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让语文教学故事化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强调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的底蕴。汉字是中国语文的载体。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蘸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琼浆。从汉字文化的视角,让语文教学具有丰腴之美、灵动之美、愉悦之美。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教育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余光中先生在散文《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常在。因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天地。”

传统美学理论认为,文学应该是作者独特心灵的独特感受和独特创造的结果。生活中的种种事物、人物等具有客观意义的东西,是文学无尽的矿藏或特殊的载体。而东方的传统文学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称它是纪实文学,即使是文史分家而自成体系后,也仍然是以事为文。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充分利用这种故事性因素,多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注意教学内容的故事性。综观教材,无论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还是《三国演义》里的曹操等,都是由一个个故事聚合而成的人物形象。他们本身的性格是鲜明的,是受广大读者所钟爱的。然而,离开了他们传奇性的经历或叱咤风云的人生,只剩一个赤裸裸的躯体,又有什么文学性可谈呢?论证性文章、说明性文章也是这样,对某种观测点的分析论证是故事性的,对某种事物、事理的解说同样是故事性的,只不过这些故事性多了一些理性分析而已。

其次,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故事性。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借说话写文章表达自我的思想感情,借听读接受别人的思想感情。不听不读不积累丰富的词汇,就不能准确领会语意。说,言不达意,语无伦次;写,冗繁粗糙,味同嚼蜡。听多了,读多了,积累多了,说与写也就“有戏”了。说得好,听者众;写得好,读者多。这就是说,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故事性材料来进行的。其实呀,我们平淡的一生,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故事。“文学是人学。”语文教材正是将生活加以浓缩,并使之更具典型性、系统性和丰富性,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再次,用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传授方式,即用讲故事来组织教学。有人说,传统语文教学就是“读一读,背一背,段落层次和大意;写好字,立好意,写了命题写日记”。但是我们确实不能够让语文教学陷入机械化和教条主义。语文教学方法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讲故事。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用心构建适合学生科学发展与健康成长的教育,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学语文才能够使语文教学更富有灵气,为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语文教学应该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把文章内容故事化,用生动形象的故事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让知识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使同学们如沐春风,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