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课堂教学管理工作(5)

(3)对于中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有意注意及认知心理发展的不完善性,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其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其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4)运用讲授法,不仅要将讲述、讲解等讲授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要注意辅之以其他方法。

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1)在班级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中,讲授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各门学科、各种类型的课,其教学都要运用讲授法。

(2)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确定课的教学任务及完成任务的主要方法,其次在确定运用讲授法时,要处理好讲不讲的关系。

(3)确定“讲”与“不讲”的基本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估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就能理解的内容,就可以少讲、不讲;对于教材难点、重点,教师也可以先不讲,启发学生讨论后再讲,针对学生的理解状况,做出讲与不讲、少讲、多讲、浅讲、深讲的判断,并进行相应的讲授。

注意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

(1)讲授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教师讲学生听。在班级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上,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原则,一方面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讲授的方式、内容;另一方面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实际需要,争取使全体学生都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其次也应切实地考虑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方式,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11.课堂教学板书工作执行标准

目的明确,针对性强

(1)板书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偏离了教学目的的板书是无意义的板书。

(2)板书之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遵循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按照教学目的,有的放矢地对板书进行预先设计,以此使板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教材的特点,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3)针对性是要求板书从教材特点、课型特点和学生特点出发,做到因文制宜、因课制宜、因人制宜。

书写规范,有示范性

(1)书写要工整,必须遵循汉字的书写规律,做到书写规范、整齐。要把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不倒插笔,不写自造简化字。

(2)字的大小以后排学生能看清为宜。要一笔一笔地书写,一笔一笔地画图,让学生看清楚,对一字一句,甚至标点符号都要有所推敲。

(3)教师的板书除传授知识外,还有一个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重要任务。

语言正确,有科学性

这是从内容上对教师的板书语言提出的更高要求。板书在教学中虽是间隔地出现的,但最后总要形成一个整体。板书要让学生看得懂,引入深思,不能由于疏忽而造成意思混乱或错误。

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1)板书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顺序与逻辑关系、教学进程做到层次分明,有条理性。

(2)板书和口头讲述是同步进行的,而板书具有直观、形象、概括、层次分明的优势。要发挥板书的优势,教师板书必须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主线清晰、枝蔓有序,用板书体现和加强讲解中语言的作用。

重点突出,表意鲜明

板书要发挥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理解教学内容的功能。因此,教师的板书必须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力争能够给学生以纵贯全课、了解全貌、抓住要领的效果。

合理布局,计划性强

(1)板书应与教师的讲解密切协调,将讲解内容迅速而利落、合理而清晰地分布在黑板上,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在讲解完毕时使学生通过板书对授课内容一目了然,获得整体印象。

(2)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周密计划和精心设计,确定好板书的内容格式,预定好板书的位置。惟有如此,才能在教学时准确而灵活地进行板书。

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充满情趣的板书,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理解、回忆的线索,而且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12.课堂教学反馈工作制度

教学反馈是实现教学有目的地控制、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保证教学活动良性循环的必不可少的措施。要使教学反馈充分发挥作用,除了要正确运用反馈方法,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反馈必须及时

(1)这是要求反馈的速度要大于被控系统状态改变的速度,反馈要在下一次控制决策之前完成。

(2)教学中做到及时反馈。一方面,教师应及时通过问答、练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与预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比较,并将二者差异的信息尽快反馈回来,以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根据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标准,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主动配合教师尽快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3)无论是教师的宏观反馈,还是学生的微观反馈,关键都在于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4)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成绩和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强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及时的鼓励,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获知识信息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逐步由不自觉过渡到自觉。

反馈必须准确

(1)这是要求反馈信息真实可靠。错误的信息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判断错误就不能对被控系统进行正确的调整,就会使控制失效。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反馈所获得的信息调节教学活动。但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诸因素的差异,发生的反馈信息,不全是教师所希望的结果,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教学信息发送与接受必须保持同步

这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创造性的智力活动过程,双方要协调一致,产生“教学共振”。

反馈面要广

(1)这是要求反馈时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反映情况,不能只注意优秀学生的反映情况,而不顾后进生的反应情况。

(2)要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获取教师有针对性的反馈——矫正的机会。

反馈形式要多样

(1)要把直接反馈和间接反馈,长距反馈、短距反馈和瞬时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及时反馈,完整性反馈与补充性反馈等,很好地结合起来。

(2)在课堂上,了解学生输出反馈信息的渠道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在输出反馈信息,教师要高度关注,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口答、看学生的板演、批阅学生的作业,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要善于察言观色,运用多种手段,随时获取学生从表情、神态等方面发出的反馈信息。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1)反馈虽然是学生对教学的反应,为教师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但反馈的实质还在学生本身。

(2)通过教师对学生反应的评价,使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有明确的认识,使正确的认识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学习。

(3)教师要对学生课堂上的练习、答问、讨论、板演等当堂给予正确的答案和评价;让学生及早地知道作业及考试结果,以便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控。