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影响机制与区域环境研究
- 王松
- 2006字
- 2021-06-04 19:35:29
前言
技术创新与进步始终是企业成长、竞争与转型升级的主要源泉,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源动力。然而,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中,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日趋复杂,企业性质、组织和内部资源也千差万别。基于对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积累,本书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主要有两点创新之处,一是基于演化的视角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将企业分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清晰地展现和分析了各自的技术创新路径、资源获取和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对策建议;二是更加全面地分析和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和机制,并解析了其作用机理,还对企业外部所处的区域科技环境进行分析,这对理解不同区域的科技资源禀赋及其传播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很有帮助。
本书主要分为4章。第1章主要对初创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机制进行研究。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收集大样本数据进行定量研究。目前文献研究主要从单一层次来分析初创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问题。本书建立一个多层次融合的研究框架,将创始人团队层次、企业层次和行业层次的创新影响因素纳入框架当中,首先,对各个层次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其次,研究在不同情景下多层次因素融合对初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和机理。研究发现创始人团队成员的异质性,包括成员不同类型经验、职能多样化、背景多样化等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企业技术创新依赖于内外结合的路径,其中外部技术研发合作、政府创新和资源政策支持显著影响创新绩效;跨层次变量融合,包括技术型要素组合、资源经验型要素组合和人力资本型要素组合对技术创新发挥更积极作用,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基础。行业进出难易度、技术紊乱度等不确定性对创新影响机制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调节作用。雇员带来的知识和技能、企业规模、风险投资和出口导向对年轻企业的创新活动的贡献不显著。研究发现了初创企业在创新创业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初创企业的存续发展和提高创新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第2章是关于初创企业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初创企业由于禀赋要素约束,行业经验不足,技术系统性弱,在发展的初期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家禀赋、知识异质性、社会资本以及网络关系、政策与政府行为等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企业创新活动,中国特别是浙江地区中小型企业在创业机会和能力获取、创业意愿与创新活跃度和成功度等方面一直具有领先优势,因此使用扎根理论对浙江本土初创中小企业进行了多案例分析,捕捉影响初创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关键因素,分析创新过程中各种影响关系的发生机理,描绘当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构建初创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最后提出创新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3章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方面资源禀赋、关系和环境因素在趋于稳定和成熟的状态下,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如何动态地支持或者阻碍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虽然文献已经明确了企业的外部资源和信息是创新的重要支持,但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外部联系机制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又是如何互补或配置的。企业技术创新的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是目前文献中最重要的企业创新外部联系机制,尽管网络机制和集群机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并且有其局限性,网络和集群也许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或扮演相互替代角色,更好地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文献中较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本章列出了创新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来量化企业创新过程,通过解析网络和集群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机制,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细致的理论框架,可以解释外部变量是怎样相应地促进或者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然后分析两者如何通过互补和克服局限性更好地促进企业创新。最后引入集群和网络活力变量,探讨在集群和网络的不同发展阶段外部联系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变迁和演化。
第4章是关于企业创新的外部区域环境研究。本章基于2010—2016年的数据,引入熵权法给相应的指标设定权重,对中国八大区域科技资源禀赋和传播能力的变化与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每个区域的科技传播能力及其如何随着时间演化,通过比较,反映出区域间科技传播能力的差异。进一步的,将八大地区作为抽样的对象进行聚类分析,按照不同类别群组给出了谱系图。研究表明了近几年来各个地区科技传播活动的趋势和变化、存在的问题,以及获得不同传播绩效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对各种变量之间影响关系的评价和解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帮助各区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科技传播政策,提高科技传播效果和效率。
本书为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企业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基于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实证研究”(项目号:2021C25029)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得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传播学学科发展经费的资助,项目经费号GK208801299015。著作内容和成果也得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杨根福、沈江和聂菁菁的贡献,在此深表感谢。
王 松
2021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