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驾轻就熟,掌握方向
- 消除师生间的鸿沟(“四特”教育系列丛书)
- 《“四特”教育系列丛书》编委会编著
- 4501字
- 2021-05-30 21:00:39
1.积累有趣的话题
人类的语言具有不可思议的作用:使人明了、使人感动、使人快乐并促使自己立即展开行动;语言是人际关系的锁链,能使你变得美丽,也能使你变得丑陋;学习语言辞汇也就是学习生活方式。
有人说:“讲话的目的在于传达知、情、意。”
知,指清楚分辨正误的智能。知的传达可使我们所了解的事情引起对方的共鸣,如说明、报告、提供与传达知识等。
情,指充满爱、感谢、体贴之心。把自己心中想法传达出来,使人获得快乐,使人感动,如喜、怒、哀、乐、怨等感情的传达。
意,指行动勇气与意志力。将自己内心的意志、决心、意图、命令、忠告等传达给对方使之展开行动。
一般的聊天,可以随想随说,可以没有主题。而交涉则不然,要有恰当、有趣的话题,最好事先做充分准备,以达预期的效果。
为了能够提供对方感兴趣的、共同的、欢乐的话题,必须留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善于随时收集话题并加以整理归纳备用。
根据人类心理显示,大多数人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说话者本身所遇到的挫折、希望与成功三因素的经验、体会。其感兴趣的原因为:
(1)能够满足某种个人欲望。
(2)能够刺激好奇心。
(3)与自己有利害关系。
(4)可满足优越感。
(5)可供娱乐。
(6)以供借鉴,激励自己。
但感兴趣的话题并非全是生动的。生动与否在于事情本身(话题),也在于说话人的表达能力。
为了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话题,写备忘录是一最佳方法。它可帮你留住有趣的往事、美好的记忆;也可帮你增长见识、开阔眼界。通常的备忘录一是记事、记观点,无论是自己的经历,还是别人的;一是记“灵感”,即偶然浮现于脑中的一闪念、创意等。写备忘录应注意:
(1)切勿依赖记忆,应依赖记录。无论你所想、所见到的如何感人,若不立即记录下来,24小时后就会忘掉25%;48小时后你脑中仅留有50%了。
(2)应养成随时撰写备忘录的习惯。
(3)记录内容质胜于量,力求简单扼要。
(4)要养成多见、多听的意愿,并加强观察力。
(5)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灵感和启示,必须立刻加以捕捉。
(6)专有名词、数字、场所、日期均应正确无误。
写备忘录是为了积累有趣的话题,收集话题又是为了有效地对话、交涉,交涉要靠语言表达。
2.引发话题,打破冷场
简短的寒暄后,适时地引入话题是转入交谈的媒体和深入交谈的基础。引发话题一般从中性话题开始,不论谈什么,最好从面临的具体事物谈起,要说有兴趣的话题,尽量具体一些、细致一些。引入的话题既要考虑自己一方面的情况,又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力求扩大开放区。开放区是指愿意向别人公开的一面,如籍贯、家庭、职业、爱好等等,还有与业务或交谈内容有关的诸如业务范围、经营区域、产品种类等等。同时对于对方不愿公开的一面,如个人习惯、婚姻状况、收入情况和涉及对方人际关系的人和事以及对方在经营活动中失败的事例等封闭区域要尽量回避。由于每个人的开放区域和封闭区域不尽相同,所以在交谈前对对方有关背景材料要有所了解。使交谈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1971年,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时,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基辛格感到对中国了解太少,一时不知从何谈起。周恩来总理仿佛洞悉基辛格的拘谨心理,又针对当时处在“文革”中间的特殊政治气氛下,中国外交人员不敢随意与美国人,特别是像基辛格这样的美国政府中的高层决策人员接触的情况,于是风趣地对基辛格博士说:“告诉你一个使中国外交官得心脏病的办法,那就是找他们并要求会谈。”一句话使双方拘谨沉闷的空气一扫而清,会谈的话题也就打开了。
3.避免不愉快的话题
问别人问题时,是有禁忌的。
(1)避免问别人为什么做某事
一般人通常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即使知道,也不见得会承认。因此,类似的问题,会使他们感到不安而且有排斥的意念,如:
“你为什么这么做?”
“你为什么和这种人做生意?”
“你为什么会说这些事情呢?”
“你为什么每天早餐都吃一样的东西呢?”
“你为什么骑那辆车呢?”
(2)避免圈套式的问题
如:
“如果我告诉你一些赚钱的方法,你有兴趣吗?”
“你希望减肥,对不对?”
“你对你的家人有一份责任感和关心吧?”
“你对那些不懂得体贴人的人有什么看法?”
(3)不要以问题来迫使别人同意
这种问法有一点理所当然及迫使人默许的意思。如:
“你难道不认为我所说的是正确的吗?”
“你难道不同意,如果买了我的那辆自行车,对你很有用吗?”
“你难道不知道,注意安全是为你自己好?”
如果你的问题能够改成:“你觉得怎么样?你同意不同意?”就对了,这样的问题让别人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4)避免个人隐私或攻击性的问题
如:
“你多重?”
“你多大?”
“挣多少钱?”
“你为什么不结婚?”
“你们两个吵得很厉害吗?”
“你的丈夫有外遇吗?”
(5)避免空泛式的问题
如:
“你最喜欢这本字典中的那一部分?”
“你觉得现在的世界局势怎么样?”
“你读过很多书,都是关于哪一方面的?”
“你最相信哪些哲理?”
如果你希望和别人的谈话能够继续下去,就必须提出明确一点的话题。不妨以一些“闲聊”的问题,来打开话匣子。
你的问题必须平实不尖锐,让别人觉得很舒服,没有压力。使你和别人的关系自然地建立起来,小心的选择没有攻击性的问题。
你不妨从一些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着手。最好不要问是或不是的问题。要问一些让别人能够继续说话的问题。下面的问题,既简单又能打开别人的话匣。
“你喜欢蓝色吗?”
“你的公司有多少职工?”
“你的早餐都吃些什么?”
“你的孩子几岁了?”
“你在这个工厂工作多久了?”
“你喜欢看电视吗?”
这些问题可以使话题一直继续下去,因为这些问题都非常明确又有趣,而且也是你和陌生人谈话时,彼此认识的必然问题的一部分。这个陌生人可能是你将来结婚的对象,也可能是你的同事。
你所提出的问题,最好是别人都很喜欢回答的。因为每个人都喜欢表达意见,而不喜欢让别人知道隐私;都不介意告诉别人他们在做什么,而不喜欢透露做这件事的原因。
如果你觉得有些问题必须问时,最好先解释提这些问题的原因,这样可以减少别人的怀疑和反抗心理。
“下星期我们开会讨论有关停车场修建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
“你爸和我今天下午要去参加家长会,是关于升学报志愿的事,你和你的同学们有些什么想法吗?”
有时你也可以问一些刺激别人思考的问题。他们即使没有回答你,也没有什么关系。
4.避免交谈“卡壳”
在交谈实践中,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引出某个话题后,自己刚讲几句便感到没什么可说的了,或者刚两三个回合双方都同时觉得没词了。从交谈艺术的角度看,这种“卡壳”现象就是由于交谈话题展不开引起的。
为什么会出现交谈话题展不开的情况?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参与意识不强烈。第二,交谈话题不理想。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伙儿感兴趣,爱谈;交谈有所得,有益。如果话题不符合参加者的兴趣、爱好、心理以及当时的心情,或过于艰深,超出了大家的知识范围;或容易惹是生非,制造矛盾;或涉及参与者个人的隐私;或无聊,低级下流,一般来讲都会破坏交谈的兴致,甚至根本谈不下去。第三,不了解展开方法。话题的展开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从交谈实践来看,行之有效的带有规律性的方法和技巧还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方法和技巧毫无了解或知之不多,势必会影响交谈话题的进一步展开。
只有情况明,才能方法准。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要使话题谈得下去,而且谈得有意义,参加交谈者首先得端正态度,即交谈者一定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大力合作的精神,要善于调控自身情绪和抑制孤傲、猜忌、不屑一顾等不健康心理。其次,交谈者平时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修养,交谈时要尽可能选择大家喜欢谈而且能够谈的话题。此外,在现实的交谈活动中,交谈者则要特别讲究展开话题的方式和方法。
(1)激励法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对方言之有理、谈锋正健、有利于深化交谈主题时,就要鼓励对方把话继续说下去,从而使对方做更详尽更明确更清楚的阐述。其具体方法有:
①要求对方补充说明。
②提问。
③适时插话,或简述你过去的类似经验以印证说话者的观点;或直接表达你对说话者观点的理解、赞同。
④注意变换答语,别老是“是”、“说得对”。
⑤保持目光接触,利用积极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反应。二是如果对方向来沉默寡言,或因故缄口不语,就要采取积极的言语技巧给予赞扬和鼓励,以刺激其交谈兴趣,如:“小王在这个问题上很有研究,我们多听听他的意见。”
(2)诱导法
这也有两种具体的方法:一是抓住对方的说话内容,顺水推舟,给予适当的引导,以便交谈深入进行;另外一种是,如果一时出现冷场或深谈不下去,也可以直接提出有关话题的某方面的问题,引出大家的交谈兴趣,比如说:“事出有因。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3)补充法
在交谈过程中,如果发现对方的谈话有不够全面、不够深刻之处,可以抓住机会予以巧妙的补充,从而促使交谈话题得到全面而深刻的展开。此方法在交谈实践中是经常被使用的。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为显示自己的地位显要和见解高明,没有什么补充也要“补充”一通。
(4)举例法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同一个话题,别人讲起来头头是道,实实在在,而由自己来讲总是干巴巴的,几句话一出便无话可说。显然,善不善于运用举例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说话和做文章一样,都需要借助具体材料来说明和展开论点。在交谈中,为了支持自己的见解,列举一些事例,可以起到说明和论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整个交谈话题的展开。为了表示赞同对方的论点,举例可使对方感到交谈得很投机,有利于拓展话题。就是列举反对或否定对方论点的事例,也可引起对方的思考,进而也有益于对交谈话题的深入讨论。
5.没话找话说的秘诀
一般来说,“没话找话说”是讨人嫌的,那种不论场合、不分情势的东拉西扯,势必令人不愉快。而在特定环境中,“没话找话说”,又确实能增进交往,融洽气氛。
(1)以寒暄引路
在交际中寒暄能使两个生人由“闲聊”转为正式的交谈,寒暄内容不限,但与交往的环境和对象的特点相吻合。
(2)请“第三者”插足
谈话中可提及对方和您都熟悉的人,彼此有话可谈,也觉得倍加亲切,对方把您当朋友,谈话内容自然增多。
(3)找热门话题
一般情况下,热门话题绝大多数人会感兴趣,不管说得深浅对方都能插入。跟陌生人相遇,尽量找大家都关注的“热点”,而且要根据不同对象谈不同形势,如:“下海”。
(4)可触景生情
与陌生人交谈,如果总离不开扯籍贯、住址、身世等,会让人认为你在查户口,而且容易出现冷场,要能善于睹物生情,看到什么谈什么,这样既显灵活又增进友谊,但要想说的得体,还应注意:
①掌握兴趣原则
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尽量不谈,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应及时暗示。一是顺水推舟,把话转移;二是移花接木,对某个细节具体谈论,这样能激发对方的热情。
②注意相似因素
找相似话题便于交谈。如果从外地碰到同乡会感到亲切,碰到同龄人有话可说,如果碰到与自己年龄差距大的人,应找与对方年龄适宜的话题,遇到什么人讲什么话,切勿步入“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
③要诚恳坦率
与人初次相识,“开场白”中的自我介绍既不能自我贬低,同时也不要炫耀自己,要实事求是,大方得体。在激发对方交谈欲望时,应躲避别人不愿谈的话题,不能打听对方隐私,否则难以有共同语言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