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零开始学写作:个人增值的有效方法
- 弘丹
- 1753字
- 2021-05-27 18:34:40
3.4 写作的困难是与成千上万人沟通
我们往往认为写作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其实,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沟通方式。
表达和沟通只是从字面上理解可能感觉差别不大。从沟通的过程来看,可以明显感受到两者的差别。《沟通圣经》这本书中用如下流程表示沟通的过程。从沟通的过程可以看出,沟通的过程包括接收者接收到信息,并提供反馈。
z=噪声或干扰
而表达的过程只是发送者创造信息,至于渠道或媒介及接收者是否接收到了信息与发送者无关,更不用说反馈了。用流程来表示表达的过程。
自媒体时代的写作过程更接近于沟通过程。写完文章后我们要考虑发布的渠道,不同的写作平台,读者的群体也各有不同,比如,简书的读者群80%左右是90后和80后,那么在这个平台你写的文章如果与90后关心的内容有关,则更容易获得高阅读量。
文章在不同渠道发布之后还需要去了解文章的读者接收到了多少信息,文章是否引起他们的共鸣。同时也要与读者互动,读者的留言相当于给文章做出的反馈,通过读者留言得到的反馈来判断沟通效果。
我们希望自己写的文章阅读量更大,希望更多读者接收到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希望他们看完文章能够理解我们所说的内容,更喜欢他们能接受我们所阐述的观点、理念和思维等,如果他们能够改变行为或者态度,那么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最大的肯定。
有人会认为,写作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应该考虑读者。如果为了读者而写作,那写作就不纯粹了。其实写作或多或少都是为了沟通。在写私密文章时,我们是与内心的自己沟通,不断书写,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并相应地采取行动或改变思维。公开写作既包含与内心的自己沟通也包含与读者的沟通,具体比例需要每位作者自己去权衡。
美国多产的畅销书作家、《肖生克的救赎》一书的作者斯蒂芬·金在《写作回忆录》中讲述自己的写作过程。写完小说后,他会第一时间给妻子阅读。当妻子阅读时,他会观察妻子的反应,如果妻子哈哈大笑,说明这部分情节写得精彩。如果妻子读完没有什么表情,说明这部分内容不够精彩。斯蒂芬·金认为写作者至少要写两稿。第一稿关起门来写给自己,第二稿敞开门来写给读者。
此外,采用沟通的语言来写作会让文章充满感情。为了使文章写得生动,有一种方法是想象与读者对话。比如,写吵架的语言,就假想有一个敌人需要被你说服,你要跟他吵架;写恋爱的文章,就假设你是在写给你的爱人,这样写出来的文字就有力量,才能写到读者的心坎里去。写作时,学会跟读者恋爱,或者吵架也就掌握了艺术创作的精髓。
只与一个人沟通,有时还会觉得困难,认为对方没有明白自己表达的意思。有时每个人对同一个词语的理解各不相同。比如,有一次与朋友约会,我们定好下周三。约时间那天刚好是周日,她是以周一为一周的开始,而我是以周日为一周的开始,因此我们所理解的下周三是不同的。我理解的下周三对她而言是下下周三。我们错过了约会时间。“下周三”是看似明确的词语,依然会产生误解,更不用说因文化、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及个性不同所产生的沟通障碍了。
写作是与多人沟通,甚至与成千上万人沟通,这种沟通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写作时,尽量要用明确的词语,减少误解的产生。沟通最大的难度在于理解对方。你要理解对方关心的是什么话题,他已经有哪些知识储备,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方更容易理解。
李笑来曾说:“公开写作,基本上是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寻找最大公约数的前提是,你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情况,你才能知道你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大概是多少。因此,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写作时尽量少用专业名词。有些人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越深奥难懂,说明自己的水平越高。学术论文另当别论,日常写作还是尽量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词语。唐代诗人白居易做完一首诗会先念给老年妇女听,如果对方没听懂,就回去修改,力求做到老妪能解。那些千古传诵的名篇,大多也是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
有时候文章的传播效果会出乎我们的意料。花了很大心血写的文章,阅读量寥寥,而有些自认为写得不怎么样的文章,反而能够大量传播。有时候文章写完了,阅读量的事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解决方案就是多写文章。一方面,多写文章可以不断磨炼自己的写作技能,另一方面收到的反馈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读者的喜好,跳出“我怎么知道别人要什么”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