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病条辨》通俗讲话
- 刘景源
- 2885字
- 2021-05-28 17:26:38
前言
《温病条辨》一书是清代的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字配珩,号鞠通)继承了《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喻嘉言、叶天士等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历经数十年临床实践而著成的一部温病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之书。它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多种温病的辨证论治都做了较详实的阐述,书中的诸多方剂在临床实践中都确有效验。因为它是一部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温病学专著,所以自1813年刊行以来,多次刊印,传播极广,对温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仍然被视为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必读之书。
该书著成于清代的中后期,因为距现代不远,所以原文并不难懂,但因为书中涉及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温病的病名分类等诸多内容,所以其编写体例与结构独具特色,内容纵横交织,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其要领,给深入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自学生时代起开始阅读该书至今已历40余年,在边读书、边教学、边临床的过程中反复研读,领悟渐深,体会日多,自觉受益匪浅。我曾在20世纪80年代为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温病条辨》选修课,选讲了书中的重点条文百余条,反映良好,学生认为对学习《温病学》有很大启发,于是萌生了把自己读书及在实践中运用的心得体会辑录成册的想法,但因自知学养不足,所以迟迟未付诸行动。适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出版“四大经典”名家讲话丛书,惠予我执笔《〈温病条辨〉通俗讲话》的任务,终使此书成稿面世,得与广大学界同好共同研讨。因为是“通俗讲话”,所以采取了口语的形式,俗则俗矣,通耶?否耶?则有待读者诸君评说。
《温病条辨》原书共分为七卷,“卷首·原病篇”引《黄帝内经》原文十九条以“原温病之始”。“卷一·上焦篇”“卷二·中焦篇”“卷三·下焦篇”通称三焦篇,分别论述上、中、下三焦各种温病的证治,共载238法,198方。“卷四·杂说”“卷五·解产难”“卷六·解儿难”共收入吴鞠通的短篇论文59篇。可以说,书中的三焦篇才是真正讲述温病的内容,而在三焦篇中又附有“补秋燥胜气论”(在“上焦篇”)讲凉燥病,还列有寒湿门讲寒湿病,这些内容都不属于温病的范畴。本书为了突出重点,只选讲了三焦篇中属于温病的内容。本书共分为十讲,为了使读者,特别是初学者对《温病条辨》一书先有初步了解,第一讲就以“《温病条辨》评介”为题,首先对原书作出综合性的简要评介。因为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至今已经形成了专门的学科,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远不是《温病条辨》一部书所能包容的。为了使读者对温病学有较全面的了解,第二讲就以“学习温病学应当掌握的几个问题”为题,对温病学的有关知识作了简要介绍,作为讲评《温病条辨》原文的铺垫。第三讲是“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与治疗原则”,内容是讲卫气营血辨证与治则。第四、五、六讲分别是“上焦篇·温热病”“中焦篇·温热病”“下焦篇·温热病”,在这三讲中,把原书三焦篇中温热病的条文分别按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血分证候归类讲评。第七讲是“湿热病的辨证纲领与治疗原则”,内容是讲三焦辨证与治则。第八、九、十讲分别是“上焦篇·湿热病”“中焦篇·湿热病”“下焦篇·湿热病”,在这三讲中,把原书三焦篇中湿热病的条文分别按湿重于热证候、湿热并重证候、热重于湿证候归类讲评。
关于本书的编写体例,有以下三点需要加以说明。
一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是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作为分类辨证的方法。所谓三焦为纲,是以上、中、下三焦来判定病变的部位,也就是定位诊断。所谓病名为目,并不是按书中所说的九种温病一一进行分类,而是按病变的性质把九种温病归纳为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综合讲述,也就是定性诊断。就是说,原书中是把温病分为三焦温热病与三焦湿热病分别讲述的,这是一种非常简约、非常科学的分类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但是吴鞠通在原书中只是把几种温病综合排列,却没有对以温热病与湿热病进行分类的用意作出说明,所以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为了突出吴氏这种执简驭繁的分类方法,本书采取了以三焦为纲,以温热病、湿热病为目的的分类方法,分别对上、中、下三焦中的温热病与湿热病进行分类讲评。
二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采取了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以六经辨证为辅辨温热病,以三焦辨证为主、以六经辨证为辅辨湿热病的辨证体系。这种做法是非常符合临床实际的,但是他在书中对这种分类辨证的思路没有作出说明。为了彰显他的这种学术思想,本书就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以三焦辨证作为湿热病的辨证纲领分别对原书的条文进行归类。
三是,湿热病是外感湿与热两种邪气而发病,由于湿邪与热邪的比重不同,其临床表现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的区别,治法也大有不同。《温病条辨》中虽然指出了这三种类型的区别,但是在条文的排列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为了突出这三种病变类型各自的特点,本书把上、中、下三焦湿热病的条文都按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进行分类重新排列,分别讲述这三类证候群的证治规律。
因为本书是对古代医学著作的诠释,为保存原书原貌,书中的药物剂量一律保留了旧制的计量单位,临床应用中应当加以换算,如一两大约30g,一钱大约3g,一分大约0.3g等。本书在选录原文时,对原书中存在的个别错别字根据不同版本进行了校订,择其优者选录,各本皆同而又明显有误者,则在讲评中加以说明。
本书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与研究《温病学》课程的参考书。
还需说明的是,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在处方、用药方面不仅继承了前辈学者,特别是张仲景与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而且多有发挥,充分体现了他师古而不泥古的临床思路,对后学者有极大的启示,本书在这些方面都做了重点讲评,以强调中医工作者在学习过程中“读经典,做临床”的重要性。《温病条辨》一书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但它毕竟是成书于200年前的著作,由于当时的学术水平以及作者阅历的局限,这部优秀的温病学专著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缺点甚至错误,所以后世一些学者如王士雄(孟英)、叶霖(子雨)等人对它多有批评。虽然他们在批评中有的用语不免过于尖刻,某些批评也未必正确,但书中存在的问题也确实无法否认。为了引发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按照吴鞠通本人在《温病条辨·凡例》中所说的“非敢谓高过前贤也,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的原则,本着“不为尊者讳”的态度,对原书中存在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了分析评论。因为本书对《温病条辨》中的创新思路与存在问题都进行了评析,所以在本书中把对原书条文的分析称为“讲评”。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本人水平所限,讲评的内容未必合理,也难免浅陋甚至错误,谨将一己之见掬诸同好,如蒙批评指正,即如吴鞠通所说“将感之如师资之恩”。另外,如前所述,出于编写体例的需要,本书对《温病条辨》的条文重新进行了分类排列,这种编排方法是否允当,也一并敬请同道师友不吝赐教。
刘景源
2008年4月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