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的嘉年华: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故事
- (美)劳伦斯·A.坎宁安 斯蒂芬妮·库珀
- 1828字
- 2021-05-25 09:37:03
初见巴芒二十周年记
桃红柳绿的春风从江南吹到了京城,姹紫嫣红也随之由南向北扑面而来,春天一过就到了万众瞩目的巴菲特年会季节。“天南部落”[1]的王冠亚同学新近完成了《巴菲特的嘉年华》一书的翻译工作,该书收录了各行各业人们参加一年一度盛会的见闻故事、感慨心得。看着这些人物故事,忽然意识到距离自己第一次前往奥马哈已经是整整二十年了。
巴菲特早期经营合伙企业的十三年间,似乎没有开会的记录,基本上以致合伙人信的形式保持沟通。自从1965年取得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之后,巴菲特或许觉得每年仅写信还不过瘾,加之上市公司也有开股东会的要求,于是年复一年,年会规模日益壮大,渐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会,至今已有五十五年的历史。
关于与会人数的最早记录大约是1972年,来了兄弟俩,哥哥曾经是巴菲特的同学,他们三人以问答形式聊了几个小时,这种轻松愉快、老友问答的形式一直保留至今。进入80年代,在巴芒的极力鼓励下,参会人数从1980年的100人左右,10年之后增长至突破1000人,又过10年达到1万人。巴菲特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彻底将奥马哈这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变成了一个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圣地。
奥马哈位于美国中西部内布拉斯加州,虽然是该州最大的城市,但实际上是个仅有40多万人口的小城镇,如果没有巴菲特,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人知道它的存在。如今当地最盛大的日子,不是元旦新年,也不是圣诞节,而是伯克希尔股东大会。最近一次,除了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首次在线上举行股东大会之外,每年的股东大会都可谓盛况空前,2019年大会现场来了5万人。年会期间,当地所有酒店爆满,所有餐馆爆满。想当年我一下飞机,租车公司的服务人员就面带微笑地问:“你是来参加巴菲特年会的吧?”
我有幸参加过两次巴菲特年会,第一次是在2001年,当年与会者大约1.2万人。这么多人都想与巴菲特近距离接触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传说”中巴芒以往可能会出现的波仙珠宝店前整整等候了四五个小时,期待奇迹的出现。也许是从来没有遇见从中国内地来的参会者,以至于巴菲特都惊奇地说:“或许你是我第一个来自北京的股东。”
四个壮硕的保镖护卫着巴菲特,仅限200人签名合影,多一个都不放。巴芒二人相隔数米,各置一桌,接见粉丝。相对于巴菲特这边长长的队伍,芒格那桌排队人数寥寥可数,那一年巴菲特71岁,芒格77岁。如今芒格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早已成为守住本分、耐得寂寞、收获繁华、幸福满满的表率。
有趣的插曲也是有的。有本书叫《投资圣经:沃伦·巴菲特的真实故事》,这也是一本奇书,作者是巴菲特的铁杆粉丝兼多年股东基尔帕特里克,他将多年搜集的围绕巴菲特的趣闻轶事融汇成书。由于书中的主人公依然老当益壮,每年都有新故事,于是每过几年就会有一个越来越厚的更新版本,我就见过从300页到1000页不等的多个版本。那一年开会时,大会间隙我与基尔帕特里克先生恰好相遇——相遇的地点在洗手间,不知道多年以后这会不会出现在他的书里。
股东会上来自天南海北簇拥在一起的人们,热衷交流的话题之一是:“你什么时候买的伯克希尔?”这实际上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句,因为可以从中推导出一个人的财富级别。所以,若某人说“我是二十多年前买的”,往往会引来众人的惊呼和羡慕的眼神。时间就是金钱,在这里得到了现实的体现。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巴菲特依然令人神往?对此,我总结了三点九个字:赚得多、活得久、众人爱。
与很多人年轻时为了生存需要赚钱一样,巴菲特不到十岁时就在心中呐喊:“我一定要非常富有!”待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一次股东会上被问到“成为最富的人之后,您还有什么愿望”时,他说:“成为一个长寿的人。”再然后,他在一次大学演讲时说:“到了我这个年纪,你们会明白,得到众人的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巴菲特身上尤其值得今天我们借鉴的,应该是他的爱国情怀,他曾说“从未做空”自己的国家,这一点对我们也应该具有很大的启发。
拿着这本《巴菲特的嘉年华》,回想以往不由感叹,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座前移,二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很多写巴菲特的书多是谈股票投资,《巴菲特的嘉年华》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侧重谈投资赚钱,而是展示了巴芒如何赢得众人爱。领悟了这一点,一定会让人拥有更好的未来。
杨天南
2021年03月31日
☆☆☆
杨天南 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基金管理人、财经专栏作家,翻译了《巴菲特之道》《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巴菲特的投资组合》等多部巴菲特相关译作,著有《一个投资家的20年》。
[1] “天南部落”是每年开设的巴菲特投资人生班的非正式内部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