局规律。只有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才能在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出涪陵经济地理的优化方略。
(二)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在理论研究方面,在总结归纳现有研究文献和经济地理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市场区理论,以及不平衡发展理论等,构建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路径上基于“提出问题—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思路,通过对涪陵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结构与城镇布局进行研究,从总体上把握产业布局与城镇的特征,探寻涪陵在经济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相关研究结论。
(三)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对涪陵经济地理目前的均衡现状进行静态分析,研究涪陵经济地理空间均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只考察当前时点上的均衡状态。而动态分析是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涪陵经济地理的动态变化。考虑到时间维度,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等条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经济现象均衡状态也会相应变化,这些变量随着时间的演变而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因此,需要对涪陵经济地理现象连续变化过程进行动态分析。
三、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创新
(一)从地理区位挖掘潜力,将涪陵打造为成渝连接长江中下游的门户
门户是指某地区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成为区域范围内招商引资的首选之地和物流运输的集聚中心。如何基于某地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其可能的门户特性,是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重要功能,也是最有难度的工作。涪陵区经济地理分析,重点围绕如何将涪陵打造成为重庆市乃至成渝地区的门户。显然,长江黄金水道的治理和港口的升级改造将决定其辐射范围的大小,成为确立其未来门户地位的关键一环。此外,交通条件的可达性,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等都是区位门户优势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
(二)探明涪陵经济地理的优势劣势,有利于了解区情,摸清家底
目前,针对涪陵经济地理的研究成果较少,本书通过梳理涪陵经济布局的历史和现状,形成一部关于涪陵经济地理的完整的工具书,有利于深刻认清区情,了解涪陵区的历史和现状,熟知它的优势和不足,看到它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进而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遵循客观规律,扬长避短,使社会经济建设各项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向前发展,为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确定适宜的发展目标、拟定有效发展政策提供根本依据。因此,本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和开拓性价值。
(三)根据涪陵实际条件,探析经济地理优化路径,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地理因素是除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外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地方特殊的地理因素提出相应的区域发展战略,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从世界各国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看,经济资源的集聚推动着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涪陵如何利用、构建地区自身的地理、资源优势,优化营商环境和制度政策,吸引资本、劳动等各种要素资源落地涪陵,获得集聚效应,进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巨大考验。本书运用区域比较研究法,探明涪陵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特点、优势和劣势,为科学制定切合区情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依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尺度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4):433-436.
(2)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J].经济地理,2008,28(6):918-922.
(3)Fujita M., Krugman P. R., Venables A. J.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 MIT Press,2001.
(4)(英)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德)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Haig R. M.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ropolis: II. The Assignment of Activities to Areas in Urban Regions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26,40 (3): 402-434.
(8)Barton S. L., Gordon P. J. Corporate Strategy: Useful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apital Structur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7, 12 (1): 67.
(9)Kilkenny M. Transport Costs,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J]. 1998, 29 (3): 259-280.
(10)安虎森.新经济地理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1)Isard W. The General Theory of 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49, 63 (4): 476-506.
(12)Samuelson P. A. Spatial Price Equilibrium and Linear Programming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2, 42 (3): 283-303.
(13)Dixit A. K., Stiglitz J. 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5, 67 (3): 297-308.
(14)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 483-499.
(15)Paul 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16)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 (1): 65-94.
(17)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14 (5): 71-102.
(18)Robert E., Lucas 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22 (1): 3-42.
(19)林毅夫,董先安,殷韦.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J].财经问题研究,2004(6):3-10.
(20)Gallup J.L., Sachs J. D., Mellinger A. D. Geograph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J]. Cid Working Papers, 1999, 22 (2): 179-232.
(21)Baldwin R.E., Forslid R. The Core-periphery Model and Endogenous Growth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7, 67 (67): 307-324.
(22)Baldwin R.E., Martin P., Ottaviano G. I. P.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s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1, 6 (1): 5-37.
(23)Ottaviano G., Tabuchi T., J. F. T(hisse).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 (2): 409-435.
(24)Baldwin R.E., Okubo T. 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 [J]. Cepr Discussion Papers, 2004, 6 (3): 323-346.
(25)Baldwin R.E., Martin P., Ottaviano G. I. P. Global Income Divergence, 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s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1, 6 (1): 5-37.
(26)Martin P., Ottaviano G. I. P. Growth and Agglomeration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1, 42 (4): 947-968.
(27)Mori T., Nishikimi K., Smith T. E. The Number-average Size Rule: A New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ity Size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08, 48 (1): 165-211.
(28)Behrens K., Lamorgese A.R., Ottaviano G. I. P, et al.Testing the Home Market Effect in a Multi-country World: The Theory [C]. Econometric Society 2004 Far Eastern Meetings, Econometric Society, 2004.
(29)朱苏加,韩瑞玲,范智超,路紫.中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发展历程评述及其现实意义[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3):49-53.
(30)胡欣.中国经济地理——经济体成因与地缘架构[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31)杨伟兵.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西南近代经济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2)(晋)常璩撰,刘琳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182,25.
(33)孙敬之.西南地区经济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34)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四川农业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