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實業

農工商三者,並稱實業,而三者之中,農爲尤要。必有農,然後工商之技,乃可得而施。中國從前,稱農爲本業,工商爲末業,若除去其輕視工商,幾乎視爲分利之意,而單就本末兩字的本義立論,其見解是不錯的。所以農業的發達,實在是人類畫時代的進步。有農業,然後人類的食物,乃能爲無限制的擴充,人口的增加,才無限制。人類才必須定住。一切物質文明,乃獲有基礎。精神文化,亦就漸次發達了。人類至此,剩餘的財産才多,成爲掠奪的目的。勞力亦更形寶貴,相互間的戰爭,自此頻繁,社會内部的組織,亦更形複雜了。世界上的文明,起源於幾個特别肥沃的地點。比較正確的歷史,亦是自此開始的。這和農業有極深切的關係,而中國亦是其中之一。

在農業開始以前,游獵的階段,很爲普徧。在第一章中,業經提及。漁獵之民,視其所居之地,或進爲畜牧,或進爲農耕。中國古代,似乎是自漁獵逕進於農耕的。傳説中的三皇:燧人氏鑽木取火,教民熟食,以避腥臊傷害腸胃,顯然是漁獵時代的酋長。伏羲,亦作庖犧。皇甫謐《帝王世紀》,説爲“取犧牲以供庖廚”, 《禮記·月令》《疏》引。實爲望文生義。《白虎通義·號篇》云“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則羲字與化字同義,所稱頌的乃其德業。至於其時的生業,則《易·繫辭傳》明言其“爲網罟以田以漁”,其爲漁獵時代的酋長,亦無疑義。伏羲之後爲神農。“斲木爲耜,揉木爲耒”,就正式進入農業時代,我國文明的歷史,從此開始了。三皇之後爲五帝。顓頊、帝嚳,可考的事跡很少。黄帝“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神農戰,似乎是游牧部落的酋長。然這不過是一種荒怪的傳説,《五帝本紀》同時亦言其“藝五種”,而除此之外,亦絶無黄帝爲游牧民族的證據。《堯典》則有命羲和“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之文。《堯典》固然是後人所作,並非當時史官的記録。然後人所作,亦不能謂其全無根據。殷、周之祖,是略與堯、舜同時的。《詩經》中的《生民》、《公劉》,乃周人自述其祖宗之事,當不致全屬子虚。《書經》中的《無逸》,乃周公誥誡成王之語,述殷、周的歷史,亦必比較可信。《無逸》中述殷之祖甲云:“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爲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此人實即太甲。“不義惟王,舊爲小人”,正指其爲伊尹所放之事。述高宗云:“舊勞於外,爰暨小人。”皆顯見其爲農業時代的賢君。周之先世,如大王、王季、文王等,更不必論了。古書的記載,誠多未可偏信。然合全體而觀之,自五帝以來,社會的組織,和政治上的鬥爭,必與較高度的文明相伴,而非游牧或漁獵部族所能有。然則自神農氏以後,我國久已成爲農業發達的民族了。古史年代,雖難確考,然孟子説:“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由湯至於文王,五百有餘歲。由文王至於孔子,五百有餘歲。”《盡心下篇》。和韓非子所謂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顯學篇》。樂毅《報燕惠王書》所謂“收八百歲之畜積”;謂齊自周初建國,至爲昭王所破時。大致都相合的,決不會是臆造。然則自堯、舜至周末,當略近二千年。自秦始皇統一天下至民國紀元,相距二千一百三十二年。自堯舜追溯農業發達之時,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國農業發達,總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

中國的農業,是如何進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進於精耕。古代有爰田之法。爰田即係换田。據《公羊》宣公十五年何《注》,是因爲地有美惡,“肥饒不得獨樂,磽确不得獨苦”,所以“三年一换主易居”。據《周官·大司徒》,則田有不易、一易、再易之分。不易之地,是年年可種的。一易之地,種一年要休耕一年。再易之地,種一年要休耕兩年。授田時:不易之地,一家給一百畝。一易之地,給二百畝。再易之地,給三百畝。古代的田畝,固然較今日爲小。然一夫百畝,實遠較今日農夫所耕爲大。而其成績,則據《孟子》《萬章下篇》。和《禮記·王制》所説:是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農夫食五人。較諸現在,並不見得佳良,可見其耕作之法,不及今人了。漢朝有個大農業家趙過,能爲代田之法。把一畝分做三個甽,播種於其中。甽以外的高處謂之隴。苗生葉以後,要勤除隴上之草,因而把隴上的土,傾頽下來,使其附著苗根。如此逐漸爲之,到盛暑,則“隴盡而根深”,能彀“耐風與旱”。甽和隴,是年年更换的,所以謂之代田。見《漢書·食貨志》。後來又有區田之法。把田分爲一塊一塊的,謂之區。隔一區,種一區。其鋤草和頽土,亦與代田相同。《齊民要術》見下。極稱之。後世言農業的人,亦多稱道其法。但據近代研究農業的人説:則“代田區田之法,不外乎所耕者少,而耕作則精。近世江南的農耕,較諸古人所謂代田區田,其精勤實無多讓。其田並不番休,而地力亦不見其竭。則其施肥及更换所種穀物之法,亦必有精意存乎其間。”這許多,都是農業自然的進步。總而言之:農業有大農制和小農制。大農制的長處,在於資本的節約,能彀使用機械,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農制的長處,則在以人盡其勞,使地盡其力。所以就一個人的勞力,論其所得的多少,是大農制爲長。就土地同一的面積,論其所得的多少,則小農制爲勝。中國農夫的技能,在小農制中,總可算首屈一指了。這都是長時間自然的進化。

中國農業進化的阻力,約有三端:(一)爲講究農學的人太少。即使有之,亦和農民隔絶,學問不能見諸實用。古代有許多教稼的官。如《周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種”;司稼“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種。周知其名與其所宜地,以爲法而懸於邑閭”。這些事,都是後世所没有的。李兆洛《鳳臺縣志》説:鳳臺縣人所種的地,平均是一人十六畝。窮苦異常。往往不彀本。一到荒年,就要無衣無食。縣人有一個唤做鄭念祖的,雇傭了一個兗州人。問他:你能種多少園地?他説兩畝。還要雇一個人幫忙。問他要用多少肥料?他説一畝田的肥料,要值到兩千個銅錢。間壁的農人聽了大笑,説:我種十畝地,只花一千個銅錢的肥料,收穫的結果,還往往不彀本呢?鄭念祖對於這個兗州人,也是將信將疑。且依著他的話試試看呢,因其用力之勤,施肥之厚,人家的作物,都没有成熟,他的先就成熟了;而且長得很好。爭先入市,獲利甚多。到人家蔬果等上市時,他和人家一塊賣的,所得的都是贏利了。李兆洛據此一例,很想募江南的農民爲農師,以開水田。這不過是一個例。其餘類乎此的情形,不知凡幾。使農民互相師,已可使農業獲有很大的進步,何況益之以士大夫?何況使士大夫與農民互相師,以學理經驗,交相補足呢?(二)古代土地公有,所以溝洫阡陌等,都井井有條。後世則不然。土地變爲私有,寸寸割裂。凡水旱蓄洩等事,總是要費掉一部分土地的,誰肯犧牲?凡一切公共事業的規畫,其根源,實即公共財産的規畫。所以土地公有之世,不必講地方自治,而自治自無不舉。土地既已私有,公共的事務,先已無存。間有少數非聯合不能舉辦的,則公益和私益,多少有些衝突。於是公益的舉措,固有的蕩然無存,當興的闕而莫舉;而違反公益之事,且日出不窮。如濫伐林木,破壞隄防,壅塞溝渠等都是。而農田遂大受其害。其最爲顯著的,就是水利。(三)土地既然私有了,人民誰不愛護其私産?但必使其俯仰有餘;且勤勞所得,可以爲其所有;農民才肯盡力。如其一飽且不可得;又偶有贏餘,即爲强有力者剥削以去;人民安得不苟偷呢?然封建勢力和高利貸的巧取豪奪,則正是和這原則相反的。這也是農田的一個致命傷。職是故,農業有其進化的方面,而亦有其退化的方面。進退相消,遂成爲現在的狀況。

中國現在農業上的出路,是要推行大農制。而要推行大農制,則必須先有大農制所使用的器具。民國十七年春,俄國國營農場經理馬克維次(Markevich),有多餘不用的機犂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農民,許租給他們使用,而以他們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種爲條件。當時加入的農民,其耕地,共計九千餘畝。到秋天,增至二萬四千餘畝。事爲共産黨所聞。增製機犂,並建造使用機犂的動力場。至明年,遂推行其法於全國。是爲蘇俄集合農場的起原。據張君勱《史泰林治下之蘇俄》,再生雜誌社本。天下事口説不如實做。瘏口嘵音,説了半天的話,人家還是不信。實在的行動當前,利害較然可見,就無待煩言了。普通的議論,都説農民是最頑固的,守舊的。其實這是農民的生活,使其如此。現在爲機器時代。使用舊式的器具,決不足以與之相敵。而全國最多數的農民,因其生活,而滯留於私有制度下自私自利的思想,亦實爲文化進步的障礙。感化之法,單靠空言啓牖,是無用的。生活變則思想變;生産的方法變,則生活變。“牖民孔易”,製造出耕作用的機械來,便是化除農民私見的方法。並不是要待農民私見化除了,機械才可使用。

中國的農學,最古的,自然是《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的農家。其所著録先秦的農書,今已不存。先秦農家之説,存於今的,只有《管子》中的《地員》, 《吕氏春秋》中的《任地》、《辨土》、《審時》數篇。漢代農家所著之書,亦俱亡佚。諸家徵引,以氾勝之書爲最多。據《周官·草人》《疏》説,這是漢代農書中最佳的,未知信否。古人著述,流傳到現在的,以後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爲最早。後世官修的巨著,有如元代的《農桑輯要》,清代的《授時通考》;私家的巨著,有如元王楨的《農書》,明徐光啓的《農政全書》等;均在子部農家中。此項農書,所包頗廣,種植而外,蠶桑、菜果、樹木、藥草、孳畜等,都包括其中。田制、勸課、救荒之法,亦均論及,尚有茶經、酒史、食譜、花譜、相牛經、相馬經等,前代亦隸農家,清四庫書目改入譜録類。獸醫之書,則屬子部醫家。這些,都是和農業有關係的。舊時種植之法,未必都能適用於今。然要研究農業歷史的人,則不可以不讀。

蠶桑之業,起於黄帝元妃嫘祖,語出《淮南蠶經》, 《農政全書》引。自不足信。《易·繫辭傳》説:“黄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疏》云:“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亦近附會。但我國的蠶業,發達是極早的。孟子説:“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七十者可以衣帛矣。”《梁惠王上》。久已成爲農家婦女普徧的職業了。古代蠶利,盛於北方。《詩經》中説及蠶桑的地方就很多。《禹貢·兗州》説桑土既蠶,《青州》説厥篚檿絲。檿是山桑,這就是現在的野蠶絲了。齊紈、魯縞,漢世最爲著名。南北朝、隋、唐,貨幣都通用布帛。唐朝的調法,亦兼收絲麻織品。元朝還有五户絲及二户絲。可見北方蠶桑之業,在元代,尚非不振,然自明以後,其利就漸限於東南了。唐甄《潛書》説:“蠶桑之利,北不逾淞,南不逾浙,西不通湖,東不至海,不過方千里,外此則所居爲鄰,相隔一畔而無桑矣。此以盛衰言之,並非謂絶對無有,不可拘泥。甚矣民之惰也。”大概中國文化,各地不齊,農民愚陋,只會蹈常習故。便是士和工商亦然。所以全國各地,風氣有大相懸殊的。《日知録》説:“華陰王宏撰著議,以爲延安一府,布帛之價,貴於西安數倍。”又引《鹽鐵論》説:“邊民無桑麻之利,仰中國絲絮而後衣。夏不釋褐,冬不離窟。”崔寔《政論》説:“僕前爲五原大守,土俗不知緝績。冬積草伏臥其中。若見吏,以草纏身,令人酸鼻。”顧氏説:“今大同人多是如此。婦人出草,則穿紙袴。”可見有許多地方,荒陋的情形,竟是古今一轍。此等情形,昔人多欲以補救之法,責之官吏,間亦有能行之的。如清乾隆時,陳宏謀做陝西巡撫,曾在西安、三原、鳳翔設蠶館、織局,招南方機匠爲師,又教民種桑。桑葉、繭絲,官家都許收買,使民節節得利,可以踴躍從事,即其一例。但究不能普徧。今後交通便利,資本的流通,徧及窮鄉僻壤,此等情形,必將漸漸改變了。

林政:愈到後世而愈壞。古代的山林,本是公有的,使用有一定的規則,如《禮記·王制》説“草木黄落,然後入山林”是。亦或設官管理,如《周官》的林衡是。又古代列國並立,務於設險,平地也有人造的森林,如《周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而樹之林,以爲阻固是。後世此等事都没有了。造林之事極少,只是靠天然的使用。所以愈開闢則林木愈少。如《漢書·地理志》説天水、隴西,山多林木,人民都住在板屋裏。又如近代,内地的木材,出於四川、江西、貴州,而吉、黑二省,爲全國最大的森林區域,都是比較上少開闢的地方。林木的闕乏,積極方面,由於國家不知保護森林,更不知造林之法。如清朝梅曾亮,有《書棚民事》一篇。他説:當他替安徽巡撫董文恪做行狀時,徧覽其奏議,見其請准棚民開山的奏摺,説棚民能攻苦食淡於崇山峻嶺,人跡不通之處,開種旱穀,有裨民食,和他告訐的人,都是溺於風水之説,至有以數百畝之田,保一棺之土的,其説必不可聽。梅氏説:“予覽其説而是之。”又説:“及予來宣城,問諸鄉人,則説:未開之山,土堅石固,草樹茂密,腐葉積數年,可二三寸。每天雨,從樹至葉,從葉至土石,歷石罅滴瀝成泉,其下水也緩。又水緩而土不隨其下。水緩,故低田受之不爲災;而半月不雨,高田猶受其灌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鋤犂疏其土,一雨未畢,沙石隨下,其情形就大不然了。”梅氏説:“予亦聞其説而是之。”又説:“利害之不能兩全也久矣。由前之説,可以息事。由後之説,可以保利。若無失其利,而又不至於董公之所憂,則吾蓋未得其術也。”此事之是非,在今日一言可決。而當時或不之知,或作依違之論。可見昔人對於森林的利益,知之不甚透澈。自然不知保護,更説不到造林;歷代雖有課民種桑棗等法令,亦多成爲具文了。消極方面,則最大的爲兵燹的摧殘,而如前述開墾時的濫伐,甚至有放火焚毀的,亦是其一部份的原因。

漁獵畜牧,從農業興起以後,就不視爲主要的事業。其中惟田獵,因和武事有關,還按時舉行,藉爲閲習之用。漁業,則視爲鄙事,爲人君所弗親。觀《左氏》隱公五年所載臧僖伯諫觀漁之辭可見。牧業,如《周官》之牧人、牛人、充人等,所豢養的,亦僅以供祭祀之用。只有馬,是和軍事、交通,都有關係的,歷代視之最重,常設“苑”、“監”等機關,擇適宜之地,設官管理。其中如唐朝的張萬歲等,亦頗有成績。然能如此的殊不多。以上是就官營立論。至於民間,規模較大的,亦恆在緣邊之地。如《史記·貨殖列傳》説:天水、隴西、北地、上郡,畜牧爲天下饒。又如《後漢書·馬援傳》説:援亡命北地,因留畜牧,役屬數百家。轉游隴漢間,因處田牧,至有牛馬羊數千頭,穀數萬斛是。内地民家,勢不能有大規模的畜牧。然苟能家家畜養,其數亦必不少。如《史記·平準書》説:武帝初年,“衆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羣”。元朔六年,衞青、霍去病出塞,私負從馬至十四萬匹。《漢書·匈奴列傳》。顔師古《注》:“私負衣裝者,及私將馬從者,皆非公家發與之限。”實在是後世所少見的。民業雖由人民自營,然和國家的政令,亦有相當的關係。唐玄宗開元九年,詔“天下之有馬者,州縣皆先以郵遞軍旅之役,定户復緣以升之,百姓畏苦,乃多不畜馬,故騎射之士減曩時”。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六月,括諸路馬。凡色目人有馬者,三取其二。漢民悉入官。敢匿與互市者罪之。《明實録》言:永樂元年,七月,上諭兵部臣曰:“比聞民間馬價騰貴,蓋禁民不得私畜故也。其榜諭天下,聽軍民畜馬勿禁。”據《日知録·馬政》條。然則像漢朝,不但無畜馬之禁,且有馬復令者,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見《食貨志》。民間的畜牧,自然要興盛了。但這只能藏富於民,大規模的畜牧,還是要在邊地加以提倡的。《遼史·食貨志》述太祖時畜牧之盛,“括富人馬不加多,賜大小鶻軍萬餘匹不加少”。又説:“自太宗及興宗,垂二百年,羣牧之盛如一日。天祚初年,馬猶有數萬羣,羣不下千匹。”此等盛況,各個北族盛時,怕都是這樣的,不過不能都有翔實的記載罷了。此其緣由:(一)由於天時地利的適宜。(二)亦由其地尚未開闢,可充牧場之地較多。分業應根據地理。蒙、新、海、藏之地,在前代或係域外,今則都在邦域之中,如何設法振興,不可不極端努力了。

漁税,歷代視之不甚重要,所以正史中關於漁業的記載亦較少。然古代庶人,實以魚鼈爲常食。見第十三章。《史記·貨殖列傳》説:大公封於齊,地潟鹵,人民寡,大公實以通魚鹽爲致富的一策。這或是後來人的託辭,然春秋戰國時,齊國漁業的興盛,則可想見了。《左氏》昭公三年,晏子説陳氏厚施於國,“魚鹽蜃蛤,弗加於海”。謂不封禁或收其税。漢耿壽昌爲大司農,增加海租三倍。見《漢書·食貨志》。可見緣海河川,漁業皆自古即盛。此等盛況,蓋歷代皆然。不過“業漁者類爲窮海、荒島、河上、澤畔居民,任其自然爲生。内地池畜魚類,一池一沼,只供文人學士之倘佯,爲詩酒閒談之助。所以自秦、漢至明,無興革可言,亦無記述可見”罷了。采李士豪、屈若搴《中國漁業史》説,商務印書館本。然合沿海及河湖計之,賴此爲生的,何止千萬?組織漁業公司,以新法捕魚;並團結漁民,加以指導保護等,均起於清季。國民政府,對此尤爲注意。並曾豁免漁税,然成效尚未大著。領海之内,時時受人侵漁。二十六年,中日戰事起後,沿海多遭封鎖,漁場受侵奪,漁業遭破壞的尤多。

狹義的農業,但指種植而言。廣義的,則凡一切取得物質的方法,都包括在内。礦業,無疑的也是廣義農業的一部分了。《管子·地數篇》説:“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劍、鎧、矛、戟。”“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爲雍狐之戟、芮戈。”我們據此,還可想見礦業初興,所採取的,只是流露地表的自然金屬。然《管子》又説:“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榮即今所謂礦苗,則作《管子》書時,已知道察勘礦苗之法了。近代機器發明以來,煤和鐵同爲生産的重要因素。在前世,則鐵較重於煤。至古代,因爲技術所限,銅尤要於鐵。然在古代,銅的使用,除造兵器以外,多以造寶鼎等作爲玩好奢侈之品,所以《淮南子·本經篇》説:“衰世鐫山石,䤿金玉,擿蚌蜃,銷銅鐵,而萬物不滋。”把銅鐵和金玉、蚌蜃謂採珠。同視。然社會進化,鐵器遂日形重要。《左氏》僖公十八年:“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曰:無以鑄兵。”可見是時的兵器,還以南方爲利。兵器在後漢以前,多數是用銅造的。參看《日知録·銅》條。然鹽鐵,《管子》書已並視爲國家重要的財源,見第八章。而《漢書·地理志》説,江南之俗,還是“火耕水耨”。可見南方的農業,遠不如北方的發達。古代礦業的發明,一定是南先於北。所以蚩尤尸作兵之名。然到後來,南方的文明程度,轉落北方之後,則實以農業進步遲速之故。南方善造銅兵,北方重視鐵鑄的農器,正可爲其代表。管子雖有鹽鐵國營之議,然鐵礦和冶鑄,仍入私人之手。只看漢世所謂“鹽鐵”者,此所謂鹽鐵,指經營鹽鐵事業的人而言。聲勢極盛,而自先秦時代殘留下來的鹽官、鐵官,則奄奄無生氣可知。後世也還是如此。國家自己開的礦,是很少的。民間所開,大抵以金屬之礦爲多。采珠南海有之。玉多來自西域。

工業:在古代,簡單的是人人能做的。其較繁難的,則有專司其事的人。此等人,大抵由於性之所近,有特别的技巧。後來承襲的人,則或由社會地位關係,或由其性之所近。《考工記》所謂:“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此等專門技術,各部族的門類,各有不同。在這一部族,是普通的事,人人會做的,在别一部族,可以成爲專門之技。所以《考工記》説:“粤無鎛,燕無函,秦無廬,胡無弓車。”謂無專製此物之人。又説:“粤之無鎛也,非無鎛也,言非無鎛其物。夫人而能爲鎛也。”燕之函,秦之廬,胡之弓車説亦同。此等規模,該是古代公産部族,相傳下來的。後世的國家沿襲之,則爲工官。《考工記》的工官有兩種:一種稱某人,一種稱某氏。稱某人的,當是技術傳習,不以氏族爲限的,稱某氏的則不然。工用高曾之規矩,古人傳爲美談。此由(一)古人生活恬淡,不甚喜矜奇鬥巧。(二)又古代社會,範圍窄狹,一切知識技能,得之於並時觀摩者少,得之於先世遺留者多,所以崇古之情,特别深厚。(三)到公産社會專司一事的人,變成國家的工官,則工業成爲政治的一部分。政治不能廢督責,督責只能以舊式爲標準。司製造的人,遂事事依照程式,以求免過。《禮記·月令》説:“物勒工名,以考其成。”《中庸》説:“日省月試,餼廪稱事,所以來百工也。”可見古代對於工業督責之嚴。(四)封建時代,人的生活,是有等級的,也是有軌範的。競造新奇之物,此兩者均將被破壞。所以《禮記·月令》説:“毋或作爲淫巧,以蕩上心。”《荀子·王制》説:“雕琢文采,不敢造於家。”而《禮記·王制》竟説:“作奇技奇器以疑衆者殺。”此等制度,後人必將議其阻礙工業的進步,然在保障生活的軌範,使有權力和財力的人,不能任意享用,而使其餘的人,(甲)看了起不平之念;(乙)或者不顧財力,互相追逐,致以社會之生活程度衡之,不免流於奢侈,是有相當價值的,亦不可以不知道。即謂專就技巧方面立論,此等制度阻礙進步也是寃枉的。爲什麽呢?

社會的組織,暗中日日變遷,而人所設立的機關,不能與之相應,有用的逐漸變爲無用,而逐漸破壞。這在各方面皆然,工官自亦非例外。(一)社會的情形變化了,而工官未曾擴充,則所造之物,或不足以給民用。(二)又或民間已發明新器,而工官則仍守舊規,則私家之業漸盛。(三)又封建制度破壞,被滅之國,被亡之家,所設立之機關,或隨其國家之滅亡而被廢,技術人員,也流落了。如此,古代的工官制度,就破壞無餘了。《史記·貨殖列傳》説“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 《漢書·地理志》所載,至漢代尚存的工官,寥寥無幾;都代表這一事實。《漢書·宣帝紀贊》,稱贊他“信賞必罰,綜覈名實”,“技巧工匠,自元成間鮮能及之”。陳壽《上諸葛氏集表》,亦稱其“工械技巧,物究其極”,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實在只是一部分官製官用之物罷了,和廣大的社會工業的進退,是没有關係的。當這時代,工業的進化安在呢?世人每舉歷史上幾個特别智巧的人,幾件特别奇異之器,指爲工業的進化,其實是不相干的。公輸子能削竹木以爲䧿,飛之三日不下。見《墨子·魯問篇》、《淮南子·齊俗訓》。這自然是瞎説,《論衡·儒增篇》,業經駁斥他了。然如後漢的張衡、曹魏的馬鈞、南齊的祖沖之、元朝的郭守敬,馬鈞事見《三國·魏志·杜夔傳》《注》,餘皆見各史本傳。則其事迹決不是瞎説的。他們所發明的東西安在呢?崇古的人説:“失傳了。這只是後人的不克負荷,並非中國人的智巧,不及他國人。”喜新的人不服,用滑稽的語調説道:“我將來學問彀了,要做一部中國學術失傳史。”見從前北京大學所出的《新潮雜誌》。其實都不是這一回事。一種工藝的發達,是有其社會條件的。指南鍼,世界公認是中國人發明的。古代曾用以駕車,現在爲什麽没有?還有那且走且測量路綫長短的記里鼓車,又到什麽地方去了?諸葛亮改良連弩,馬鈞説:我還可以再改良,後來卻不曾實行,連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不久也失傳了。假使不在征戰之世,諸葛亮的心思,也未必用之於連弩。假使當時,魏、蜀的爭戰,再劇烈些,别方面的勢力,再均平些,竟要靠連弩以決勝負,魏國也未必有馬鈞而不用。假使魏晉以後,在商業上,有運巴蜀之粟,以給關中的必要,木牛流馬,自然會大量製造,成爲社會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誰會來保存他?同理:一時代著名的器物,如明朝宣德、成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的瓷器,爲什麽現在没有了?這都是工業發達的社會條件。還有技術方面,也不是能單獨發達的。一器之成,必有互相連帶的事物。如公輸子以竹木爲䧿,飛之三日,固然是瞎説。王莽時用兵,募有奇技的人。有人自言能飛。試之,取大鳥翮爲兩翼,飛數百步而墮。見《漢書·王莽傳》。卻決不是瞎説的,其人亦不可謂之不巧。假使生在現在,斷不能謂其不能發明飛機。然在當日,現今飛機上所用種種機械,一些没有,自然不能憑空造成飛行器具。所以社會條件不備具;技術的發展,而不依著一定的順序;發明是不會憑空出現的。即使出現了,也只等於曇花一現。以爲只要消費自由,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工藝自然會不斷的進步,只是一個淺見。

工官制度破壞後,中國工業的情形,大概是這樣的:根於運輸的情形,尋常日用的器具,往往合若干地方,自成一個供求的區域。各區域之間,製造的方法,和其所用的原料等,不必相同。所以各地方的物品,各有其特色。(一)此等工人,其智識,本來是蹈常習故的。(二)加以交换制度之下,商品的生産,實受銷場的支配,而專司銷售的商人,其見解,往往是陳舊的。因爲舊的東西,銷路若干,略有一定,新的就没有把握了。因此,商人不歡迎新的東西,工人亦愈無改良的機會。(三)社會上的風氣,也是蹈常習故的人,居其多數。所以其進步是比較遲滯的。至於特别著名的工業品,行銷全國的,亦非没有。則或因(一)天産的特殊,而製造不能不限於其地。(二)或因運輸的方便,别地方的出品,不能與之競爭。(三)亦或因歷史上技術的流傳,限於一地。如湖筆、徽墨、湘繡等,即其一例。

近代的新式工業,是以機製品爲主的。自非舊式的手工業,所能與之競爭。經營新式工業,既須人才,又須資本,中外初通時的工商家,自不足以語此,自非賴官力提倡不可。然官家的提倡,亦殊不得法。同治初年,製造局、造船廠等的設立,全是爲軍事起見,不足以語於實業。光緒以後所辦的開平煤礦、甘肅羊毛廠、湖北鐵廠、紗廠等,亦因辦理不得其法,成效甚少。外貨既滔滔輸入,外人又欲在通商口岸,設廠製造,利用我低廉的勞力,且省去運輸之費。自咸豐戊午、庚申兩約定後,各國次第與我訂約,多提出此項要求。中國始終堅持未許。到光緒甲午,和日本戰敗,訂立《馬關條約》,才不得已而許之。我國工業所受的壓迫,遂更深一層,想掙扎更難了。然中國的民智,卻於甲午之後漸開,經營的能力,自亦隨之而俱進。近數十年來,新興的工業,亦非少數,惜乎興起之初,未有通盤計畫,而任企業之家,人自爲戰,大多數都偏於沿江沿海。二十六年,戰事起後,被破壞的,竟達百分之七十。這亦是一個很大的創傷。然因此而(一)内地的寶藏,獲得開發,交通逐漸便利。(二)全盤的企業,可獲得一整個的計畫,非復枝枝節節而爲之。(三)而政治上對於實業的保障,如關税壁壘等,亦將於戰後獲得一條出路。因禍而爲福,轉敗而爲功,就要看我們怎樣盡力奮鬥了。

商業當興起時,和後來的情形,大不相同。《老子》説:“郅治之極,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古代各部族最初孤立的情形。到後來,文化逐漸進步,這種孤立狀況,也就逐漸打破了。然此時的商人,並非各自將本求利,乃係爲其部族做交易。部族是主人,商人只是夥友,盈虧都由部族擔負,商人只是替公衆服務而已。此時的生意,是很難做的。(一)我們所要的東西,那一方面有?那一方面價格低廉?(二)與人交换的東西,那一方面要?那一方面價格高昂?都非如後世的易於知道。(三)而重載往來,道途上且須負擔危險。商人竭其智力,爲公衆服務,實在是很可敬佩的。而商人的才智,也特别高。如鄭國的弦高,能卻秦師,即其一證。《左氏》僖公三十三年。此等情形,直到東西周之世,還有留詒。《左氏》昭公十六年,鄭國的子産,對晉國的韓宣子説:“昔我先君桓公,與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殺此地,斬之蓬蒿藜藿而共處之。”開國之初,所以要帶著一個商人走,乃是因爲草創之際,必要的物品,難免闕乏,庚財,見第五章。乞糴,都是不可必得的。在這時候,就非有商人以濟其窮不可了。衞爲狄滅,文公立國之後,要注意於通商,《左氏》閔公二年。亦同此理。此等商人,真正是消費者和生産者的朋友。然因社會組織的變遷,無形之中,卻逐漸變做他的敵人而不自知了。因爲交换的日漸繁盛,各部族舊有的經濟組織,遂不復合理,而逐漸的遭遇破壞。舊組織既破壞,而無新組織起而代之。人遂不復能更受社會的保障,其作業,亦非爲社會而作,於是私産制度興起了。在私産制度之下,各個人的生活,是要自己設法的。然必不能物物皆自爲而後用之。要用他人所生産的東西,只有(一)掠奪和(二)交换兩種方法。掠奪之法,是不可以久的,於是交易大盛。然此時的交易,非復如從前行之於團體與團體之間,而是行之於團體之内的。人人直接交易,未免不便,乃漸次産生居間的人。一方面買進,一方面賣出,遂成爲現在的所謂商業。非交易不能生活,非藉居間的人不能交易,而商業遂隱操社會經濟的機鍵。在私産制度之下,人人的損益,都是要自己打算的。各人盡量尋求自己的利益。而生産者要找消費者,消費者要找生産者極難,商人卻處於可進可退的地位,得以最低價只要生産者肯忍痛賣。買進,最高價只要消費者能彀忍痛買。賣出,生産者和消費者,都無如之何。所以在近代工業資本興起以前,商人在社會上,始終是一個優勝的階級。

商業初興之時,只有現在所謂定期貿易。《易經·繫辭傳》説:神農氏“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指示這一事實的。此等定期貿易,大約行之於農之時,收成之後。所以《書經·酒誥》説:農功既畢,“肇牽車牛遠服賈”。《禮記·郊特牲》説:“四方年不順成,八蜡不通。”“順成之方,其蜡乃通。”蜡祭是行於十二月的。因此,舉行定期貿易。然不久,經濟愈形進步,交易益見頻繁,就有常年設肆的必要了。此等商肆,大者設於國中,即《考工記》所説:“匠人營國,面朝後市。”小者則在野田墟落之間,隨意陳列貨物求售,此即《公羊》何《注》所謂:“因井田而爲市。”宣公十五年。《孟子》所謂“有賤丈夫焉,必求龍斷而登之”,亦即此類,其説已見第八章了。《管子·乘馬篇》説“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可見商業和人民的關係,已密接而不可分離了。古代的大商人,國家管理之頗嚴,《管子·揆度篇》説:“百乘之國,中而立市,東西南北,度五十里。”千乘之國,萬乘之國,也是如此。這是規定設市的地點的。《禮記·王制》,列舉許多不粥於市的東西。如(一)圭璧金璋,(二)命服命車,(三)宗廟之器,(四)犧牲,(五)錦文珠玉成器,是所以維持等級制度的。(六)姦色亂正色,(七)衣服飲食,是所以矯正人民的生活軌範的。(八)布帛精粗不中度,幅廣狹不中量,(九)五穀不時,(十)果實未熟,(十一)木不中伐,(十二)禽獸魚鼈不中殺,是所以維持社會的經濟制度,並保障消費人的利益的。總之,商人的交易,受著干涉的地方很多。《周官》司市以下各官,則是所以維持市面上的秩序的。我們可想見,在封建制度之下,商人並不能十分自由。封建政體破壞了,此等規則,雖然不能維持,但市總還有一定的區域。像現在通衢僻巷,到處可以自由設肆的事,是没有的。北魏胡靈后時,税入市者人一錢,即其明證。《唐書·百官志》説“市皆建標築土爲候。凡市日,擊鼓三百以會衆,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而散”,則市之聚集,仍有定期,更無論非市區了。現在設肆並無定地,交易亦無定時,這種情形,大約是唐中葉以後,逐漸興起的。看宋朝人所著的《東京夢華録》、孟元老著。《武林舊事》周密著。等書可見。到這地步,零售商逐漸增多,商業和人民生活的關係,亦就更形密切了。

商業初興時,所運銷的,還多數是奢侈品,所以專與王公貴人爲緣。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史記·貨殖列傳》。鼂錯説漢朝的商人,“交通王侯,力過吏勢”, 《漢書·食貨志》。即由於此。此等商人,看似勢力雄厚,其實和社會的關係,是比較淺的。其廁身民衆之間,做屯積和販賣的工作的,則看似低微,而其和社會的關係,反較密切。因爲這才真正是社會經濟的機鍵。至於古代的賤視商人,則(一)因封建時代的人,重視掠奪,而賤視平和的生産事業。(二)因當時的商業,多使賤人爲之。如刁間收取桀黠奴,使之逐漁鹽商賈之利是。《史記·貨殖列傳》。此等風氣,以兩漢時代爲最甚。後世社會階級,漸漸平夷,輕視商人,亦就不如此之甚了。抑商則另是一事。輕商是賤視其人,抑商則敵視其業。因爲古人視商工爲末業,以爲不能生利。又因其在社會上是剥削階級,然抑商的政令,在事實上,並不能減削商人的勢力。

國際間的貿易,自古即極興盛。因爲兩國或兩民族,地理不同,生産技術不同,其需要交易,實較同國同族人爲尤甚。試觀《史記·貨殖列傳》所載,凡和異國異族接境之處,商務無不興盛,如天水、隴西、北地、上郡、巴、蜀、上谷至遼東等。便可知道。漢朝尚絶未知西域爲何地,而邛竹杖、蜀布,即已遠至其地,商人的輾轉販運,其能力亦可驚異了。《貨殖傳》又説:番禺爲珠璣、瑇瑁、果、布之湊。這許多,都是後來和外洋互市的商品,布當即緜布。可知海路的商業,發達亦極早。中國和西域的交通,當分海陸兩路。以陸路論:《漢書·西域傳》載杜欽諫止遣使報送罽賓使者的話,説得西域的路,阻礙危險,不可勝言,而其商人,竟能冒險而來。以海路論:《漢書·地理志》載中國人當時的海外航線,係自廣東的徐聞出發。所經歷的地方,雖難悉考,其終點黄支國,據近人所考證,即係印度的建志補羅。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上編第一章。其後大秦王安敦,自日南徼外,遣使通中國,爲中歐正式交通之始。兩晉南北朝之世,中國雖然喪亂,然河西、交、廣,都使用金銀。當時的中國,是並不以金銀爲貨幣的,獨此兩地,金銀獲有貨幣的資格,即由於與外國通商之故。可見當中國喪亂時,中外的貿易,依然維持着。承平之世,特别如唐朝、元朝等,疆域擴張,聲威遠播之時,更不必説了。但此時所販運的總帶有奢侈品性質。如香藥寶貨便是,參看第八章。對於普通人民的生活,關係並不深切。到近代産業革命以後,情形就全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