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也有自己的实现模式

幸福课教授本·沙哈尔在一次吃汉堡时,总结出了4种人生模式,并在课堂上,一次次地给予新的诠释。

有一年,本·沙哈尔为了准备重要赛事,除了刻苦练习外,他必须严格地节制饮食,以控制体重。在开赛前的一段时间,他每天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他曾暗中发誓,一旦赛事结束了,一定要大吃两天“垃圾食品”。

比赛终于结束,怀着放松的心情,本·沙哈尔立即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随即买下4个汉堡。当他急不可耐地撕开纸包,把汉堡放在嘴边的刹那,却停住了。因为他意识到,上个月,因为健康的饮食,自己体能充沛。如果享受了眼前汉堡的美味,他很可能会后悔,并影响自己的健康。望着眼前的汉堡,他突然发现,它们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可以说,代表着4种不同的人生模式。

他最先拿起的那个汉堡,口味诱人,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受眼前的快乐,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享乐,透支未来的幸福,即“享乐主义型”。手边的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会不会还有一种汉堡,又好吃,又健康呢?那就是第四种“幸福型”汉堡。一个幸福的人,是既能享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的人。

4个小小的汉堡,4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在课堂上,当本·沙哈尔让学生选择做哪种类型的人时,答案几乎都是幸福型。一时的选择容易,长时间的身体力行却往往使人偏离最初的幸福的航标。

面对最初的方向,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的思维对于“幸福型”的人是很大的干扰。而人们对于幸福的感知,也总是羡慕别人。

哈利对住在森林公园的一对夫妻羡慕不已,因为公园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然而,当这对夫妇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这儿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

当时,哈利的感觉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对夫妇对这儿太熟悉了,花草树木,清风明月,在他们漫长的日子里,已不再有风景的含义,而早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

追求幸福,就是要选好自己的人生模式,更为关键的,就是挥别那种精神和心境的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把握今天,着眼未来。

曾听一位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玛格丽特·柯妮女士最近的生活很糟糕,一天早上醒来,她发现刚刚装修好的地下室被水淹了,她惊慌得不知所措。

“我第一个反应,”她这样说,“是想坐下来大哭一场,为自己的损失号啕。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问自己,最坏的情形会怎样?答案很简单:家具可能全泡坏了,嵌板可能给泡得弯曲不平,还留下水渍,地毯也报废了,而保险公司可能不会赔偿这些。

“第二,我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来减轻灾情?我先叫孩子把所有可以拿得动的家具搬到没有水的车库里去。我向保险公司经纪人报告,并且用电话请地毯清洁工带吸尘器来。然后我和孩子向邻居借了几台除湿机,使地下室能加速干燥。等到我丈夫下班回家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整理就绪了。”

“我考虑了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形,想出怎样做些补救,然后动手忙起来,做了我必须做的事。我根本没有时间忧虑。当做完这一切时,我的心里轻松多了。”

很多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其结果往往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做好眼前你能做的事情,幸福的感觉就会谷底反弹。在时运不济或悲伤痛苦时,常常听到这句话:“想想你自己的幸福。”是的,看看我们的生活,大约有90%的事还不错,只有10%不太好。如果我们要快乐,就要多想想90%的好,而不要过分看重剩余的10%。你会发现,90%的幸福因素都已成为事实且存在于今天,而那10%的忧虑和悲伤,则来自于自己的担心和假象。即使真的有糟糕的事情会发生,过多的忧虑也无济于事,顺其自然,坦然面对,幸福的感觉才不会被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