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故事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在技校上语文课相对于其它科目无任何优势可言,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要说它的难度系数有多大,我只想讲个故事说明:

03级有一个班要选一个语文科代表,让班上愿意学语文的同学举手,结果只有一个人举了手,班主任别无选择的把她定为科代表,可是军训结束后这个种子选手退学了。这虽是一个特例,它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语文教学形势的严峻程度,令人不寒而栗。俗话说:铃还须系铃人,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

中、小学应试教育把学生推入了语文学习失败的泥沼。学生来读技校,就是因为考高中成绩不行,无外乎人们常说的语数、外三大门成绩不理想,三大门中首当其冲就是语文。我们的学生就是经受人生的第一个失败后而另起炉灶改学专业,希望用专业技能遮盖语、数、外方面的不足。而现在又上语文课,他们年少的心里能不烦吗?能不想把它扔到太平洋里去吗?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你能无视这个现实吗?

字、词、句、拼音、语法枯燥乏味,让学生望而生畏。大家都知道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拼音是基础,这就是盖楼房的建筑材料,这种教学就象钢琴练习曲,很是单调,又容易搞错。有些东西专家还在讨论,初中教师就要求学生做答,凭一个初中生的知识量去完成专家、学者的工作,不是勉为其难,能不让他们生畏吗?中国有一句话叫:惹不起还躲不起。所以在读技校时他们想绕过去,作为教师对学生想绕过拦路虎的想法我们不应该理解吗?

无病呻吟,假、大、空的作文训练,让人头脑发晕,摸不着边际,因此使他们恨语文。有些学生讲,现在初中每周两篇作文,每天一篇日记,老师都要检查的,结果为了应付是东拼西凑,空话套话,无病呻吟,甚至有些学生一通乱抄。这种训练方法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所以我在此呼吁,技校语文教育再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而应该面对实际采取新方法,及时扭转乾坤,否则这课真是无法上下去了。本人在长期的摸索之中,发现把讲故事的方法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这只是我尝试的多种方法中的一种,目前还不成体系,在此奉献出来,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用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故事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老少咸宜,技校生当然不会例外。

我讲第一堂课时没有讲课文而是讲文学史。列举各大朝代的文学现象,大部分学生知道唐诗宋词,那唐以前宋以后呢,大家七嘴八舌终于凑了个八九不离十。当谈到上古神话时,我讲了女娲造人的故事,接着讲了希腊神话中关于人的来源的故事,讲先秦散文时我讲了说客们周游列国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老师只是信手拈来,但学生却兴味盎然。我上第一节课前有一半人已从早读睡到上课,上课几分钟后他们终于醒了,头脑兴奋起来了,不时发言,再无人打瞌睡了。所以我说故事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兴奋剂,在面对一群恹恹思睡的学生时是不能不用的。

用故事激发探索的欲望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作家的介绍,特别是著名作家的介绍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给学生介绍一个作家,就是介绍一位新朋友,必然引起学生对这位新朋友的关注,进而去关注他的作品,这样又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知识容量,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例如我在介绍莫泊桑时讲到了他的代表作《羊脂球》;当我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因为根据课文的需要介绍了《水浒传》的序言和高俅发迹等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介绍巴金时介绍了《爱情三部曲》的故事梗概。这些优美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好几个班的同学都到校图书馆去借来阅读,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更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真是一石三鸟。

用故事引导深刻的思考

学语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十六、七岁的技校生是很有头脑的,任何概念化、程式化、简单化的东西都会使他们生厌,失去学习兴趣。我在讲《提醒幸福》时并没有简单地问他们,我们幸福吗?什么是幸福?有人说理科就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文科就是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什么是幸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无人能定义,于是我在导入新课时讲到国外有本杂志《读者文摘》曾作过这样一个调查,征询幸福的定义,答案五花八门。而中国《读者》也就这个问题问过许多人,其中有一个将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是西藏的一个奴隶娃子,西藏和平解放时有一个解放军给了我一块糖,晚上当我一个人在羊圈时,便拿出来舔了一下,那滋味真是沁人心脾,十分美妙,感觉幸福极了,于是我又把它包起来,过一会又拿出来舔一下,就这样舔了包,包了又拿出来舔,一晚上才吃完那块糖。后来我参军做到了将军,吃过了许多山珍海味,但是再也没有那晚上的感觉。所以我说幸福是一种感觉。”不知同学们用心感受没有?所以今天我们要提醒幸福。而毕淑敏阅尽人间沧桑,在这篇文章中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看似平常的话语蕴藏了多少故事,这些故事中又蕴藏了多少人生的感悟啊。如果不把它们挖掘出来。奉献给学生,那该是怎样的浪费呀。

记得我在广告班讲广告一文时讲到广告的写法,师生都有觉得浅显、平庸,但我让同学们回忆一则中央台的公益广告,有一个学生说:“妈妈,洗脚。”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这则广告背后的故事:这则广告的创意来自一个大学辅导员,他说尊老爱幼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但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更多的体现在行动上,所以他号召大学生们在假期里给父母洗一次脚,结果大家很难做到。我问同学们:“给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洗一次脚就这么难吗?而生养我们的父母给我们洗过多少次脚?”这个广告做的好,也应了“红金龙”的一句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所以我们每讲一个故事都应该是刀刃上的好钢,龙的眼睛,能起到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作用。

写作要学会编故事

故事是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也是人创造的,用学生的话说:故事都是编的。所以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告诉学生编故事就是你的文学创作,老师就是你忠实的读者。

于是作文就有了《项链》续写,《校园生活故事》等。在续写《项链》时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无师自通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小说结构形式。有些学生把路瓦载夫人明真相后,要回项链,结果重蹈覆辙,设计成灾难版,有人设计成抢夺项链的武打版,有人设计成路瓦载夫人生女后,女儿似母的遗传版,看后让人欣喜不已,都写故事了,都给法国大作家莫伯桑《项链》写续集了,这不是创作吗?

记得在写校园生活时有三个学生写到扫地,因为我的作文是可以自我命题的,模具班有个生活委员,他写到:“检查是什么?检查就是挑毛病。”结果和同学吵了一架。他又写道:“全班同学每月只扫一次,而我天天要检查”。同学说:“干部要以身作则,你扫一个给我看。”结果他在扫地的时候被班主任看见了,老师表扬说:“干部带头,好样的。”他不禁面红耳赤。而那个值日生也写了这件事,他写道:“当他看到生活委员扫地时心里有几分欣喜,也有几分愧疚,班主任到清洁区看到我,摸着我的头说:“辛苦了,辛苦了!”那个学生接着写道:“我此时扫地的力气比跟生活委员吵架时所用力气小多了。”不知不觉中各种写作手法都应用到写作中去了。小小作文之中也溶入了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编故事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飞跃、升腾,是对故事教学的最好的报答。

当然讲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但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这样几个原则:一是与课文无关的故事不讲,以免信口开河,离题万里。二是没有内涵,没有回味的故事不讲,以免课堂淡如白水,寡而无味。三是情趣不高,思想性不强的故事不讲,以免流于庸俗、低劣。四是太长的故事片不讲,以免冲击课文,造成本末倒置。

以上只是我长期教学的一点体会和做法,还需在以后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