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结束后,林纾回到Y所培训。十一月她们就会结束培训去Q核电,此时正是功课最重的时候,她连回家都带了书去,在机场候机时瞄上几眼。
这次入职培训是上课、考试、自习、活动交叉开展的,十二门课程的学时、排课频率不同,每周排新的课表、考试通知和活动通知,每学完一门课就安排考试。
跟程远当时参加的培训不同的是,这次培训还有一个Z系统统一组织的“破冰营”,所以他们课余除了自习,还排满了演讲、运动会、迎新晚会、讲座、领导座谈、核工业史演出、Y所参观等活动,这样一来,他们根本就没有集中复习的时间,林纾又是文科生,让她这样连微积分和高数都没学过的纯文科生学什么“核裂变”、“泡核沸腾”、“一次接线二次接线”,还必须考到60分及格,不啻天方夜谭,所以林纾心里的压力确实比程远当时大了不少。
但年轻人就是活力四射的。所以,面对诸多活动,总有人兴致勃勃要参加。
曾嘉和王朵要参加演讲。
王朵有过多年演讲经验,她决心把这个特长再发扬光大,在国有单位,有一门特长是非常重要的事,可以帮助她迅速从一帮人中脱颖而出。
曾嘉则从没尝试过演讲,但是她是工科生,对这些“文科生的活动”一向很有猎奇的热情,非常想尝试一次。
此外,曾嘉还有个主持人梦,她还想去竞选一下中秋晚会的主持人。
石琳报名了运动会好几个项目。其他三人惊讶,她看起来娇娇柔柔的,没想到她说自己是校排球队的队员,还自豪地说,清河可是出了很多知名女排队员的,排球是她们学校传统项目,有了体能,其他体育项目练习一下,也不在话下。
林纾则更喜欢文字工作,她报名担任了“破冰”活动的班级通讯员,拍照、写稿一肩扛。最忙的一周,她曾经每天上午、下午全程跟两项活动,晚上又要参加例行的班级讨论做记录,只能逮着吃饭、洗澡、睡觉这些别人休息的时间疯狂写稿、挑照片、排版上传,忙得顾不上程远。
程远在考操之余就笑话她:“干嘛要报名做这些,你们年轻人就是好忽悠,进了公司,该干活好好干活,特别是通讯员这种,都是扔给小年轻的兼职,根本不计算工作量的,没有天降机会,谁也别想提拔。”
林纾不听他的:“我喜欢,你管得着吗。你忘了,你以前还兼职值里通讯员呢,还说是去包头参加过培训的人,稿子最后还是我帮你改的。”
她确实乐在其中。不是所有稿件都会被Z系统的新人活动专栏采用的,但林纾有大学在校通讯社的经验,还是活动前查资料、打底稿,活动时按以前通讯社学长教的要点速记、定格拍照,有时做一下录音工作,所以她写稿快、用词新、引用完整,稿件在一众理工科学员中很突出,采稿率很高。
一次“破冰”,大家各自都有收获。
林纾因为要写稿,是听讲座和去核工业展厅参观时最认真的人。她记得Z系统总部田总是怎样一个温文尔雅的形象,说着他对科研体制改革的理解;她记得我国自主设计的HPR1000总设计师,诉说着自己带领的团队是怎样突破了技术的关卡;她最感动的,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徐銤院士,他是发自内心的不求名利,真正胸怀祖国和人民,将快堆视为自己的使命,矢志不渝地为之奉献一生。她从来没有追过星,在F大高校也没有想过去跟一些著名教授合影,但是她在徐院士讲座结束时,真心实意地冲上讲台去,请求与他合影。她希望自己永远记住这个胸怀赤子之心的可敬老人,以他作为一生的榜样。
“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在西北的金银滩上度过他们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一声号召,他们就从家乡来到那遥远的地方。他们吃的是夹着沙子的饭,住的是干打垒的土坯房,喝的是混浊苦涩的污水,但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祖国繁荣安定所必须的一项保密事业,再艰难的环境,也从未动摇过他们这一代青年的决心。一声巨响,一朵蘑菇云,是他们共同的勋章……”理所当然地,王朵关于“我的核梦”的演讲,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曾嘉成功当选迎新晚会主持人。她是亲切幽默的风格,跟这场学员们自导自演自排的生机勃勃的晚会非常契合。“当我第一次遇见你,我平静的心瞬时变成失控的堆芯…我血液的温度瞬时偏离泡核沸腾…你稳住了反应堆,并迅速下插了控制棒…”林纾发现,自己这些同届里面,有善歌善舞的,有相声一流的,有歌声清越的,有琴艺绝佳的,她感叹,连200多名学员都这样藏龙卧虎,不知公司两千多号人会是怎样的存在。她现在还不知道,以后在公司的每一次晚会,都再也没有了这样的青春气息,在严密的组织下,灯光、舞台、服化,全都比今天上了不知多少个档次,但却只有刻板的情景剧、样板戏、民族舞、民乐,以及正襟危坐的领导和员工。现在这一场大家自己打气球、挂七彩小灯、租音响的晚会,竟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拥有这样的轻松活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